◆程青海
(湖北省天門市張港鎮(zhèn)初級中學)
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程青海
(湖北省天門市張港鎮(zhèn)初級中學)
合作學習是教學上的一種新的探索,它加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分配,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合作學習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如分組的不科學、缺少合理的考核評價標準等。 針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現(xiàn)狀,對其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初中物理 合作學習 問題 策略
伴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合作學習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但很多教師在理解合作學習的概念上還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所謂的合作學習就是小組討論。 在課堂上拋出一些問題,把學生分成小組對問題進行討論,就是合作學習。 這樣的理解并不準確,小組討論雖然促進了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但學生依舊存在團隊合作意識較差的現(xiàn)象。 特別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只強調(diào)小組討論將無法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教學優(yōu)勢。
關(guān)于合作學習的具體概念,國內(nèi)國外都未能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 受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影響,不同的專家往往給出不同的定義。 美國教育學者認為,合作教學就是把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學習,互相幫助,進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也有學者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方法的總稱,這種方法是一種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方法,只要是通過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方式都可以稱之為合作學習。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的改革,合作學習的內(nèi)涵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教育學家們對它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入。 綜合不同學者給出的關(guān)于合作學習的定義,合作學習可以總結(jié)為以下內(nèi)容:首先,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活動是以小組的方式來進行。 其次,合作學習是一個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相互幫助、相互溝通交流的過程。 再者,合作學習具有一定的教學目的。 最后,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記憶。
綜合國內(nèi)外關(guān)于合作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的研究顯示,合作學習的應用能夠極大的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理解課堂知識。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是初中理科學科中的重要學科。 相比其它學科,物理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它作為自然學科的一大分支,本身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動手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系統(tǒng)性。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主要是填鴨式教學,教師在課堂上把知識點大量的、重復性的教授給學生。 原本十分有趣的學科,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顯得十分枯燥。 并且教學質(zhì)量并不理想,很多學生在剛開始接觸物理時覺得簡單,但到后期逐漸變得吃力,聽不懂老師課堂上講解的知識點。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引入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填鴨式教學的缺陷。 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對物理學科知識的感興趣程度,對他們進行分組,針對每個小組的實際情況安排學習進度,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 這樣教學方式,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教學的質(zhì)量。
(二)促進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
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組內(nèi)部成員很有可能對討論的問題存在不同看法,在討論的過程中,不同看法的提出和相互討論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 同時,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交流時,跨小組式的討論也增強了學生間的互動。 而對于討論的問題,如果始終無法找出準確答案,學生就會向老師尋求幫助。 教師在向?qū)W生講解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
(一)分組的不科學問題
合作學習的應用,首先需要解決學生的分組問題。教學當中,常見的分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由式分組,一種是教師安排的隨機性分組。 兩種分組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問題。 自由式分組,雖然能夠增強學生間的交流互動,但大多數(shù)會出現(xiàn)“拉幫結(jié)派”的現(xiàn)象。 學生們依據(jù)平常的交際對象,選擇熟悉的同學組成小組,最終很可能導致學習好的一組、學習差的一組。 另一種分組方式是教師安排的隨機性分組。 教師根據(jù)學生們不同的學習狀況進行隨意性分組,但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不同的性格,也導致小組成員之間不能有效溝通,降低了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紀律松散
很多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應用時,往往忽視課堂紀律,降低了課堂的紀律要求,導致紀律松散,這與教學的管理相違背。 有的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后,給出討論問題,就不再維護課堂紀律,任憑學生自由活動。 有的學生在討論問題時,過于激動演變成爭吵,甚至出現(xiàn)大打出手的狀況。 紀律是課堂學習的基礎(chǔ),紀律的松散,將導致課堂學習無法進行。 教師要及時制止并改進紀律松散現(xiàn)象。
(三)缺乏考核和評價的標準
當前,很多學校的教師在課堂學習中都會引入合作學習模式。 但引入的同時,卻缺乏對合作學習模式的考核和評價標準。 缺乏考核和評價,就無法找出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無法有針對性的提升教學效果。很多學校在對教學考核時,多采用教學管理部門對整個課堂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而評價的標準往往是課堂氛圍的好與壞,忽視了對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情況的分析。 同樣,教師在對學生的考核上也缺乏標準。 只是單純的依據(jù)期末的考試成績做出評價,并不結(jié)合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具體表現(xiàn)。
(一)明確學生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隨著教學的改革,人們越來越能感受到將課堂還給學生的重要性。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離開主體,無論是物理教學,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都毫無意義。 只有通過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進而增強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才能讓學生自覺的、精力充沛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 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時,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愛好興趣、性格等各種因素進行分組,組內(nèi)的成員根據(jù)自身的特點擔任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學習其他成員的長處,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同時增強每一位同學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他們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
(二)明確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認為教學的主體是教師,而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身份更多的是引導者和組織者。 教師應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加入到合作學習當中來,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根據(jù)小組內(nèi)部的討論情況、組與組之間的討論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有區(qū)別的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小組進行不同的輔導。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解決了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盲點問題,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增強了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 相比原有的教師講臺講,學生臺下聽的教學模式,要更具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另一方面,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 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時要注重分組、課堂紀律、考核和評價的標準問題,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進一步提升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
[1]吳大苗.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J].新課程導學,2016,(11):90.
[2]楊力明,劉丹,田野.以學習策略為基礎(chǔ)促進建構(gòu)主義教學模式改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3,(S 1):24-25.
[3]關(guān)永昌.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