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華
很多媽媽都發(fā)現(xiàn),孩子突然有那么一天不再喜歡爸爸媽媽買的衣服了。兒子會經(jīng)常站在爸爸的衣柜旁挑著爸爸的西服,然后穿上西服和鞋子在鏡子前搖擺;女兒則是拿著媽媽的口紅在嘴巴上涂抹,甚至穿上媽媽的高跟鞋在房間里亂走……這些其實都是孩子到了審美的敏感期。也許孩子在審美敏感期的品味讓媽媽們有些“哭笑不得”,但是既然進入了審美敏感期,媽媽就可以好好地利用這一時機,讓孩子真正懂得發(fā)現(xiàn)美好、創(chuàng)造美好。
鏡頭一
妮妮今年三歲半,長得聰明伶俐,上幼兒園小班。平時由于爸爸媽媽工作較忙,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奶奶負責生活料理與接送。妮妮平時都是奶奶給梳一個整潔的馬尾辮上學,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卻發(fā)生了很大的情緒轉變。天天纏著奶奶要梳不同的發(fā)型才肯上學,不然就又哭又鬧,吵得奶奶沒有辦法,只能天天戴上老花眼鏡想盡辦法滿足小孫女的愿望。大家都非常煩惱:真是人小鬼大,這么小就開始“愛臭美”了,那長大后怎么得了?。?/p>
鏡頭二
悠悠媽是個精通打扮的時尚辣媽,衣櫥里衣服琳瑯滿目。每天早上悠悠都要挑選自己心儀的衣服,但挑選的過程實在令大人心焦。她會站在衣櫥前一件一件耐心地試穿,像模特一般,換了一套又一套,不管花多少時間,一定要挑選到自己滿意為止。穿好了,高興了,自己照鏡子臭美去了。爸爸媽媽在旁邊催她,她都聽不進去。所以,悠悠上幼兒園經(jīng)常遲到,常常錯過晨間運動和早點時間,爸爸媽媽煩惱不已,卻束手無策。
鏡頭三
軒軒四歲半,天氣晴朗的日子喜歡戴著墨鏡上幼兒園。爺爺覺得小孩子戴墨鏡會影響視力不讓戴,可是軒軒就是倔脾氣,不戴墨鏡就不肯上幼兒園。爺爺實在拗不過寶貝孫子,只好勉強答應。軒軒每天來到教室時,總會擺出酷酷的POSE,等老師和小朋友夸他好酷、好帥之后,他才會把墨鏡摘下來讓爺爺帶回家。
按道理來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到了,愛美就更是沒錯的??墒切〖一镒猿梢慌傻拇┐罾砟詈瓦^于執(zhí)著的臭美精神就讓大人們感到有些哭笑不得了。
解密孩子“愛美”的原因
自我意識發(fā)展
人的自我意識不是與生俱來的、一蹴而就的。嬰兒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比較單薄,會任意由父母為自己打扮。但從3歲開始,情況就發(fā)生了逆轉,孩子的自我意識發(fā)展迅速,漸漸地他們會有自己的主見,開始關注自己的形象以及身邊人的形象,尤其對衣服的款式、自己的發(fā)型等有了獨特的喜好,也不再任由父母“擺布”了。
審美敏感期到來
“愛美”也有敏感期,3~6歲便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審美敏感期。他們開始追求完美,一些“不完美”的事物會讓孩子的心里產(chǎn)生“不愉快”的感覺,使他們無法接受。
父母言行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鏡子。有時,父母不經(jīng)意的對話、行為會對孩子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比如媽媽出門前一定要對著鏡子噴噴香水、涂涂口紅,化好一個漂亮的妝,回家后卸妝又要花去很多時間,那么,你就不要怪女兒也非常愛“臭美”了,因為這是媽媽的“言傳身教”??!
把握審美敏感期,讓“臭美”變真美
給孩子中肯的評價
也許孩子看到媽媽涂了漂亮的指甲油,就拿自己的水彩畫筆把自己的十個手指甲涂得五顏六色。這時候,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孩子,五顏六色的水彩應該用在畫紙上,指甲涂成一種顏色才好看,而且孩子的指甲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才最好看。而不應該用“不正?!薄肮之悺钡仍~匯來評價孩子。
帶孩子接觸美的事物
在審美敏感期,媽媽可以多帶孩子接觸美好的事物,接觸得多了他便能形成更好的審美意識。當然,這些美好的事物不局限于衣著打扮,豐富多彩的自然風光是大自然的無私饋贈。例如百花盛開的公園、青青的草地和清澈的小溪……父母不妨將眼前的美景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繪給孩子聽,啟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從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
在游戲中培養(yǎng)審美
爸爸可以根據(jù)孩子敏感期的特點為其準備相關的游戲活動,比如在孩子的游戲中,讓其感知形狀、色彩和圖案,并準備安全的工具供孩子進行訓練,從而使孩子獲得更完善的成長空間。
借助藝術手段表現(xiàn)美
在欣賞美的同時,孩子會有無限的表達表現(xiàn)欲望。父母應充分尊重孩子用畫、歌聲或動作等自我表現(xiàn)方式,可提供充足的條件,通過藝術形式來熏陶孩子的情操,繼而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