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川
(韓山師范學院,廣東 潮州 521041)
聲樂表演藝術中的情感表達
楊三川
(韓山師范學院,廣東 潮州 521041)
聲樂表演是一種利用聲音、形體來表達情感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情感的運用在聲樂表演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表演者需要熟練掌握音樂的聲調(diào)、節(jié)奏以及情感的表達方式。表演者應將自身的情感帶入到聲樂表演過程,達到情聲合一的狀態(tài),完整地表達作品。本文通過對聲樂表演藝術中情感表達的重要性的分析,闡述了更好地進行情感表達的方式方法,期待與聲音藝術、形體藝術完美的結(jié)合在一起。
聲樂表演;情感;表達
對于聲樂藝術來說,情感表達的程度可以衡量演出的水準,體現(xiàn)音樂的靈魂。而在現(xiàn)實中的聲樂表演,由于各種原因,表演者對于情感的表達往往落入俗套,表現(xiàn)不夠完美,使得整體的演藝水平受到了影響。由此可見,聲樂表演藝術中,情感表達具有其獨特的重要性。
在聲樂表演過程中,情感的表達至關重要。首先,情感表達到位可以有效提高聲樂表演藝術水準。聲樂表演是將聲音與表演藝術相互融合,使聲音圓潤、悅耳,使人感受到音樂傳情達意、穿透靈魂,這其中如果表演者不能很好的把握情感,只單純的背歌詞、符合聲調(diào),相信聲樂表演一定沒有感染力[1]。其次,充沛的情感可以引發(fā)觀眾的想象力。聲樂作品經(jīng)過不同人的演繹,表達的情感也存在著差異。也就是這種差異可以讓人深深地體會到相同的聲調(diào)、相同的節(jié)奏,只有情感表達是不同的,那么聲樂作品所引發(fā)的觀眾的想象力是不同的。由此可以推斷,聲樂作品中能引發(fā)觀眾想象力的主要是聲樂所表達的情感。再次,只有聲樂情感表達到位了,才會給觀眾帶來美的體驗。準確地說,聲樂演唱可以驗觀眾帶來雙重美的體驗。一重是聲樂本身的體驗,聲音與旋律的美感;另一重就是情感的體驗。由此可見,聲樂表演中,情感的表達至關重要。
在聲樂表演之前,熟悉作品的內(nèi)容,包括歌詞、節(jié)奏、表情符號等都必須有深刻的認識,這也是最基礎的內(nèi)容,無需贅述。單從情感表達方面,如何將情感更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是值得我們研究學習的問題。
(一)情感的理性表達狀態(tài)
在表演過程中,表演者應在充分了解音樂內(nèi)容的同時,調(diào)動內(nèi)心所有的情感體驗,來表達音樂內(nèi)容,才能使表演的情感達到理想狀態(tài)。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越激情的表演越能打動人,而是需要用理智的頭腦控制情感的宣泄。將情感體驗把握在可控范圍內(nèi),使情感可以沿著設計好的情感模式有序地進行,而不能處于無控制狀態(tài)。表演者需要從內(nèi)心挖掘音樂情感,進行恰當?shù)谋憩F(xiàn),將音樂本身所要表達的情感抒發(fā)出來,以表達音樂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音樂的內(nèi)在意圖及藝術效果[2]。
(二)由心體會作品基調(diào),抓住作品靈魂
從作品本身來講,每一個作品都會有自己的情感基調(diào),有深情贊頌的、有歡快熱情的、有奔放豪邁的、有真摯自然的、還有哀怨傷感的,但是所有的情感基調(diào)都是隱藏在音樂作品當中的,需要表演者通過音色、節(jié)奏、音符等細節(jié)部分去體會。只有掌握了音樂作品情感的基調(diào),才能更好地表達作品主題與內(nèi)容。在這一過程中,對于歌詞的體會顯得尤其重要,通過對歌詞內(nèi)容的分析,可以快速把握作品的總基調(diào)。大的方向感有了再仔細研究細節(jié)部分。
(三)從時代特征上分析作品風格
藝術作品是時代的產(chǎn)物,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現(xiàn)象、精神品質(zhì)及民族風情。演唱者可以通過歌曲特征、歌詞特點捕捉到時代的印記,并圍繞有時代特色的主題思想實現(xiàn)作品的演繹。以民族風情為例,每個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成長環(huán)境,長期生活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會孕育本民族的藝術特征、生活特色,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作品。這就要求表演者領會創(chuàng)作者藝術創(chuàng)作的意圖、了解作者生活的環(huán)境、體會當?shù)氐娘L土人情,為完美表達作品的情感做好功課[3]。
(四)表演主體必須有足夠的情感投入
再完美的藝術作品也需要有好的表演者來完美的演繹,否則不可能打動觀眾,與觀眾產(chǎn)生藝術共鳴,受到觀眾的喜歡。藝術本身需要表演者真入假出而不失為真,才能發(fā)揮藝術的真實性,使藝術發(fā)揮強大的感染力。所謂“忘我的歌唱”就是要消除一切緊張因素,既充滿激情又放松自如的演唱。也只有情感得到解放,才能得到自然、舒暢的聲音效果,進而完美地表達作品情感。
(五)借助形體表演表達情感
聲樂表演藝術在情感表達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形體表演的力量,但在表演過程中需要表演者有足夠的自信力和形體表現(xiàn)力。因此,表演者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應注重自身表演素質(zhì)的提高,增強文化修養(yǎng),掌握基礎技能的同時,在自身形象方面進行強化,再配合有特色的嗓音、互動的眼神,為整體的舞臺表演增添光彩,實現(xiàn)形體與情感的完美結(jié)合。
(六)咬字與吐字清晰才能更好地表達情感
在歌唱藝術中,咬字、吐字與情感的表達是分不開的,歌唱是聲音和語言共同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語言的處理則是歌唱作品完整表達的重要因素。無論是晶瑩剔透的聲音還是沙啞派的聲音都需要語言來表達,即使歌唱作品的同格有所不同,可以在咬字方面作出相應的技巧,但無論多么迥異的作品都不會需要吐字不清的演唱技巧。因此,表演者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吐字、咬字的準確性,將其當作必修的功課加以訓練。
綜上所述,聲音是表現(xiàn)情感的手段,而情感又是聲音表現(xiàn)的目的,只有將兩者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才能演繹出完美的音樂形象。聲樂表演藝術對表演者有相對較高的要求,表演者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及音樂修養(yǎng),期待更好地駕馭聲樂作品,實現(xiàn)聲樂藝術表演過程中情感表達與聲音、形體的完美結(jié)合。■
[1] 張夢馨.淺談聲樂表演藝術中的情感表達[J].品牌,2015,03:141-142.
[2] 趙雅芝.情感表達在聲樂表演過程中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0,08:105-106.
[3] 杜鵑.論聲樂藝術表演中的情感表達[J].藝術探索,2009,03:34-35.
楊三川(1967-),男,廣東潮州人,韓山師范學院音樂系副教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