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晚明文人意趣對書畫消費的影響

      2017-02-15 03:35:39汪映雪陶小軍
      藝術探索 2017年2期
      關鍵詞:文人書畫

      汪映雪 陶小軍

      (1.南京大學 歷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2.南京藝術學院 文化產業(yè)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晚明文人意趣對書畫消費的影響

      汪映雪1陶小軍2

      (1.南京大學 歷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2.南京藝術學院 文化產業(yè)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晚明士商融合的社會環(huán)境中,書畫成為文人階層所熱烈追捧的清玩之物,以此來彰顯高雅品位,提升社會名望。由于書畫的特殊文化功用,新貴商人紛紛效仿文人行為,開始熱衷參與書畫消費。文人對于商賈參與書畫消費的態(tài)度較為復雜。一方面,他們著力強調雅俗的區(qū)格,通過嚴苛規(guī)范書畫消費行為以排擠世俗文化的侵襲,掌握書畫評價的話語權,促進了文人書畫的盛行。另一方面,文人依靠其不俗的品鑒能力引導著商人的書畫消費,并以此為業(yè)。賣文鬻藝成為晚明文人的重要謀生方式,文人開始與世俗文化產生部分融合和妥協(xié)。

      文人書畫;雅俗區(qū)格;書畫消費;士商融合

      明代中后期的社會正在醞釀著深刻的變革,“因經濟崛起而各自設法謀求生活富裕,農人也能以工、商之姿而行世;儒人仕途之便利,也有亦商亦儒”[1]42。尤其在江南地區(qū)人口稠密之地,已經出現(xiàn)了不同于傳統(tǒng)以農業(yè)為重心的新型社會結構?!笆可袒旌稀背蔀檫@一時期的一大社會特色,部分文士便出生于商賈之家。如時人張瀚曾說:“余嘗總覽市利,大都東南之利,莫大于羅綺絹纻,而三吳為最。即余先世,亦以機杼起,而今三吳之以機杼致富者尤眾?!盵2]85鑒于明代晚期科舉仕途的壅塞和政治局勢的波譎,文人們借由參與富貴者所組織的文化活動便能謀生,科舉出仕不再是他們唯一的理想出路,棄儒從文甚至棄儒從商的文人不斷增多。文人之間的詩文書畫交流不僅僅是傳統(tǒng)閑適生活的主要內容,也向世人傳達著文人生活所特有的典雅意趣。古書名畫成為晚明文人建立優(yōu)質交際圈、提升個人名望的利器。清人錢泳就總結道:“大約明之士大夫,不以直聲廷杖,則以書畫名家,此亦一時習氣也?!盵3]263在這種思潮的引領下,晚明書畫交易日趨繁榮,在江南富庶之地尤盛,據黃省曾《吳風錄》記載:

      自顧阿瑛好蓄玩器書畫,亦南渡遺風也。至今吳俗權豪家好聚三代銅器、唐宋玉窯器書畫,至有發(fā)掘古墓而求者,若陸完神品畫累至千卷,王延喆三代銅器萬件,數倍于《宣和博古圖》所載。[4]177

      晚明文人群體中發(fā)展出“清玩”“清賞”的生活觀念。在眾多“清玩”之物中,書畫尤為文人所重。“金生于山,珠產于淵,取之不窮,尤為天下所珍惜,況書畫在宇宙,歲月既久,名人藝士不能復生,可不珍秘寶愛?”[5]67書畫除因稀缺而被文人珍愛之外,也被視為古代高人精神的遺存,是個人品位和文化身份的象征,收藏賞鑒書畫成為“雅”的行為。部分文人借助于書畫收藏,獲得了“名士”的稱號和廣泛的社會贊譽。

      在晚明文人的書齋中,書畫是雅士所必備的清玩之物。書畫在書房文玩的排序中占據著首要位置:“賞鑒家以古法書名畫真跡為第一,石刻次之,三代之鼎彝尊罍又次之”[6]216。更有激烈者認為“人家壁上無墨,階前無草者,不可與之往來”[7]152,以書畫之有無,來直接區(qū)格品位之高下。

