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全才
摘 要: 怎樣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教師必須走向民主、寬容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獲得生動活潑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1)、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和情感;(2)、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教師必須研讀課標,明晰口語交際標準;三、切實用好教材,落實口語交際專題訓練;四、充分利用閱讀教學,搭建口語交際平臺;五、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實踐口語交際本領等。
關鍵詞:民主、寬容 研讀、明晰課標 用好、落實教材 搭建平臺 實踐本領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141-01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將原來的“聽話說話”改為“口語交際”。對每一個正常人而言,言語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生活素養(yǎng)和生存能力??谡Z交際在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見的活動:學生在家里,要與家長對話;在課堂上,要回答問題;在課間,要與同學交流;在社會上要與他人溝通。只有說得正確、清楚、明白,才能有效地互相交往。如此看來,口語交際教學尤為重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一、教師必須走向民主、寬容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獲得生動活潑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1.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和情感
許多同學一上口語課就閉嘴不講話,導致現(xiàn)在有的口語交際課成了老師的“講壇”,學生習慣性地成為忠實的觀眾,所以口語交際課必須激發(fā)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對口語交際的情感。
2.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學生不敢發(fā)言的另一個原因是:害怕說錯后被學生取笑,所以保護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尤為重要。
二、教師必須研讀課標,明晰口語交際標準
《語文課程標準》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的指路明燈。教師通過認真研讀,首先要構建口語交際教學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強調(diào)互動性和交際情景;盡量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通過研讀課標,教師還要深入了解課標對各學段的學生口語交際的不同要求和實施重點。第一學段要求學生敢說、樂說、大膽說,能夠傾聽,愿意交際,說話大方得體。第二學段重在指導學生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樂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力求以情動人。第三學段要求學生與人交流時能尊重、理解對方;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聽他人說話時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達;能根據(jù)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fā)言;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
三、切實用好教材,落實口語交際專題訓練
人教版語文教材幾乎每個單元練習中都安排了口語交際專題訓練。這些內(nèi)容都是名特優(yōu)教師組成的編委精心設計的,凝聚著他們的心血與汗水,我們一線教師要倍加珍惜,高度重視,從班級實際出發(fā),用心設計,上好每堂口語交際課。課標指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教學中我們要結合話題,借助語言、媒體、實物、游戲、競賽等多種形式,營造生動的、與實際生活相符的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走進交際情境,進一步體驗、交流。
四、充分利用閱讀教學,搭建口語交際平臺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它本身就承載著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應對等多種能力的功能,是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發(fā)言,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學生發(fā)言,也可以看做是一種特殊的口語訓練。教師應要求學生想好了再說;發(fā)言時聲音要響亮,口齒要清晰;要注意語速和條理;對他人發(fā)言中的問題,教師要鼓勵其他學生大膽質(zhì)疑、糾正。多鼓勵多提問那些不愛說話的孩子,給他們提供鍛煉膽量和練習說話的機會。
1.詞語串聯(lián)練口語
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重點詞語,也可以搜集與本課內(nèi)容相關的成語,讓學生練習說話,串聯(lián)詞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有條理地運用這些詞語,進行實實在在的語言訓練,既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回顧與概括,又為下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作了較好的鋪墊。
2.補白拓展練口語
作者常常會運用“留白”的藝術,給學生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想象補白,挖掘課文言而未盡之處,讓學生植根于課文,想象于書外,把寫得簡略的地方補說具體,把寫得含蓄的地方補充明白。
3.交流感受練口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例如,教學《船長》一文,教師提出話題:“說說船長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睂W生各抒己見。
學生自由爭論,文章的主題越辯越清。學生的個性語言與獨特見解實為思維與靈智的完美結合。在閱讀感悟、自由爭論中,智慧的火花不斷碰撞,在思辨中對生命的理解也逐漸清晰,心目中哈爾威船長舍己救人、忠于職守的形象變得更為高大,文本的價值取向也得以自然、有效的顯現(xiàn)。
五、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實踐口語交際本領
口語交際訓練應立足課堂、教科書,同時要向課外、校外延伸。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nèi)活動,如舉行演講比賽、小小辯論賽、課本劇表演、讀書交流會等等。課余生活豐富多彩,為孩子們口語交際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教師要倡導孩子們走出校園,在廣闊的背景、豐富的資源中感受、學習和歷練。大多數(shù)學生生在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如畫的大自然就是他們的搖籃。我們帶著同學們走向大自然,走進百鳥的樂園,看林間紅花綠草,聽叢中百蟲啾啾;我們帶著同學們走進繁花似錦的原野,呼吸新鮮氣息享受拂面清風。春天踏青、夏季游泳、秋天郊游、冬日堆雪,同學們在盡情玩耍中,欣賞著大自然的美,感受著大自然的恩賜,無不激發(fā)起心中對大自然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此時,你問學生:玩得快活嗎?什么使你很快樂?這兒美嗎?哪些景物美?美在哪里?你喜歡嗎?你愿把今天看到的美景和你心中的感受表達出來嗎?孩子們會躍躍欲試?;顒泳褪腔?,而互動又為學生提供了口語交際的平臺。每次校內(nèi)外活動之后,教師要趁機組織學生把活動過程中見聞感受說給大家聽聽,提醒他們注意口述條理是否清楚,用詞是否恰當,語言是否流暢,久而久之,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生活中凡是能讓學生進行交際活動的機會,教師家長不要包辦代替,要把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勇于、樂于、善于與人交往;讓他們有話敢說,會說善說,說得準確,說得得體,說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