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軍
(邢臺學院,河北邢臺054001)
剖析采茶健身操在高校公共體育課中的應用
王繼軍
(邢臺學院,河北邢臺054001)
采茶健身操是從采茶行為演變而來,其本身具有非常濃厚的歷史涵養(yǎng),將它融入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不僅能幫助學生認知傳統(tǒng)茶葉文化精髓,而且可以帶動高校大學生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從科學和健康等角度促進采茶健身操在高校公共體育課中的積極影響,將更好地促進這種鍛煉形式的應用與發(fā)展。
采茶健身操;采茶戲;高校;公共體育課
高等院校的公共體育教學,重點是為了促進高等院校內部的體育文化傳播需求,幫助學生逐漸形成鍛煉身體、熱愛體育的好習慣,讓高校學生真正認同和踐行體育鍛煉的價值。而采茶健身操是從采茶行為演變而來,本身具備非常濃厚的歷史涵養(yǎng),融入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當中,能夠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認知傳統(tǒng)茶葉文化精髓,而且可以采茶健身操這種特別的方式,帶動高校大學生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在應用采茶健身操開展高等院校的公共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采茶健身操的積極性,讓大學生充分認識到采茶健身操的文化底蘊,同時學校也要根據(jù)采茶戲的動作以及音樂進行充分選擇和考量,以設計出真正具備特色的采茶健身操,真正讓采茶風俗文化融入到高等院校的公共體育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去。
采茶戲主要集中在江西省南部地區(qū),是贛南地區(qū)一種獨特的采茶地方戲,和贛南的客家人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能夠更好地凝聚客家人并且團結海內外客家鄉(xiāng)親,其包含了客家人的風俗以及語言等重要民俗文化。在十年前,國務院已經(jīng)將贛南采茶戲納入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之中,怎么更好地推動民俗文化的開發(fā)、傳承以及保護,實際上是民俗文化生存下去的一系列重要問題。如果僅僅是保留采茶戲這種原貌,沒有打破贛南地區(qū)傳統(tǒng)的地域傳播邊界,就不可能真正意義上推動采茶戲作為中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持續(xù)地傳播和擴大影響。這也決定了采茶健身操等采茶戲的改造傳承具有現(xiàn)實必要性,一方面保留采茶戲的原本面貌,另一方面在傳承的基礎上發(fā)展,促進采茶戲真正對年輕一代產生積極影響。
采茶健身操實際上就是一種有氧健身操,重點是體現(xiàn)出力量和美感。在傳統(tǒng)的采茶音樂的引導下,借助贛南采茶戲中的部分元素,進而以肢體關節(jié)動作活動開展的一種健身操活動。這種采茶健身操是根據(jù)采茶戲的歷史遺存和文化特征進行改造的,所以其本身兼具文化內涵和現(xiàn)代氣息,對于文化傳承和體育鍛煉而言都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首先,采茶健身操在高等院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應用,能夠傳承和推廣贛南采茶戲。如果贛南采茶戲僅僅是在贛南地區(qū)進行表演性的傳承,很快贛南采茶戲就可能出現(xiàn)傳承上的斷鏈,沒有辦法真正延續(xù)下去。而采茶健身操雖然和采茶戲并不是完全相同,但是采茶健身操是從贛南采茶戲傳承而來,其本身的文化價值和特性非常強烈,采茶健身操也打上了贛南采茶戲的深刻烙印。所以,在高等院校之中將贛南采茶戲轉化成為采茶健身操,能夠讓贛南采茶戲用全新的方式進行傳承,將贛南采茶戲的民俗文化最大程度地保留下來,從而促進采茶戲的活化。