      在文人的表率之下,商人們?yōu)榱颂岣呶幕肺灰蕴嵘约旱纳鐣匚唬接癸L雅?!坝捎谏唐方洕陌l(fā)達,社會財富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上層社會的縉紳士夫富家大戶群起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8]152,新興商人紛紛加入書畫收藏的行列,促成了當時書畫交易的盛行。

      由于書畫可以脫俗,具有“能撲面上三斗俗塵”[9]255的功效,而格外受到“富而不貴”的商人階層的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商人對文人生活格外關注并著意仿效,書畫消費開始走出文人的生活圈。“雅、俗之分,在于古玩之有無,故不惜重值爭而收入”[10]47,商人巨賈紛紛涌入書畫市場,“諸大估曰千曰百,動輒傾橐相酬”[11]653。他們擁有雄厚經濟實力讓普通文人難以企及,也造成了書畫價格的劇烈波動。據沈德符記載:“往時所索甚微,今其價十倍矣?!w皆吳中儇薄倡為雅談,戚里與大估輩浮慕效尤?!盵11]654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當馮權奇向李日華津津有味地大談其在徽商家中遍覽名跡時,李日華表示傾慕不已,有“不覺令人涎出”[12]116之感。

      普通文人面對富商巨賈參與書畫消費的豪奢行為無力抵抗,故而當他們不得不與富商在書畫市場消費中競爭時,便轉而將重點放在對書畫本體雅俗的辯證上,以此來引導書畫消費風潮。晚明畫評與畫論類書籍的增加,背后無不暗含著文人加強控制畫壇話語權的目的。在面對世俗大眾的競相模仿時,文人的危機感使得他們著力諷刺商人品鑒能力的低下,以緩解這種身份混淆的緊張。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批評了徽商在書畫收藏中真?zhèn)尾槐娴目尚π袨椋?/p>

      比來則徽人為政,以臨邛程卓之貲,高談宣和博古、圖書畫譜,鐘家兄弟之偽書,米海岳之假帖,澠水燕談之唐琴,往往珍為異寶。[11]654

      即使著力區(qū)格,精英文化仍不得不一直面對大眾文化的不斷仿效,而身處世俗生活中的文人,不僅是書畫的消費者,也是文人書畫的創(chuàng)造者,書畫創(chuàng)作與交易更是部分文人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因此,他們對商賈參與書畫消費呈現(xiàn)出了復雜多樣化的態(tài)度。

      晚明涌現(xiàn)出一批“品鑒指南”類的書籍,諸如高濂《遵生八箋》、文震亨《長物志》、屠隆《考槃余事》等。這些書籍向世人展示了文人所倡導的居家生活美學,書畫的鑒賞指導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詳細說明了書畫消費中雅俗的定義。在這些著述中,書畫被賦予了崇高的精神意涵。在觀賞、收藏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這些書籍提煉出一套符合文人價值觀的書畫標準,唯有按照這種標準行事,方能稱之為雅玩。

      在觀看書畫時,“不可毫涉粗浮之氣”,要求“燈下不可觀畫,飯后酒余,展畫必先凈手,展玩時,不可以指甲剔損”。[5]71在書畫品鑒時,文人不斷強化“詩書畫印”四者的結合,自此,名士的題跋成為能夠衡量該書畫作品的重要參考標準。如《大觀錄》中,明末清初古董商兼收藏家吳升提出了他對書畫的估價標準:一看尺幅,二看品次,三看品題。即使書畫本身非出名家,但只要有了名家題跋,仍能擁有不菲的價格,這使得文人對書畫價格的話語權不斷擴大。

      “畫力可五百年,至八百年而神去,千年絕矣;書力可八百年,至千年而神去,千二百年絕矣。唯于文章更萬古而長新。”①王世貞《藝苑卮言·附錄四》,載于《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五十五《說部》,明萬歷刻本,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67年,第1672頁。文人們不斷地通過著書立作向大眾強調“行家畫”與“戾家畫”的區(qū)別,極力推崇逸筆草草的文人畫?!敖裰摦?,必曰士氣。所謂士氣者,乃士林中能作隸家畫品,全用神氣生動為法,不求物趣,以得天趣為高,觀其曰寫而不曰描者,欲脫畫工院氣故耳。”[13]563晚明畫論中將“形似”作為不入流的追求,正如文人蘇軾所言:“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盵14]114對于晚明收藏家而言,這種文人主導的價值觀深刻影響了他們書畫消費的取舍。如嘉興收藏家汪珂玉便秉持著元人湯垕的觀點,認為“俗人論畫,不知筆法氣韻之神妙,但先指形似者。形似者,俗子之見也”②汪珂玉《珊瑚網》卷四十八《畫繼》,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第933頁。。明代文人推崇并繼承了元人抒情寫意的文人畫風格,引發(fā)了市場風向的流變。

