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晶晶
(安康學院,陜西 安康 725000)
基于美學審美角度探討音樂作品表演中的鋼琴演奏
曹晶晶
(安康學院,陜西 安康 725000)
音樂是傳遞情感的方式,鋼琴演奏是現(xiàn)代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作品的鋼琴演奏傳遞出作品的藝術美感,蘊含著豐富的美學思想。正確的鋼琴演奏傳遞作品的美感,美學觀對音樂作品的鋼琴演奏具有指導借鑒作用。站在美學審美的視角上,對音樂作品中的的鋼琴演奏進行探討,分析鋼琴演奏中的所有美學特征,有利于提升演奏者的鋼琴演奏的水平,有利于提高演奏者的藝術境界。
美學;音樂作品;鋼琴演奏;體現(xiàn)
音樂是傳遞情感的方式,鋼琴演奏是現(xiàn)代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作品的鋼琴演奏傳遞出作品的藝術美感,蘊含著豐富的美學思想。音樂作品表演中的鋼琴演奏,在經(jīng)歷幾個世紀的發(fā)展后,逐漸出現(xiàn)鋼琴演奏的美學思想。鋼琴演奏美學是建立在音樂美學的基礎上,對鋼琴演奏中的美學特征進行分析。前人對鋼琴音樂美學的研究較多,筆者主要是站在研究鋼琴演奏的基礎上,對鋼琴音樂表演美學進行研究。
(一)美學價值是鋼琴演奏的最終價值
音樂作品通過鋼琴演奏表現(xiàn)出來,主要是傳遞美學價值,是演奏者將演奏的內容與形式完美統(tǒng)一的過程。美學價值主要是通過鋼琴演奏表達出來的,鋼琴演奏通過演奏技巧、情感表達、藝術風格將作品的美感詮釋出來,實現(xiàn)音樂作品的終極享受,傳遞出音樂作品的美學價值。
鋼琴演奏將美妙的聲音、美麗的意境呈現(xiàn)出來,給聽眾帶來極大的審美享受,由此可見美學價值是鋼琴演奏的最終價值。
(二)鋼琴演奏是美學價值體現(xiàn)的載體
鋼琴演奏是將音樂作品通過鋼琴的方式演奏出來,是藝術美感的載體,是進行美學價值體現(xiàn)的重要途徑。鋼琴演奏主要是將演奏者與聽眾聯(lián)系起來,將音樂作品中的情感、藝術美感傳遞給觀眾,使觀眾的審美需求被滿足。鋼琴演奏是一門具有強烈審美的演奏藝術,將音樂的美感與人的演奏美感結合起來,一方面詮釋著美感,一方面塑造著美感,所以鋼琴演奏是融合人文藝術之美的。
(一)演奏技巧的美感
在鋼琴演奏中,不同的演奏技巧可能體現(xiàn)出不同的美感。一般鋼琴演奏的美感主要通過鋼琴演奏的音色、音長、韻律以及節(jié)奏感表達出來,體現(xiàn)出音樂作品的價值。例如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求愛神給我安慰》音樂演奏中,為了刻畫人物形象,就要將演奏技巧進行區(qū)分。這首曲子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為了表現(xiàn)出伯爵夫人知道丈夫出軌的憂傷感,通過比較舒緩、輕柔的音樂表達主人公內心的憂傷;第二,使用音樂表現(xiàn)主人公的決心,加快演奏的節(jié)奏,通過激烈的聲音將人物內心的痛苦、矛盾感表現(xiàn)出來,最終鋼琴演奏結尾達到高潮,鋼琴演奏更加快速,導致聲音更加激烈,也將主人公的決絕之意傳達出來。
(二)情感表達的美感
以情動人就是進行情感的表達,鋼琴被譽為世界上最有表現(xiàn)力的樂器之一,在鋼琴演奏時,為了實現(xiàn)演奏者內心世界的外化目的,就要重視情感表達。例如鋼琴家朗朗,將自由、浪漫的風格融進自己的鋼琴演奏中,傳遞出追求浪漫、向往自由的情感,郎朗的鋼琴演奏不拘泥于形式,甚至有些演奏都體現(xiàn)出“情之所至”的想法,不拘一格的音樂形式化作生動的音樂語言,抒發(fā)作品的情感,體現(xiàn)出演奏者的審美享受。鋼琴演奏通過聲音來塑造形象,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通過豐富的音樂想象,使聽眾在頭腦中構建圖畫,將音樂完整表現(xiàn)出來。
(三)文化素養(yǎng)的美感
很多的音樂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有些音樂作品直接是由文學作品衍生出來的。例如作曲家黎英海改編的古曲《陽關三疊》是根據(jù)唐代詩人王維的詩歌名篇《送元二使安西》創(chuàng)作而成,還有《水調歌頭》直接是蘇軾的詞加上配樂形成音樂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鋼琴演奏能夠傳遞出不同的主題思想,展現(xiàn)出文化魅力,例如《青花瓷》使更多人關注中國青花瓷等傳統(tǒng)文化,使人們獲得高層次的審美享受。
鋼琴演奏與音樂美學結合起來,實現(xiàn)人與音樂的和諧統(tǒng)一,要想實現(xiàn)鋼琴演奏的音樂美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要關注鋼琴演奏技巧,實現(xiàn)音樂作品演奏過程中人與音樂的和諧。
(一)注意演奏技巧的培養(yǎng)
