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與飲
歐洲一度流行鼠疫和黑死病,那時候,酒比水安全。然而在當今的歐洲,日落之前喝酒是墮落的行為。
可我在歐洲時,早上一睜眼就得摸酒瓶子,喝掉半瓶冰酒才肯起床。午餐最好來一杯葡萄酒,紅白不拘。下午上課,別的女生喝咖啡,我喝甜百利。晚上自不待言——一杯金湯力下肚,才打開電腦做作業(yè)。
中國的武俠小說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一個場景:風(fēng)雪之夜,某大俠踏進一間小飯店說,“切兩斤熟牛肉,打三斤上好的女兒紅!”然后開始借酒澆愁,喝到一半就會有一堆反派角色前來砸店或?qū)こ?,被正坐在角落里吃肉喝酒的主角輕描淡寫地幾招給打跑。事后這凱子會賠給掌柜幾錠金銀,價值遠遠超過被砸壞的那些桌椅碗筷,然后在掌柜的“大俠您真是德藝雙馨啊”的千恩萬謝中走遠。
武松喝了酒,只身打了虎,魯達喝了酒,醉拔垂楊柳。周瑜面對來勸降的蔣干,故意大醉,舞劍作歌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 /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 /吾將醉兮發(fā)狂吟。”也有喜劇例子:郭子儀的兒子郭曖醉打金枝,是酒壯慫人膽的典型。
我如今喝多兩杯,一千三百年前的李白,在同一個月亮下對我念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 / 杯莫停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 /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