      晚明士人的社會影響力甚強,即使是在野文人,也能夠憑借其文化地位而聞名鄉(xiāng)里,以至于在萬歷初年,出現(xiàn)了“青衿之能卷堂者,山人之能罵坐者,則上官即畏而奉之如驕子”[15]587的奇怪現(xiàn)象。其中,蘇州文人“善操海內上下進退之權,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之而雅,俗者,則隨而俗之”[16]33。名士的輿論引導能力更是不容小覷。以晚明文壇領袖王世貞為例,他賦閑居家八年期間,與同鄉(xiāng)的吳地書畫家交往甚密。王氏積極參與書畫雅集活動,推動了紀游繪畫的流行,并為吳門畫派領袖文徵明及其后學錢穀、陸治、周天球等作傳、作序,吳派書畫家的揚名有賴于此,以至形成了明代書畫家“吳中獨踞其大半,即盡諸方之燁然者不及也”[17]239的名家輩出狀態(tài)。

      為了進一步擴大當時文人畫的影響力,取得市場價格的優(yōu)勢,文人們在著作中對所擅長的畫類進行抬高。從繪畫題材而言,山水畫具有“暢神”“臥游”之能力,歷代文人不斷賦予山水畫以精神內涵,山水畫之清幽,自然比抒發(fā)普世情懷的人物花鳥類題材更受文人青睞,其地位也不言而喻。例如,在《長物志》里繪畫類別的排序是:山水第一,竹樹蘭石次之,人物、鳥獸、樓殿、屋木小者次之,大者又次之。[5]68

      類似如高濂云:“書室中畫惟二品,山水為上,花木次之,禽鳥人物不與也?;蚍蠲嬌剿葡贾校穹鹣褚嗫?。名賢字幅,以詩句清雅者可共事”[13]567,都反映了文人對書畫分類的普遍態(tài)度。

      相對應地,畫價便依據題材的高下分出不同等級。按照文震亨的排序,文人畫中常見的“山水竹石”和具有教化意義的“古名賢像”價格最高。另外,“蓄畫始自顧、陸、張、吳,下至嘉隆名筆,皆有奇觀”[5]70和“山水、林石、花竹、禽魚,古不及今”[5]70的觀點,實際上都是在為明代的文人畫創(chuàng)作掃清思想上的障礙,以便在競爭激烈的書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借此,文人所擅長的山水竹石,被贊譽為能夠超越古人的精品杰作,在價格上高居首位,而其所不擅長的其他畫類,則巧妙地以古人之畫不可逾越為由將之架于劣勢價格中,這與文人所鼓吹的“行戾之別”實為一同。畫價排序的鼓吹,無疑是對文人畫有所偏好的,正如高居翰總結:“此一階段,以業(yè)余主義為理想,并主張業(yè)余主義優(yōu)于職業(yè)主義的說法,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提出,其高漲的氣勢幾乎壓制了所有反對的聲音?!盵18]22

      由于古代書畫的稀缺和人們消費力的旺盛,明人的書畫價格一路高漲,在嘉萬時期,出現(xiàn)“(文)太史之字與畫,毋論真鼎,即其廝養(yǎng)贗為者,人爭重值購之”[19]1611-1612的熱銷風潮。對于這種書畫古今皆貴的現(xiàn)狀,沈德符認為文人的推動繼以商人的效仿是引發(fā)市場價格波動的根本原因:“始于一二雅人賞識摩挲,濫觴于江南好事縉紳,波靡于新安耳食?!灾辽?、唐之畫,上等荊、關;文、祝之書,進參蘇、米?!盵11]653后董其昌因其高級仕宦身份和博學多才顯名于世,他的書畫自然為人所重,受到市場的熱捧,形成了“造請無虛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間,爭購寶之。精于品題,收藏家得片語只字以為重”①張廷玉《董其昌傳》,《明史》卷二百八十八《列傳》第一百七十六,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4944頁。的局面。

