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古人童年是那樣意趣盎然,古詩里的童趣俯拾皆是,淳樸可愛,妙趣橫生,讀之不由得啞然失笑,極富韻味,如黑白電影片般在眼前重現(xiàn)。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dāng)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瓈碎地聲?!?楊萬里的《稚子弄冰》一詩,是寫寒冷的冬季,一頑皮孩童用彩線穿住一塊冰,提起當(dāng)鑼來敲,起初聲音清亮。孩子越敲越得意,稍不留意冰塊被敲落,碎了一地。讓人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冬天,玩冰常玩得熱火朝天。
南宋詩人楊萬里寫童趣詩較多,兒童的生活淋漓盡致地再現(xiàn),像一幅幅豐潤有趣的畫面?!盎h落疏疏一徑深,枝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是《宿新市徐公店》一詩。詩中描繪了暮春的鄉(xiāng)村,籬笆稀疏,小路幽深,花兒凋謝了,新葉初生,孩子們嬉戲著追逐黃色的蝴蝶,但偏偏飛入金黃的油菜花叢中,撲朔迷離,蝴蝶尋不到了。孩子們嘆氣逗趣,神態(tài)可愛。
古代孩子的樂趣并不比現(xiàn)代的孩子少,采蓮蓬、放風(fēng)箏、釣魚、捕蝴蝶、捉知了等。清代詩人袁枚詩云:“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毙r我最愛讀此詩,因這首詩像我童年的錄像:午后是安靜的,蟬鳴格外響亮,我常赤著腳丫,輕輕走近粗壯的老柳樹,屏神靜氣,踮起腳尖兒,用手悄悄捂知了,知了撲閃著翅膀在我手中掙扎……
劉克莊的《鳥石山》詩里的兒童很調(diào)皮:“兒童逃學(xué)頻來此,一一重尋盡有蹤。因漉戲魚群下水,緣敲響石斗登峰。”天真無邪的孩子都做過“壞事”,白居易有趣地描繪偷蓮的孩子:“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被顫娭蓺獾男⊥?,趁大人不注意,一溜煙兒跑去河里偷采蓮,卻不知隱藏蹤跡,孩子可真有趣。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唐代韋莊筆下的幼女很可愛。小女孩不到兩歲吧,剛能聽懂大人的話語,就鸚鵡學(xué)舌一樣學(xué)著說話,口齒尚不清,她會跟著別人喊父親的名字,玩小車不過癮以至不肯睡覺。小女孩都愛漂亮,小衣服上因少繡一朵金花,夜里不停地哭鬧。記錄小孩的成長很耐人尋味。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崩畎椎摹堕L干行》,寫男孩騎著竹馬,圍繞井欄旋轉(zhuǎn)奔跑,小姑娘則玩著剛從門前折回的青梅花枝,天真爛漫。“青梅竹馬”和“兩小無猜”,是最真摯、最純凈的美好情感的縮影。
“蓬頭稚子學(xué)垂綸,側(cè)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yīng)人?!焙钅堋缎捍贯灐罚瑢懙氖切『簩W(xué)釣魚活靈活現(xiàn),把自己藏在野草叢中,不讓魚兒看見,路人問他話,也不敢回應(yīng),怕驚動魚兒不上鉤。白描手法淺顯易懂、自然純真、形神兼?zhèn)?,詩中的場景像一個現(xiàn)實生活的剪影。
在詩詞中尋找童年的影子,別有一番情趣。古詩詞描寫的童趣,雖時隔千年,卻讓我們感覺到古人的童年并不遙遠,體會到純真好奇又頑皮快樂的童年。無憂的童年,永遠鮮活地留在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