演奏者的鋼琴演奏,要重視演奏技巧的訓練,促使能夠靈活運用演奏技巧。有些鋼琴演奏家一味地強調情感表達,忽視演奏技巧的訓練,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要認識到演奏技巧進行情感表達的基礎,不重視演奏技巧就無法全面地表達作品中的情感,就無法將演奏的美感表現(xiàn)出來,所以演奏技巧與情感表達應該是并重的。鋼琴演奏通過音色、節(jié)奏以及韻律等創(chuàng)設意境,通過鋼琴演奏有聽覺感受引發(fā)視覺享受,在每秒的聲音的作用下,構建視覺,以此表達情感,進行美感享受,例如清脆、活潑的聲音引導人們在頭腦中構建相應圖像,可以帶入很多的事物,如鳥叫聲、山泉叮咚的圖像等,由此彌補簡單的聽覺效果,提升鋼琴演奏的美感價值。
(二)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要想發(fā)揮鋼琴演奏的美感價值,就要重視表演者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讓演奏者對作品進行基本認識,然后對作品進行分析,探究作品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
另外,要對演奏者的想象力能力進行擴展,引導學生正確進行想象。眾所周知,音樂演奏中,同一作品不同的演奏者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演奏水平,也會傳遞出不同的情感。要想提高音樂演奏的水平,就要豐富演奏者的想象力,擴展演奏者的思想觀念,不會將演奏局限在“演奏技巧”的框架中,在音樂演奏中,只有自由、充滿想象力的音樂表演才能充分表達作品內涵,增強作品認同感、歸屬感。
藝術來源于生活,最終又為生活服務,反映生活中人們的的喜怒哀樂。在鋼琴的演奏中,要想提高鋼琴演奏的音樂美學素養(yǎng),就要提高演奏者的審美能力,豐富演奏者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而作者的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不斷的音樂實踐訓練才能夠完成,演奏者只有不斷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分析,才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演奏著的審美能力。但在實際演奏中,演奏者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演奏者只有不斷堅持,有針對性地進行實驗,才能夠實現(xiàn)提高音樂的美感價值。
(三)提高文化藝術素養(yǎng)
鋼琴演奏中,要培養(yǎng)演奏者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增強文化內涵,感悟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魅力,實現(xiàn)對中國優(yōu)秀音樂文化的傳承、發(fā)展。鋼琴演奏者并不是簡單地演奏音樂,與此同時,在演奏過程中,還肩負著傳播優(yōu)秀音樂文化職責,通過音樂文化的傳播,擴展人們對鋼琴演奏的欣賞范圍,促使鋼琴音樂深入人心。
鋼琴演奏在傳遞文化審美的過程中,還將演奏者的感情表現(xiàn)出來。要想提高鋼琴演奏的美學價值,演奏者在進行鋼琴演奏時,要重視音樂作品的再創(chuàng)造,結合時代背景和民族特性,創(chuàng)新音樂內容,促使鋼琴演奏呈現(xiàn)出更大的美感,讓人們能夠在音樂文化的創(chuàng)新中,感受到鋼琴演奏的魅力。
對音樂作品中表演中的鋼琴演奏的美學特征進行探究,有利于提高演奏者的鋼琴演奏的水平,為鋼琴演奏者的實踐活動提供借鑒經(jīng)驗。衡量鋼琴演奏的美感,主要是鋼琴演奏能否打動觀眾,藝術魅力能否感染觀眾,與觀眾實現(xiàn)情感互鳴。鋼琴演奏的美感主要表現(xiàn)在演奏技巧、情感表達、藝術風格、文化內涵的傳遞上。鋼琴演奏實現(xiàn)演奏技巧與情感表達的統(tǒng)一,通過作品向觀眾傳遞審美享受,通過表演為人們創(chuàng)造意境,與聽眾達到情感共鳴,實現(xiàn)音樂與人的統(tǒng)一。
[1]郭援.從美學角度淺議音樂表演中的鋼琴演奏[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2):161-162.
[2]李肖.音樂美學知識應用于鋼琴表演的實踐與思考[J].大舞臺,2010(01):39-41.
[3]潘孜奕.淺析音樂美學在鋼琴演奏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3(05):76.
[4]葉芳,劉波.鋼琴表演中音樂美學素養(yǎng)的重要性探析[J].音樂時空,2014(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