      實際上,盡管為了維護知識分子的尊嚴,文士們以雅俗區(qū)格來刻意拉開士商之間的距離,但是在深入觀察后可以發(fā)現(xiàn),士商關系呈現(xiàn)著較為復雜的形式。名儒王世貞曾與徽商家庭出身的詹景鳳于南京瓦官寺中清談,[20]312王世貞云“新安賈人見蘇州文人如蠅聚一膻”,而詹景鳳犀利對答曰“蘇州文人見新安賈人亦如蠅聚一膻”,致使王世貞“笑而不語”??梢娛可讨g已不再是單向化的追隨關系。

      在士商融合的社會環(huán)境中,處于上層階層的文人士大夫擁有著文化審美上的話語權優(yōu)勢,盡管在購買力上無法與富商斗侈,卻著力強調“鑒賞家”與“好事家”二者在審美層次上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世人家多資力,加以好事,聞好古之家亦曾蓄畫,遂買數十幅于家??椭粒瑧抑刑?,夸以為觀美。今之所稱好畫者,皆此輩耳。其有能稍辨真贗,知山頭要博換,樹枝要圓潤,石作三面,路分兩岐,皴綽有血脈,染渲有變幻。能知得此者,蓋已千百中或四五人而已。必欲如宗少文之澄懷觀道而神游其中者,蓋曠百劫而未見一人者歟。[9]257-258

      好事家不懂欣賞,真?zhèn)尾恢潘撞幻?,而真正的鑒賞家非具有深厚知識修養(yǎng)的文人名士莫屬。換而言之,“士階層所標榜的重點不在于自家收藏的宏富,而在于他們超乎常人的鑒賞力”[21]16。不少高級文人因鑒賞能力高超而得到商人的推崇,成為富商書畫收藏的重要咨詢人,他們替商賈的書畫消費出謀劃策,并從中獲利。如文征明長子文彭就長期協(xié)助項元汴收購書畫。在給項元汴的一封書信中,文彭毫不避諱地寫道:“《四體千文》佳甚,若分作四本,每本可值十兩。”[22]574可見他不僅是項元汴的鑒定顧問,還參與到了提高書畫價格的市場行為中。

      在李日華《味水軒日記》里,常常提到眾多古董商、收藏家因目力有限請他代為鑒定書畫的事例。董其昌曾語“今宋元名筆,一幛百金,鑒定少訛,輒收贗本”[23]169,以強調鑒賞家的重要性,他自己也憑出色的鑒賞能力名震寰宇,“人以法眼歸之”[11]654,書畫一經其鑒定立刻身價斗增。而部分文人盡管鑒賞能力受到質疑,亦能享受讀書人身份的優(yōu)勢成為富商門客,賴以養(yǎng)家。吳其貞《書畫記》中提到了一位溪南富商吳氏家族的門客汪三益,“凡鬻古玩,皆由其手,而真?zhèn)毋氯纭盵24]31,即為一例。

      除了擔任富商巨賈的鑒藏顧問,一些落魄文人為了生存而淪為書畫市場中的投機份子,他們作偽對象既有高古名畫,亦包括了同時代的名家?!肮嵌詠矶嘹I,而吳中尤甚,文士皆以糊口。近日前輩,修潔莫如張伯起,然亦不免向此中生活。至王伯谷則全以此作計然策矣?!盵11]655沈德符默認了文人多參與書畫作偽的事實,晚明蘇州專諸巷、桃花塢等地,乃至形成了專門偽造古董書畫的行業(yè)。董其昌知曉部分文人作偽的事實,卻大度地表示:“吳子贗筆,借予姓名行于四方。余所至,夫輒以所收示余,余心知其偽而不辨,此以待后世子云?!盵25]844因書畫債過多,董氏更是使用代筆來應付絡繹不絕的求畫者,以至于顧復引述其父語曰:“與思翁交游二十年,未嘗見其作畫,案頭絹紙竹箑堆積,則呼趙行之泂、葉君山有年代筆,翁則題詩、寫款、用圖章,以與求者而已?!盵26]399而在晚明繁榮的書畫市場中,甚至出現(xiàn)了松江人張?zhí)╇A編撰偽書《寶繪錄》的荒唐事,作為萬歷己未進士出身的張?zhí)╇A,他以編書的方式兜售假書畫,也是抓住了商人和普通民眾對文人身份的盲從心理。