其次,采茶健身操能夠讓高等院校的健身鍛煉手段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贛南采茶戲本來就是一種活潑和輕松的舞蹈形式,其本身是在采茶過程當中,通過載歌載舞的方式鍛煉身體。而采茶健身操吸收了采茶戲當中的特點,將這種娛樂和鍛煉身心的方式融入其中。高等院校學生在學習采茶健身操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采茶戲古老的魅力,進而更加熱愛體育鍛煉。采茶健身操的健身價值非常豐富,特別是講究全身的協(xié)調,以各種跳轉走跑作為主要特征,以此協(xié)調活動身體的各個大關節(jié),具有中等運動強度。這些都充分表明了采茶健身操的實際鍛煉價值非常高,可以創(chuàng)新高等院校學生的健身手段。
再者,采茶健身操能夠讓高等院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當前很多高等院校都沒有形成具備特色的健身鍛煉方式,一些高校僅僅將太極拳等融入到公共體育課程教學,但由于太極拳等一些傳統(tǒng)的健身鍛煉方式中存在套路復雜、記憶復雜、動作緩慢等,難以讓青年大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采茶健身操則不同,能夠很大程度上讓學生身體活動起來,學生會更加愿意在活潑生動的采茶健身操里活動,鍛煉自己的身體。所以,采茶健身操從很大程度上是對單一的高等院校健身操教學的補充,可以促進高等院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一,采茶健身操在高等院校公共體育課程應用過程中,應該以全面協(xié)調作為首要原則。在進行采茶健身操教學過程里,體育教師要充分考慮音樂和健身操動作之間的結合,真正促進音樂和健身操二者的互相結合。在設計適合學校教學的采茶健身操時,教師應該參考傳統(tǒng)贛南采茶戲的樂曲,根據(jù)實際進行挑選這些采茶樂曲,進而融合到健身鍛煉的音樂節(jié)奏之中,更多方位地展現(xiàn)出音樂本身的風格元素。在采茶戲的動作設計上,應該盡量考慮鍛煉身體的實際需求,要以全面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為主,應該充分考慮人身體的生理學發(fā)展規(guī)律,真正結合這些生理特點,設計人體和公共體育之間的結合,以此突出采茶健身操的動作線路變化、方位變化等,在設計過程中盡可能地考慮學生感知以及運動協(xié)調能力,以此讓身體上各個部位都能夠全面得到鍛煉。
第二,采茶健身操的音樂選用應該具備全面性。采茶健身操應該和贛南采茶戲的樂曲結合在一起,從現(xiàn)代的采茶戲所使用的樂曲的元素當中引進鼓點以及快板等,以此形成獨特的氛圍,并且也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動作和音樂上的協(xié)調性,也就是要選擇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同時也能夠和贛南采茶戲風格一脈相承的音樂。要充分考慮選擇音樂的文化背景,只有全面綜合考慮高校采茶健身操的音樂選擇,才能夠真正將采茶健身操的影響力和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選取的音樂上要真正可以和采茶健身操融合在一起,從音樂風格和動作元素等方面真正融合為一體,突出采茶健身操的傳承性和文化特點。
第三,采茶健身操的動作設計上,也需要全面和兼顧各個方面的要求。因為采茶健身操在高等院校的公共體育課程之中,主要目的還是讓大學生形成主動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因此在教學動作選擇上,應該從有氧健身操的一般性動作當中選取合適的動作,以此提高個人的耐力和素質,強化鍛煉者的心肺功能、關節(jié)柔韌程度和靈活性等方面,這樣才能夠全面地鍛煉身體。采茶健身操的動作要以鍛煉身體作為根本,同時要對贛南采茶戲當中具備特色的動作進行充分吸收,進而讓采茶健身操更具備文化性和實際性,更好地提升動作上的協(xié)調性。對于很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他們的脊柱的柔韌性沒有經(jīng)過鍛煉的條件下相對會比較差,所以在設計采茶健身操動作的時候,應該強化學生身體控制鍛煉,特別是轉體、髖部的擺動等,可以更好地通過這些動作矯正學生的體形。
首先,采茶健身操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運動負荷,只有讓學生在合理的運動負荷當中鍛煉身體,才能夠真正發(fā)揮出采茶健身操的價值。學生的運動負荷實際上需要循序漸進,才能夠讓這種采茶健身操對學生的身體產生積極的影響。采茶健身操要有規(guī)劃地增加運動負荷,運動量從小到大,從強度較弱逐漸過渡到強度較強,以此符合高等院校學生的基本身體機能的演進規(guī)律。高等院校在安排采茶健身操的動作過程中,應該堅持有氧性和有益性相結合,真正意義上形成一種多元性的健康科學健身操運動。有益性主要是指采茶健身操應該充分考慮動作的有益性,避免出現(xiàn)有害身體健康、容易造成傷害的狀況,而有氧性主要是指采茶健身操在應用的過程當中,要真正能夠改善身體健康,燃燒脂肪等。
