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勵
(江門幼兒師范學校,廣東 江門 529000)
興趣和堅持,學習鋼琴的兩個關鍵詞
雷 勵
(江門幼兒師范學校,廣東 江門 529000)
鋼琴的學習一直是我國素質教育的一個重點。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有人認為鋼琴的學習是興趣使然,有人認為鋼琴的學習貴在堅持。本文認為鋼琴的學習既要有興趣,又要做到堅持,只有兩者結合,才能學習好鋼琴。
興趣;堅持;鋼琴
(一)興趣
興趣是一種認識傾向,以探索某一事物為主,帶動人對某一事物的理解不斷深入,是促進學習進步的重要因素。興趣的培養(yǎng),主要會經(jīng)過三個階段:有趣、樂趣、志趣。有趣是指被一些新鮮的事物所吸引,從而產(chǎn)生了一種感官上的興趣,是興趣的最原始階段。樂趣是興趣的發(fā)展的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興趣已經(jīng)變成 了一種愛好。志趣是興趣發(fā)展的第三階段,志趣具有更加牢固的穩(wěn)定性。此時,人們已經(jīng)將某一事物作為人生的一個目標,是興趣發(fā)展的最高階段。
(二)堅持
堅持的定義為使用某種無形的力量,強制約束個人行為,使得個人可以長期從事某項事業(yè)。堅持可以分為兩類:內部的堅持和外部的堅持。內部的堅持是指某人采取內心的強制力堅持做某項事業(yè);外部的堅持是指外部的強制力使得個人堅持做某項事業(yè)。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我國的鋼琴教育中,很多的學生學習鋼琴最初不是由于自身的原因,而是家長的強迫學習的。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最想學習鋼琴的是家長,學生只不過是行動者。在心理學的角度上,如果需求和行動不是出在同一個人,那么行動者的行動動機就會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只有將父母的需求轉化為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生順利走上學琴之路。
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琴的興趣呢?
首先,明確鋼琴學習者的定位。
在鋼琴的教育目的上,需要理清彈琴和彈好琴之間的關系。對于業(yè)余的鋼琴訓練應當堅持彈琴就可以,使學生樹立對鋼琴音樂的喜愛,并不需要強迫學生成為著名的音樂家。
學習鋼琴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我們進行有足夠的耐心。在進行鋼琴學習的時候,很多學習的問題都會自然而然地解決,并不需要采取過多的外界因素。例如折指的問題,如果教師強制學生不能折指,那就會加重學生學習鋼琴的困難,減少學生對鋼琴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最終沒能堅持學琴。在這種情況下,并不需要對學生要求近乎完美,只需要做到合格就可以讓學生通過,保持學生學習的樂趣,使其可以繼續(xù)學習鋼琴。
其次,要善于運用學習鋼琴的四種需求來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一)審美的需求
在進行鋼琴訓練的時候,學生們感覺到枯燥無味,主要還是由于沒有將音樂的音符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一個一個的獨立音符還沒有形成一首優(yōu)美的音樂。隨著練習的不斷深入,鋼琴的訓練由一個一個單調的音符變成了一個連貫悅耳的音樂,在這種狀況下,學生鋼琴學習的興趣就出現(xiàn)了。因此,對于剛學琴的學生來說,教師要多給學生彈奏整首曲子,這樣,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又可以激趣。
(二)駕馭性的需要
對于知識的渴望是人們不懈的追求目標,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需要掌握事物的基本需要,這就是駕馭性的需要。學生對于事物的好奇心其實就是人性中最原始的反映。對于新事物,人們不僅具有知識方面駕馭的需要,還要有在實踐方面的駕馭需要。
在學生剛剛接觸鋼琴的時候,學生會對鋼琴產(chǎn)生一定的好奇心,這就是駕馭性需要的一種表現(xiàn)。很多學生在接觸鋼琴的時候都會想到“鋼琴是什么東西”或者“怎么用鋼琴彈奏出美妙的音樂”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在對鋼琴的學習不斷深入之后,學生學習的鋼琴知識越來越多,內容變得越來越豐富,這些都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鋼琴的欲望。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學生大多都能在鋼琴上彈奏出屬于自己的一個美妙的音樂,這對于學生來說是極大的喜悅,會給學生一種極大的滿足感。在這種滿足感的驅使下,學生會重復地彈奏這些曲目,這其實就是對鋼琴的駕馭感的體現(xiàn)。
(三)交往的需要
交往的需要是指鋼琴的演奏會得到周邊人的認同,培養(yǎng)學生交往的需要是保持學琴興趣的重要動力。
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所實行的行為一大部分是為了取悅他人。在獲取別人的稱贊的時候,人們的內心都會有一定的滿足感。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會本能地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交往的需要就是這種環(huán)境演變出來的一種技能。在進行鋼琴學習的時候,孩子們往往希望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認同,承認自己的努力,這就是交往的需要。如果一個學生在學習鋼琴的時候,既沒有審美的需要又沒有駕馭性的需要,那么交往的需要就是這個學生學習鋼琴源動力的關鍵。