      作為書畫的創(chuàng)作者,文人書畫家也不得不作出部分妥協(xié),以適應市場化的需求。這種折中主義在晚明盛行的水墨花鳥題材里表現(xiàn)得較為明顯,沈周為首,陳淳、徐渭繼以“青藤白陽”并行于世,在他們的筆下,貼近生活的花鳥魚蟲被融入書法筆意。在色彩使用上,他們摒棄了文人所厭惡的明艷俗色,以墨色淺絳等柔和色彩為主,使得畫面富有文氣,讓世俗的題材顯得純樸自然,符合文人“墨戲”的取向。這種創(chuàng)新型的水墨花鳥題材幫助文人開拓了原本處于劣勢的花鳥畫市場。

      市場的擴大使得文人書畫發(fā)展出一套便于快速應酬的固定模式。如常見的齋號、賀壽、送別、悼祖等主題,此類畫作的構圖較為程式化,能夠在短時間完成,待到交付時題寫符合委托要求的款識即可,極大地便利了文人們的鬻藝生活。文人所擅長的題畫詩也逐漸有了格套化的傾向,在徐渭高度個人化標志的《墨葡萄圖》中,反復出現(xiàn)了同一首題畫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置野藤中?!雹俅祟}跋見于故宮博物院藏徐渭《墨葡萄圖》軸,及浙江博物院藏徐渭《墨葡萄圖》軸。誠然,這首詩既切合畫意又能抒發(fā)出徐渭的憤懣之情,為觀者形塑出一位悲情書生的角色,但從市場化角度考慮,相對固定化的圖示和文字,似乎更加有利于畫家的重復性操作,也同樣適應于富貴人家和市井小民等不同購買者的需求。

      晚明文人對待書畫的商品屬性,已不再是傳統(tǒng)保守的“恥于言利”,詩文書畫的潤格成為晚明士大夫增加經濟收入的重要途徑,他們的態(tài)度出現(xiàn)了松動?!敖袷苏哂懈改钢畣?,輒遍求挽詩為冊,士大夫亦勉強以副其意,舉世同然也。”[27]189這種賣文鬻藝行為成為文人仕途之外的有效謀生途徑。

      然而,晚明時期文人對待書畫潤格仍然較為矜持,這是由于其書畫價值多取決于書畫家的社會名望。人品高,畫名亦高,因此文人書畫家需要格外注重維護個人形象,才能獲得書畫作品的市場認可。適當的拒絕和嚴選購買者身份可以強化文人的高貴氣節(jié)。文徵明的書畫,“有親藩中貴及外國人,雖遺以隋珠趙璧而欲購片紙只字,平生必不肯應”[28]224,使得文氏之名益重于世。

      在這種氛圍中,文人書畫家們不甚在意潤格的形式,潤格方式在晚明仍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無常性,徐渭曾遇到過“某子舊以大蟹十個來索畫,久之,答墨蟹一臍,松根醉眠道士一幅”②,并因此賦詩一首,成為士林中一樁笑談。

      盡管士商融合成為晚明社會的時代特色,但此時的中國仍處于傳統(tǒng)社會模式中。文人作為精英階層的代表,他們的價值取舍和行為方式,形成了受大眾推崇和商賈仿效的文人文化。在書畫生活方面,文人階層的品鑒能力起到了引領時尚和區(qū)分雅俗的作用,盡管文人仍是以較為含蓄隱蔽的方式參與書畫交易,但也為后世書畫交易的擴大化和鬻藝的普世化起到了推動作用。

      [1] 陳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2] 張瀚.松窗夢語[M].北京:中華書局,2007.

      [3] 錢泳.履園叢話:卷十[M].北京:中華書局,1979.

      [4] 黃省曾.吳風錄[M]//楊循吉,等,著.陳其弟,點校.吳中小志叢刊.揚州:廣陵書社,2004.

      [5] 文震亨.長物志:卷五[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6] 顧起元.客座贅語:卷八[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7] 陳子野.金陵瑣事:卷四[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8]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qū)為例[M]//臺灣“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1989.

