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家里的食物買多了,吃不完,扔了又太可惜,怎么辦?美國人會把自家吃不完的食物送給“食品銀行”的工作人員,再通過他們把食物發(fā)放給生活困難的人們。食品銀行在發(fā)放食物時,不但會考慮口味、保質期等,還會考慮健康因素,為慢性病患者送上最適合他們的飲食。
記者采訪了解到,美國的食品銀行是一個非盈利組織,他們一般會在居民社區(qū)里開辦食物采集點,并在每個周末定期組織活動,號召大家把自家未加工的、尚處保質期內的食物捐出來,給有需要的人。美國200所食品銀行在去年舉行的聯合調查發(fā)現,通過食品銀行領取免費食物的家庭人均收入僅為每月700美元,1/3的家庭有糖尿病患者,58%的家庭有高血壓患者。此前,食品銀行收到的募捐中,大多都是香腸、速凍披薩、高油餅干等高糖高熱量食品。55%的申領者認為,雖然他們也知道多吃新鮮的果蔬有利于健康,但由于收入有限,他們只好接受這些不健康的食品。
為此,去年8月開始,芝加哥地區(qū)的6個診所連續(xù)舉辦26次“新鮮食品卡車”活動,號召人們?yōu)槭称枫y行捐健康食品。此舉受到了全美范圍內30多家食品銀行和醫(yī)務工作者的好評。短短一年間,全美食品銀行發(fā)放了超過57萬噸的新鮮果蔬,上萬個家庭領到了健康食品。一些食品銀行的負責人也表示,他們今后會號召民眾募捐健康食物,比如禽蛋、水果、蔬菜和低糖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