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幼果膨大期的管理要點
葡萄漿果生長發(fā)育期,包括幼果迅速膨大期、硬核期、漿果第二次膨大期、漿果成熟期,而幼果迅速膨大期是這一生育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時期,對葡萄產(chǎn)量和質量有著重大影響。此期應重點抓好以下管理技術措施的落實:
1.疏果。疏果,根據(jù)果粒大小,分時進行,5~7天內完成,疏去不能正常發(fā)育的小果,保證果穗的整齊美觀。早疏有利于果粒膨大。工序上應先整穗型疏去小穗軸,然后疏果粒,兩項工序分開實施。疏果時,應用疏果剪,不宜用指甲掐。疏果后,使整個果穗呈松散狀態(tài)。果穗松散的品種,只需疏去較密的若干果粒和小果粒即可。坐果性好、著果緊密的品種和生理落果前采用激素處理保果的葡萄園,應在坐果后、果粒大小分明時立即進行重疏果,方法上采取條疏和數(shù)粒疏果相結合方法,即縱向條疏,間距2~5毫米,然后數(shù)粒一起疏果。有些品種需連續(xù)疏果2~3次,先疏去小果粒,果粒較密的暫不疏去,果實膨大過程中,再疏去小果粒。
2.科學使用膨大劑。四倍體品種疏果后,應浸蘸膨大劑進行膨大處理,無核品種可浸低濃度赤霉素。膨大劑、赤霉素的使用濃度按照說明書要求,并根據(jù)不同品種和試驗情況來決定。有核歐亞種葡萄不宜使用膨大劑、赤霉素。
3.果穗套袋。為減少病害發(fā)生、防止農藥使用對果穗造成的污染,應大力提倡和推廣果穗套袋。果穗套袋應在疏果和浸穗后及時進行。套袋前應用好一次內吸性殺菌劑,用藥后抓緊套袋。套袋前藥劑的選擇,應考慮病蟲害的防治點,對于紅地球葡萄,套袋前的防治重點為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鏈格孢菌;對于巨峰系列葡萄套袋前的防治重點為炭疽病、白腐病、鏈格孢菌。不管任何天氣、葡萄品種,套袋前都必須采取措施,并且要兼顧霜霉病的防治。不同品系的品種對果袋透光率的要求有所差異。因此,套袋要根據(jù)品種、栽培方式、架式等因素,選用合適果袋。歐美雜種葡萄,葡萄著色時需要大量的散射光,多數(shù)巨峰系品種果穗套袋,袋內散射光充足,對果穗著色影響不明顯,對果袋透光率要求較低,故一般木漿紙袋均可適用。歐亞種葡萄著色時需要大量直射光,在果袋選擇時,應選透光率較好的果袋。美人指,在南方地區(qū)栽培,上色較難,而且極易產(chǎn)生灼傷,因此應選用使果實易著色,又能防止日灼的果袋。栽培方式上,大棚和避雨栽培,光照強度減弱,影響果實著色,但日灼較輕,選用果袋應選擇透光度較好的果袋。
4.合理追肥。果實膨大需要足夠的營養(yǎng),在幼果膨大前期,根部追施尿素15~20公斤/畝(每畝約667平方米)、復合肥15~20公斤/畝,施后澆水。
5.田間管理。此期田間管理主要是控水、中耕除草、摘心和去副梢??刂扑质谴似诠芾砉ぷ鞯闹攸c。土壤過分干旱、缺水,影響果實的膨大和植株的生長;土壤水分過足,容易引起爛根。因此,天氣干旱時,要及時灌溉抗旱,但切忌漫灌。遇連續(xù)陰雨,應及時排水降漬。同時,要抓好摘心、去副梢,適當控制營養(yǎng)生長,以利于集中營養(yǎng)供應果實的生長發(fā)育;及時綁縛新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和田間小氣候,以利于葡萄植株的正常生長和漿果的發(fā)育。
坐果后,應加強枝蔓管理,控制頂端新梢生長,使養(yǎng)分集中到果穗上。此期進行2~3次摘心。摘心時期,分別在坐果后、果實開始膨大、硬核后期進行。肥水較足、長勢旺的品種,在2次摘心期間再摘一次心。摘心程度:坐果后的一次,頂端發(fā)出副梢6~7葉留5葉摘心,長勢旺的品種和葡萄園留3~4葉摘心;長勢弱的品種和葡萄園在頂端副梢尚未達到5葉時,即微摘心。硬核后期的一次摘心:頂端副梢留3~5葉摘心。副梢處理:花序以下的副梢,在第一次摘心時即抹除;花序以上的副梢,頂端先留2個副梢,其余的副梢陸續(xù)分批抹除,不能一次抹除,否則要逼頂端冬芽萌發(fā)。抹副梢時是否留葉要視品種而定,一般品種留1葉摘心,大葉型品種可不留葉,花芽分化不好的品種可留2葉摘心,增加枝蔓營養(yǎng)結累,有利于花芽分化。
6.病蟲害防治。此期以防治霜霉病、炭疽病為重點。此期在蘇南地區(qū)是雨季多發(fā)期,霜霉病極容易發(fā)生,應重點注意防治。
(滎陽市農業(yè)農村工作委員會王星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