其次,采茶健身操也要考慮對動作的針對性,要在動作中融入高校學生的身心特點,針對性地鍛煉高校學生的身體。在應用采茶健身操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贛南采茶戲中的采茶動作,并且把這些動作中真正能夠滿足高校練習者的內容提取出來,真正做到動作準確、美觀、有益,能夠讓高校學生在公共體育課程中更容易學習上手,更好地傳揚采茶戲的文化精神。因此,在涉及到采茶健身操中的整體動作結構時,應該注重大學生對于動作的審美需求和實用需求。健身操動作要充分考慮兩種需求的調和,實現(xiàn)針對性,更好地幫助青年大學生的身心成長。
再者,采茶健身操在高等院校的公共體育課程的應用,也應該把娛樂性和健康性協(xié)調在一起。采茶健身操應該在藝術上強化其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引導,特別是利用音樂和動作的審美性,陶冶當代大學生的審美情操。音樂實際上可以調動人的情緒和行為,選用好的音樂對采茶健身操也有著積極影響。采茶健身操選用的音樂要配合贛南采茶戲的一些音樂,同時也要聯(lián)系一些具備時代性的音樂,確定音樂的風格和速度能夠真正滿足高校采茶健身操的速度和肢體動作要求。高等院校在推動采茶健身操的訓練過程中,應該對音樂進行反復的試驗,真正將這些音樂整合在一起,形成具備采茶特色的采茶健身操。具備娛樂性的音樂,可以調動高校學生學習采茶健身操的積極性,其心理上更具備助推力,能夠更好地投入到采茶健身操的學習和鍛煉過程中,真正在跳操的過程里,將身體機能和心理機能都重復進行鍛煉。
最后,采茶健身操在設計上應該循序漸進,遵循健身操的科學規(guī)律。高校在創(chuàng)作采茶健身操的過程里,應該充分考慮采茶健身操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有目的地考察贛南采茶戲等內容,從學生的需求和喜好出發(fā),處理好采茶健身操的前期創(chuàng)作編制工作。整體動作要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同時也需要參考贛南采茶戲當中男班的高樁步伐等,以科學合理的方式組織采茶健身操的設計工作。采茶健身操還應該和采茶戲等地方濃郁的文化結合在一起,對基本的動作進行融合,如贛南采茶戲當中的矮子步、單袖筒等都能夠成為動作元素,進而推動健身操的科學編制和設計,更好地兼顧其科學性和娛樂性,使其成為一種健康積極的高校健身操。
贛南采茶戲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發(fā)展,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做好傳承文化保育工作。因此,高等院校從贛南采茶戲等文化遺產吸收,編制設計采茶健身操,能夠更好地傳承發(fā)展采茶戲文化,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鍛煉過程當中不斷地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是兼顧文化性、科學性和健康性的重要舉措。在應用采茶健身操進行高等院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尤其要關注采茶文化藝術對于健身操的良性影響,協(xié)調好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最終讓采茶健身操在高等院校中健康、可持續(xù)地發(fā)展。
[1]董曉梅.粵、贛兩地采茶戲唱腔音樂研究———以粵東北和贛南為例[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4(2):5-7.
[2]張快彩,黃東陽.簡述粵東采茶戲的形成與發(fā)展[J].音樂時空,2014(7):52.
[3]方蕓.采茶戲的表演藝術[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4(3):43.
王繼軍(1970-),女,河北清河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