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蘭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
提高法律教學質量的探討
王新蘭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我國的法律體系是龐大復雜的,僅僅是我們所學習的法律基礎課程也是內容較多、范圍較廣的,因此,教師無論如何都要做到因材施教,采取適合他們自身狀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分層次、分階段的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資料;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
人的素質包括很多方面。一個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既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質、勞動技能,更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到的水平。作為即將走上社會,成為社會勞動者的學生,不僅需要掌握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而且必須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而作為學校法制教育重要的途徑就是法律基礎課。
嚴格審視材料。現在的法律材料很多,最基本的有教材,另外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各大出版物上都可找到很多相關內容,但是其可用性卻需要經過嚴格審視。如網上收集的材料的真實性,出版物記載材料的時間性,口述材料的可靠性等,都需要嚴格把關、認真審視、精心挑選,以確保我們所講解的內容是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符合我國國情、有據可尋、具有教育意義的典型的真人真事,這樣的材料才具有說服力和使用價值。就材料而言,它往往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認真研讀,找出里面的精華和稍顯落后的內容,再到其他地方找出新的內容加以補充和修正,以確保我們所講的是絕對正確和合乎時代發(fā)展要求的。
案例是教學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所講解的案例必須是經過精心挑選,緊跟時代步伐,有據可尋的,具有教育意義的典型的真人真事。最有效的,也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采用身邊的真實事例,也可以買當天或者最近的報刊,認真研讀,找出里面的案例,然后進行分類,與教學內容相聯(lián)系,在上課的時候與學生們共同分析,再每隔一定的時間,將所有的內容裝訂整理,形成體系,成為資料庫,一定是收益非淺。
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法律的重要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更好的真正的學好法律。從職業(yè)教育現狀來看,法律專業(yè)的職業(yè)生盡管對法律知識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并不能代表他們有著很強的法律意識,在學習態(tài)度方面就是端正的。因此,教師還需要及時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引導學生的學習思想,在展開某個課程教學前進行必要的問卷調查。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思想狀況等,從而能夠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如在教學內容中找出和學生學習實際較為接近的內容讓學生參與討論。如在學生借錢、借物時,是不是有要求對方寫借條?讓學生來討論學校的保衛(wèi)科有沒有權利拘傳學生?讓學生討論在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時如何處理?提出如畢業(yè)后工作單位不允許女生結婚生孩子時應該如何有效的保護自己?等等這些和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話題,來引導學生試著去用法律的手段來解決,從而提高學生對法律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通過對學生不同答案的分析和總結,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并通過正反分組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生的辯論能力。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做好依法辦事的能力,適應我國依法治國建設的發(fā)展需求,自覺形成遵守法律和有效利用法律趨利避害,維護自身和社會利益的習慣,能夠和違法犯罪現象勇于斗爭,從而為更好的建設法制社會做出重大貢獻。
在法律教學中,單純死記硬背會使得學生感覺學習法律條文枯燥乏味,產生厭學情緒。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將法律條文和生活中的法律現象有機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對生活中出現的法律現象借助課文內容進行分析和解決,則會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學習主動性,使得枯燥乏味的法律條文立刻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如在講刑法內容時,教師可以對學校內的個別同學的打架斗毆現象進行分析和探討,讓學生自己通過法律條文來認識和分析是違法還是犯罪,以及這些行為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較快的掌握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而且可以能夠很好的應用于生活實際,在需要進行法律普及和講解時能夠進行很好的分析。這些和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內容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同時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認識這類違法犯罪的現象,更好的應用所學的法律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不僅有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同時能夠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實踐應用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使得課堂教學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法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應該著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應用能力,并將這些法律常識和紛繁復雜的法律現象有機聯(lián)系起來。在教學中,除了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外,還可以采取其他多種方式以促進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鍛煉和提高。
(一)案例教學教學法。教師要結合課程內容的教學目的,給學生找出具體的案例,在案例分析和探討基礎上實施教學。通過教師的指導,加強學生對于案例的分析和概況能力等,從而更好的加以引導,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更好的進行判斷,對學生實施因勢利導,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概括分析和歸納說理能力,從而將諸多的法律知識更好的應用到具體的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二)“多言堂”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是一種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角色的轉換。在每堂課完成后,教師可以開展自由問答活動。使得學生能夠自由的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可以由學生和教師來共同完成。不僅可以學生之間相互提問,也可以老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提問。當然這些自由式的提問會使得老師或者學生遇到很難解決的問題,這時候可以發(fā)揮各自的主動性來積極、全方位的解決。當然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好準備和引導,使得提問更有價值。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法律專業(yè)有著很強的實踐性,因此需要對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學??梢栽O立校內外實訓基地,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和競賽活動等,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實踐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的實際技能。
總之,社會發(fā)展需要綜合性的人才,要提高法律教學效果,要重視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從而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1]郝靜.高等職業(yè)院校法律基礎課教學研究[J].河北企業(yè),2015(12).
[2]毛素芝.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與職業(yè),2013(36).
D90-4;E
A
1006-0049-(2017)15-0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