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梅,張艷華,鄒文艷,曹永慧
(吉林省乾安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吉林 乾安 131400)
乾安縣蕎麥高產種植技術研究
趙立梅,張艷華,鄒文艷,曹永慧
(吉林省乾安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吉林 乾安 131400)
乾安縣年產蕎麥、大豆等雜糧雜豆20萬噸以上。實現(xiàn)蕎麥高產,主要應從精細整地、選擇良種、合理施肥、適時播種、保持充足水分、做好田間管理、適時收獲等幾個方面下工夫。
蕎麥;乾安縣;高產
乾安縣位于吉林省西部,幅員3616.6平方公里,有耕地約14.5萬公頃,農副產品豐富,其中年產蕎麥、大豆等雜糧雜豆20萬噸以上,是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縣、吉林省十大農產品出口基地縣。蕎麥高產是乾安縣廣大農民的重要需求,經探索,其高產種植技術如下。
蕎麥為蓼科蕎麥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喬麥、三角麥、烏麥,為非禾本科谷物。蕎麥的栽種歷史悠久,最早起源于我國,種植經驗也很豐富,其栽培要點如下。
蕎麥是一種對土壤要求不太高的農作物,土地肥力在中上等水平即可滿足生長需求。土壤的酸度在pH6~7為宜。不過蕎麥的根系比較弱,種子頂土的能力比較差,土層最好比較疏松,這樣才能有利于幼苗的出土及根系的發(fā)育。另外,蕎麥生長很快,對肥力的吸收能力也比較強,因此也比較適宜于新墾地的種植。
20厘米左右的耕作深度對蕎麥來說是比較適合的,應盡量避免淺耕,除去雜草及之前作物的殘留物。表面的土層相對疏松后,對蕎麥出苗比較有利,此外還要注意及時開溝排水。
乾安縣在氣候方面主要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據(jù)有關資料顯示,其年均氣溫在5.6℃左右,日照時間約為2866.6小時,無霜期大約為146天,年均降水量約為425.8毫米。依據(jù)這樣的氣候條件,最好選生育期約為80天,相對更抗旱、抗逆的品種,一般來說,吉林農大進行選育推出的吉蕎10號以及當?shù)氐囊恍┺r家品種都是比較適合的。
蕎麥對肥料比較敏感,肥料比較充足的情況下,蕎麥莖可以產生大量的分支。一般來說,每100公斤蕎麥的籽實,大約自土壤內吸收氮元素3.3公斤、鉀元素4.3公斤、磷元素1.5公斤,因此對鉀肥需求較大。另外,磷肥能夠促進蕎麥籽粒形成,提升蜜腺分泌,有助于蜜蜂授粉,進而增加產量。同時要注意避免含氯肥的鉀鹽,因為容易引發(fā)蕎麥出現(xiàn)葉斑病。
底肥也叫基肥,是指播種前首次施用的肥料,以遲效性肥料為主。為每公頃土地應施用尿素約75公斤、磷酸二銨約150公斤,及20立方米優(yōu)質農家肥;也可以每公頃土地施用300公斤高效復合肥,及20立方米優(yōu)質農家肥。
蕎麥在盛花期時對肥料的需求較大,因此應在此時期進行追肥,尿素即可,肥量大約為每公頃75公斤尿素。
為了有效避免后期的霜害,在播種時間上,應盡早播種蕎麥,一般5月中旬至7月下旬之間,播量為5~8公斤/畝,播前曬種2~3天,曬后藥劑拌種防地下害蟲,一般采取條播,播深不超過5厘米,播后及時鎮(zhèn)壓。
一方面乾安縣境內沒有江河經過,地表水是比較匱乏的,基本被認為是嚴重干旱、風沙地區(qū)。每年的平均降水量僅為420.6毫米,特別干旱的年份,甚至不足200毫米,全縣工農業(yè)生產、人畜飲水完全依賴開采地下水。另一方面,蕎麥對水分需求量較大,比小麥多1倍。在種子萌發(fā)過程中,需要吸收自身干重約50%的水分;開花結果時,更需消耗大量水分。自開花至收獲,所需水分比出苗至開花期間多1倍。花開至最盛時,蒸騰系數(shù)一般達到450~630,因此空氣的相對濕度最好不低于30%~40%。
出苗以后,可以根據(jù)蕎麥省長情況開展查苗補種,如若存在缺苗情況,應及時進行催芽補種。
當幼苗長至6~8厘米時應進行第一次除草,蕎麥開花前,應進行二次除草,同時還要適當培土,以便防止防蕎麥出現(xiàn)倒伏現(xiàn)象,對其日后高產有益。
一般來說,草地螟、黏蟲都是蕎麥比較容易出現(xiàn)的蟲害,農藥是有效防蟲的好辦法,辛硫磷1000倍液或敵敵畏800倍液都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風力及昆蟲授粉是蕎麥授粉的主要自然途徑,應視情況輔以人工授粉,以便提升蕎麥結實率。人工授粉應選擇晴天進行,一般上午9~11時為宜,可以采用一根長繩,由兩人手持,拉開,沿著順風向輕拂蕎花,完成授粉,可視情況開展2~3次。
蕎麥的收獲期比較容易分辨,即蕎麥全株2/3的籽粒變成灰色、褐色等本品種的固有顏色時,就意味著蕎麥進入了成熟期,可以開始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