(四)自我提升的需求
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學生往往需要根據(jù)鋼琴的成果獲取威望,以達到自我提升的效果,對于在鋼琴上已經(jīng)獲取了足夠的自豪感的學生,這點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因此,當學生學習到一定程度,應鼓勵學生多參加各種類型的鋼琴比賽,這樣對保持學生學琴的興趣會有莫大的幫助。
有學琴經(jīng)歷的人都明白,學琴之路既單調又痛苦。如果僅僅讓學生憑興趣而學,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會逐漸中斷鋼琴的學習。所以,在學琴的過程中,興趣的培養(yǎng)固然重要,堅持品格的培養(yǎng)也不容忽視。
對于初學者,特別是年紀較小的初學者來說,外在的堅持非常重要。外在的堅持是指借助外在的力量推動學生的學習。
演奏好一部很好的鋼琴曲需要學生高度集中思想,同時還必須廣泛地分配自己的觀察力。鋼琴的演奏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技能,要做到音符和身體的協(xié)調;既要注意指法的運用又要注意音符的把控。這種熟練的操作方式,不是天賦或者其他的技能就能決定的,需要大量的重復訓練才能取得成效。這種機械的重復訓練對于學習者(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初學者)來說是枯燥無味的,此時“外在的堅持”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習者特別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督導,這樣,才能使其順利完成鋼琴的訓練。例如,郎朗在學習鋼琴的時候,也是從小在父親的督導下才堅持下來的。在郎朗十歲的時候,郎朗的鋼琴練習時間已經(jīng)達到了上萬小時。郎朗的父親為郎朗的訓練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每天早上五點就必須起床,午飯時間必須控制在15分鐘以內,每天必須完成鋼琴的訓練才能睡覺。在父親的引導下,郎朗每天都堅持練琴,最終是這種堅持的精神造就了郎朗的鋼琴大師之路??梢?,一個學琴成功者的背后往往會有一個堅持不懈的家長。
然而,學琴光靠“外在堅持”是遠遠不夠,教師和家長要合力將“外在堅持”變成學琴者的“內在堅持”,只有源于學琴者內心的堅持,才是學琴者持續(xù)學琴的真正動力。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琴者的“內在堅持”呢?
首先,要在適當?shù)臅r機給學琴者一碗心靈雞湯。
在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前期的單調無味會對學生的興趣產(chǎn)生巨大的沖擊,由于學生的內心承受壓力很小,在遇到苦難的時候,往往會選擇退縮,不能堅持到底。這個時候,作為學生的家長或者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樹立堅持的理念,給其講授水滴石穿、龜兔賽跑的故事,激勵其更上一層樓。
其次,教師要在課程設計上讓學琴者獲得學習鋼琴的快樂。
鋼琴教師的優(yōu)劣,不僅僅是鋼琴水平的優(yōu)劣,還包含有對其教育水平的好壞的評價。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鋼琴知識技能的講授和音樂的欣賞相結合,設計出吸引學生的課程,讓學生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獲得愉悅快樂,產(chǎn)生學琴的強烈愿望、練琴的強大動力,這種源于學習者內心的動力會讓其保持學習的勁頭,對堅持品格的養(yǎng)成大有裨益。
再次,不能忽視學生的每一個進步。
學生的鋼琴學習好壞和家長、老師的態(tài)度具有很大的關系。在學生的學習中,很多學習的直接動力都是來自于與家庭成員的交流。在上文中,我們已經(jīng)闡述了學生學習鋼琴的初始不是自己的喜好,而是家長的喜好,而學生之所以會認真堅持學琴,主要是為了獲得家庭成員的認同。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在學生獲得成長之后,需要家長給予及時的鼓勵,使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可以有所收獲。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能使學生堅持學習練習鋼琴,并最終將這種外在的堅持轉化成內心的堅持。在實踐中,很多的家長、教師對于學生的成長往往忽視,對于學生的錯誤往往進行指點,這種教育的方式不利于學生長期進行鋼琴的學習,不利于保持學習的動力和激情。
[1][英]喬伊.帕爾默.教育究竟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傅雷.聽傅雷談藝術[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3][美]露絲.史蘭倩絲卡.指尖下的音樂[M].臺灣:臺灣大地出版社,2010.
[4]郎朗.我是郎朗[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5]樊禾心.鋼琴教學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雷勵(1976—),廣東江門人,大學本科畢業(yè),音樂講師,江門幼兒師范學校,研究方向:鋼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