      [9]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二十八[M].北京:中華書局,1997.

      [10] 吳其貞.書畫記[M]//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8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11]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十六[M].北京:中華書局,1959.

      [12] 李日華.味水軒日記:卷二[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13] 高濂.遵生八箋之五:燕閑清賞箋.成都:巴蜀書社,1992.

      [14]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十三[M].北京:中華書局,1959.

      [15]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M]//蘇軾,著.王其和,校注.東坡畫論.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

      [16] 王士性,撰.呂景琳,點校.廣志繹[M].北京:中華書局,1997.

      [17] 屠隆.考槃余事:卷二[M]//文震亨,屠隆.中國藝術文獻叢刊:長物志考槃余事.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18] 高居翰.山外山[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

      [19] 江盈科.文翰林甫田詩引[M]//文徵明.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0] 周暉.二續(xù)金陵瑣事[M].上海:南京出版社,2007.

      [21] 葉康寧.風雅的競爭:晚明的士商關系和書畫消費[J].美術學報,2016(2).

      [22] 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M]//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8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23]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

      [24] 吳其貞.書畫記[M]//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8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25] 姜紹書.無聲詩史[M]//盧輔圣,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4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26] 顧復.平生壯觀:卷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7] 陸容.菽園雜記:卷十五[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8] 屠隆.考槃余事:卷一[M]//文震亨,屠隆.中國藝術文獻叢刊:長物志考槃余事.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校對:關綺薇)

      Consumptionon Paintingsand Calligraphic Pieces Influenced by LiteralsofArts' Aesthetic Interestin The LateMingDynasty

      Wang Yingxue Tao Xiaojun

      In the socialbackd rop featuring fusion ofc lasses ofscholar-bureauc ratand merchant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literals ofartswere in hotpursuito fpaintings and calligraphic p ieces to showoffelegance and boostsocia lstatus.Upstart merchants followed suitand became engaged in frequentconsump tion ofpaintings and callig raphic pieces,towardswhich the literals of arts showed comp licated attitudes.On the one hand,the literals ofarts,in the position to app raise paintings and ca llig raphic p ieces,exerting every effort to boycott civilculture by stric tly streamlining themerchants'consump tion in this regard,contributed to the populiarity ofhigh-b rowpaintings and callig raphy.On the o therhand,the literals ofarts lived on p rovid ing counciling ad vice to themerchants in the field ofcu lturalconsump tion,which became their livelihoo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and signaled the partly consiliationbetween the scho lar-bureaucrats and the secularcultureatthattime.

      High-b rowPaintings and Calligraphic Paintings,Discrimination ofHigh-browand CivilCulture,Consump tion on Paintings and Callig raphic Pieces,Fusion of the Scholar-bureauc ratand the Me rchants

      J120.9

      A

      1003-3653(2017)02-0024-05

      10.13574/j.cnki.artsexp.2017.02.004

      2016-11-22

      汪映雪(1992~),女,安徽六安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與文物系2016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書畫鑒定。

      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中國藝術與中國精神研究”(2016ZDIXM028);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晚明書畫消費與文人生活”(16BA008);江蘇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江蘇碑刻文獻整理與研究”(15ZD007);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江蘇明清書畫市場與社會變遷”(15YSB004)。

      猜你喜歡
      文人書畫
      古代文人與琴棋書畫
      文人與酒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58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愛睡覺
      文人與石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3
      小小書畫廓
      書畫
      天津教育(2009年10期)2009-12-01 02:43:28
      書畫
      天津教育(2009年6期)2009-07-22 03:35:34
      書畫
      天津教育(2009年9期)2009-06-07 10:54:16
      峨山| 高青县| 万州区| 方正县| 东丰县| 横峰县| 台南县| 大石桥市| 仪征市| 康定县| 罗平县| 石屏县| 泰顺县| 大竹县| 黄龙县| 康定县| 新化县| 长武县| 鄂温| 灵宝市| 巩义市| 乌苏市| 凤翔县| 永年县| 伊春市| 丁青县| 新沂市| 腾冲县| 青河县| 华宁县| 进贤县| 贵港市| 青川县| 杨浦区| 丽水市| 宁南县| 稻城县| 河西区| 佳木斯市| 磐安县|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