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麗
讀懂學生,需要老師用心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從學生的錯誤中,從學生那茫然無措的眼神中,從學生的操作失誤中去讀懂他們、了解他們。
比如,我在執(zhí)教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確定位置(一)”一課時,讓學生從圖上找一找和熊貓館有關(guān)的角,然后用量角器量一量這個角的度數(shù),再在小組內(nèi)描述一下熊貓館的具體位置。
當學生們分組進行操作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竟然不會量角。有的學生拿著量角器來回比畫,不知道量角器上的0刻度線該和方向標的哪條邊對齊,還有的學生甚至連中心點和誰對齊都不知道。從他們那茫然無措的眼神中我讀懂了他們的需求,從他們錯誤的操作中我讀懂了他們渴望得到老師的指導。
于是,我請出了電子白板上的量角器,讓學生觀察正確的量角方法,一步步引導學生如何正確操作,喚醒學生對這部分舊知的回憶,讓他們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正確的量角方法。雖然耽誤了一些課堂時間,但是接下來的量角活動,學生出錯的情況少了很多。
再如,課堂上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在“保護地球,愛我家園”的主題活動中,王晶和張欣共收集廢紙7.85千克,已知張欣比王晶多收集1.85千克,兩人各收集多少千克?
學生讀完題之后,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有的學生對題意沒有完全弄懂就開始寫算式,結(jié)果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的錯誤。面對學生的錯誤,我認真分析了學生出錯的原因,首先,學生沒有沉下心來認真閱讀題目,沒有真正理解題意。其次,學生不會畫出直觀的線段圖,找出數(shù)量關(guān)系,梳理解題思路。
讀懂學生之后,我首先引導學生畫線段圖,讓學生從直觀的線段圖中認真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在線段圖的引領(lǐng)下,學生逐步理清了解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