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花++顧美玲
摘要:分析了犢牛大腸桿菌腹瀉病的主要癥狀,并提出了相應的診斷和預防措施。
關鍵詞:犢牛;腹瀉;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9-0026-01
犢牛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性引起的,主要感染新生犢牛,該病的特征是犢牛腹瀉,也可稱為犢牛白痢。
1 發(fā)病原因
一是犢牛出生后不喂初乳或初乳喂量不足。母牛體弱,營養(yǎng)不良,礦物質、維生素不足與缺乏。二是犢牛舍狹窄,牛只密度過大,牛舍陰暗潮濕,陽光不足,防寒條件差,犢牛受寒感冒,以及斷臍消毒不嚴等。
2 診斷
可根據(jù)臨床癥狀、流行情況、飼養(yǎng)狀況及剖檢變化等綜合分析判定。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三種類型:
(1)敗血型:也稱膿毒型。潛伏期很短,僅數(shù)小時。主要發(fā)生于產后3 d內的犢牛;大腸桿菌經消化道進入血液,引起急性敗血癥。發(fā)病急,病在短。表現(xiàn)體溫升高,精神不振,不吃奶,多數(shù)有腹瀉,糞似蛋白湯樣,淡灰白色。四肢無力,臥地不起。多發(fā)生于吃不到初乳的犢牛。敗血型發(fā)展很快,常于病后1 d內死亡。
(2)中毒型:也稱腸毒血型,此型較少見。主要是由于大腸桿菌在小腸內大量繁殖,產生毒素所致。急性者未出現(xiàn)癥狀就突然死亡。病程稍長的,可見典型的中毒性神經癥狀,先不安,興奮,后沉郁,直至昏迷,甚至死亡。
大腸桿菌腹瀉的敗血癥可以根據(jù)牛的臨床表現(xiàn)來判斷,并對其進行相應的治療。在處理時,一定要分析牛犢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并觀察含量的標準指標。對于腸型大腸桿菌腹瀉病是病態(tài)牛犢病的患病實踐,臨床反應和檢測實驗指標,進行相應的預處理。如果只在臨床癥狀上觀察牛犢,就很難區(qū)分牛犢是否大腸桿菌產腸毒素或是敗血癥引起的。通過觀察犢牛的表現(xiàn),可以進一步驗證牛犢是否患有腸道大腸桿菌腹瀉,在診斷時應準確區(qū)分致病原因。如果醫(yī)療條件足夠好,還可以使用培養(yǎng)血液的方式準確區(qū)分大腸桿菌腹瀉的類型。在處理死亡病例時,可以進行尸檢,提取空腸中的物體,以此來區(qū)分大腸桿菌腹瀉的類型。
3 治療方法
該病的治療原則是抗菌、補液、調節(jié)胃腸機能和調整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
(1)抗菌??捎寐让顾亍⑼撩顾?、鏈霉素或新霉素。內服的初次劑量為每千克體重30~50 mg。12 h后劑量可減半,連服3~5 d?;蛞悦壳Э梭w重10~30 mg的劑量肌肉注射,每天2次。
(2)補液。將補液的藥液加溫,便之接近體溫。補液量以脫水程度而定,原則上失多少水補多少水。當有食欲或能自吮時,可用口服補液鹽??诜a液鹽處方:氯化鈉1.5 g,氯化鉀1.5 g,碳酸氫鈉2.5 g,葡萄糖粉20 g,溫水1 000 mL。不能自吮時,可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復方氯化鈉液1 000~1 500 mL,靜脈注射。發(fā)生酸中毒時,可用5%碳酸氫鈉液80~100 mL。注射時速度宜慢。如能配合適量母牛血液更好,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一次150~200 mL,可增強抗病能力。
(3)調節(jié)胃腸機能??捎萌樗? g、魚石脂20 g、加水90 mL調勻,每次灌服5 mL,每天2~3次。也可內服保護劑和吸附劑,如次硝酸鉍5~10 g、白陶土50~100 g、活性炭10~20 g等,以保護腸粘膜,減少毒素吸收,促進早日康復。有的用復方新諾明,每公斤體重氏0.06 g,乳酸菌素片5~10片、食母生5~10片,混合后一次內服,每天2次,連用2~3 d,療效良好。
(4)調整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待病情有所好轉時、可停止應用抗菌藥,內服調整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的生態(tài)制劑。例如,促菌生6~12片,配合乳酶生5~10片,每天2次;或健復生1~2包,每天2次。使腸道正常菌群早日恢復其生態(tài)平衡,有利于早日康復。
4 防控措施
4.1 奶牛飼養(yǎng)管理
懷孕期間奶牛飼養(yǎng)管理好壞,不僅會影響胎兒生長發(fā)育和胎兒抵抗能力,還會直接影響母乳的質量和母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因此,飼養(yǎng)管理人員應給予懷孕奶牛特別仔細的照顧,給予健康合理的飼料,以確保飼料中有足夠的營養(yǎng)。
4.2 犢牛飼養(yǎng)
犢牛在30~40日齡時,喂養(yǎng)量可根據(jù)出生體重計算為1/10~1/17,一個月后全奶量可減半,用同等量脫脂牛奶代替。兩個月后,可以停止母乳喂養(yǎng),提供一天一次的脫脂乳。將發(fā)酵的初乳喂養(yǎng)牛犢,可以有效地預防牛犢的腹瀉病。初乳發(fā)酵的溫度保持在11~13℃是最合適的,可以加入初乳中1%丙酸作為防腐劑。
犢牛的腹瀉主要是由于護理和管理不當引起的,如果犢牛在具有臨床癥狀的初期發(fā)現(xiàn),應立即分析癥狀和疾病的特點,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參考文獻:
[1] 高 睿. 陜西省犢牛大腸桿菌性腹瀉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初步免疫試驗[D].山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2] 喻華英,楊曉華.新疆部分地區(qū)犢牛腹瀉病大腸桿菌的分離、鑒定與血清型分析[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1(9):1752-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