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紅娟
教案
一、教學時間:12月15日
二、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學目標:
1.了解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的思想主張,概括啟蒙運動基本內容,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2.通過史料探究,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形成論從史出的歷史思維。
3.通過本課學習,汲取啟蒙思想精華,樹立勇于創(chuàng)新,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初步認識思想解放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四、教學重點:啟蒙運動。
五、教學難點:思想解放運動與社會進步之間的關系。
六、教學方法:本課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史料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來完成,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并討論一些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啟蒙運動和相關理論的理解。
七、教學設計:
第一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法國風情】
(1)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你對現(xiàn)代法國的印象嗎?(2)面對18世紀愚昧黑暗,專制主義、教權主義盛行的情況,你會怎么做?
在當時的法國,就出現(xiàn)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發(fā)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吶喊,給尚在黑暗中的人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下面讓我們走進第22課,一起去聆聽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吶喊吧。
第二環(huán)節(jié):出示教學目標(略)
這里強調:本課將通過四次思想解放運動去解讀“引領時代思考”這個主題,但本課的重點是啟蒙運動。
第三環(huán)節(jié):師生互動
問題一:啟蒙運動:分為三個板塊去探究。
板塊一:探尋啟蒙之源
師生活動一:自主探究
(1)啟蒙運動興起時間;(2)啟蒙運動興起條件;(3)啟蒙運動的核心
師生活動二:史料探究
通過四則材料,讓學生得出啟蒙運動興起的原因。老師進行學法指導,貫穿理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tài)上的反映!
過渡:這些啟蒙思想家們是如何高舉“理性主義”大旗照亮近代歐洲社會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感受理性之光。
板塊二:感受理性之光
師生活動三:自主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師生活動四:自學成果展示
【走進啟蒙大師】學生以啟蒙思想家的身份給大家介紹講解相關主張,老師點撥。
師生活動五:歸納總結師生共同總結啟蒙思想的內容和概念
師生活動六:暢所欲言,情感升華
【感受啟蒙精神】:你認為啟蒙大師有哪些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過渡:18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猛烈抨擊著封建王權,展示著絢麗多彩的新思想,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和人類思想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那啟蒙運動到底帶給我們什么影響,又留給我們哪些思索呢?讓我們通過合作探究來一起品味啟蒙之果。
板塊三:品味啟蒙之果
師生活動七:合作探究
1.啟蒙運動的性質?2.啟蒙運動的影響?(利用史料加深理解);3.歐洲的啟蒙思想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有何積極意義?
師生活動八:總結啟蒙運動
過渡:到了19世紀,又出現(xiàn)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叫自由主義。
問題二:自由主義運動
師生活動九:自主探究
1.背景:2.代表人物:3.主要觀點:4.作用:
第四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
師生活動十:歸納總結四次思想解放運動
理論升華:進步的思想可以促進社會的進步。今天,我們中華民族要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在堅持改革開放的同時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發(fā)展
師生活動十一:老師寄語
同學們,思想的力量是偉大的。一個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會誕生偉大的思想!一個擁有偉大思想的國家才能擁有不斷前行的力量!今天,在這里,讓我們共同努力,努力做一個善于思考有思想的人,為祖國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五環(huán)節(jié):當堂訓練
1.選擇題:2.對比: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
自評:本課理論性特強,需有深厚理論功底和高超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講好。反思不足及閃光點如下:
將法國風情導入本課。先讓學生欣賞法國風景激發(fā)興趣,而后由現(xiàn)代引入18世紀的法國、由學生思考引入啟蒙思想家,拉近學生和歷史的距離,使學生不再覺得歷史遙遠神秘;新授部分大膽打破教材,對教材內容重新整合,小結四次思想解放運動,重點突出啟蒙運動,并采用板塊式教學,整堂課學生學習思路非常清晰;授課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整堂課資料豐富、內容充實、課件優(yōu)美、語言富有感染力,給人美的享受,同時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實施中還有很多不足:課容量大,時間長,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短、空間?。焕蠋熤v得還是太多,對學生沒有真真正正放開,仍然由老師領著走,沒有真正激發(fā)學生思維;由于是一節(jié)公開課,過于注重教學新穎和形式,過于花哨,表演成分有些重,知識的落實不夠;語言不夠靈活、幽默,引導過于簡單,課堂調控能力欠佳;通過這次講課,感受最深的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理論功底和歷史專業(yè)素養(yǎng)與同行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是日后必須努力的方向。
總之,通過本課教學,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需要向各位老師學習,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郭涼涼.有效交流互動提升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6(2).
[2]陳榮.教學質量的秘密在教育[J].新課程(小學),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