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冬梅
會畫畫的顧愷之
◆寧冬梅
人物:顧愷之 朋友甲 朋友乙 住持 和尚 百姓等
第一場
顧愷之的家
朋友甲:大人,剛剛看了您的畫,真是讓人大開眼界。難怪謝安大人稱贊您的作品是有史以來從來沒有過的,真的每幅都是精品。我今天大飽眼福了,哈哈。
顧愷之:過獎了,老兄。
朋友乙:不,不,不,他說得一點兒都不夸張。您看,這幅裴凱的畫像,連臉上的汗毛有幾根都清清楚楚地畫出來了,真是太傳神了。您是不知道大家對您的畫有多追捧。只要是看到了,都恨不得搶過來,藏在自己家里。
朋友甲:對,對!聽說桓玄將軍就騙過您一櫥柜的畫,有這事嗎?
顧愷之:呵呵,騙不騙的我倒是不知,不過有一回我把一櫥柜的畫寄放在他家,等到取回的時候,櫥柜卻是空的。問他,他說從沒開過櫥柜門。呵呵,我想,也許我的畫已經(jīng)精妙通神啦,所以就像凡人成了仙一樣,自己飛走了。
(朋友甲、乙大笑)
朋友乙:大人,剛才看那些畫里,有些人沒有眼睛,這是為什么?
顧愷之:要想把人物畫得傳神,關(guān)鍵就是畫眼睛,而眼睛最難畫好。有一句話不是這么說的嗎,“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所以沒有十分把握的話,我通常就先不畫眼睛。
朋友乙:原來是這樣啊,受教了。
(仆人領(lǐng)一和尚上。)
仆人:大人,瓦棺(ɡuān)寺的和尚求見。
住持:(行禮)顧大人,貧僧是京師城南瓦棺寺的住持,我們寺里要舉行佛會,邀請朝中的各位賢人君子參加,并請廣為布施,結(jié)個善緣。您看,(遞過募捐簿)王大人、李大人都已經(jīng)捐了五萬錢。
顧愷之:(接過募捐簿,看了看)那好,我捐一百萬。
眾人:一百萬!
朋友甲:大人,萬萬不可沖動,你家并不富裕,一百萬哪里出得起。
住持:就是,大人,量力就可以了。
顧愷之:(自信地)放心,我自有道理。
小名叫虎頭的顧愷之是東晉人。他才華橫溢,特別擅長畫畫,是有名的大畫家。當(dāng)時的人們評價他有三絕:才絕、畫絕、癡絕?!安沤^”和“畫絕”好理解,“癡絕”是什么意思呢?據(jù)說顧愷之的性格也很有趣。的確,備受推崇的顧愷之不僅留下了許多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就連關(guān)于他畫畫的故事,至今也仍然廣為流傳。
第二場
瓦棺寺
和尚一:顧愷之大人在院子里待了有一個多月了吧?
和尚二:神神秘秘地,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和尚一:他讓人給他準(zhǔn)備一面白墻,一定是在墻上畫畫唄。
和尚二:知道顧愷之的畫畫得好,可是畫在墻上的畫能有人買嗎?再說了,什么畫能值一百萬呀?聽說他要捐給寺廟一百萬錢的,如果拿不出來,可就丟人了。
和尚一:是啊。還有兩天就是佛會了,別的大人的錢都已經(jīng)到位了,只差顧大人了。他躲在院子里,自己不出來,也不讓人進去,真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
顧愷之:(從院門走出來)這一個月,我在院墻上畫了一幅維摩居士的畫像?,F(xiàn)在,你們可以進去了。
和尚一:太好了,快去看看。天哪,這——畫得太傳神了!我都忍不住要頂禮膜拜啦。
和尚二:不對,顧大人。您忘了畫眼睛。
顧愷之:沒有忘。你去對人說,明天我要當(dāng)眾給維摩居士畫上眼睛,有愿意來現(xiàn)場觀看的,請布施十萬錢。第二天來觀看的,請布施五萬。第三天觀看的,就可以隨意布施了。
和尚一:好的,大人。這樣精美的佛像一定會有很多人來看的。
第三場
(第二天,畫像前。)
路人甲:顧大人的畫技真是神乎其神哪,你看,這維摩像畫得真是太好了。
路人乙:可不是。你看,陽光照在佛像上,熠(yì)熠生輝。瓦棺寺這回可要出名了,聽說全城都轟動了。我捐了十萬錢。你捐了沒有?
路人甲:捐了,捐了。就沖顧愷之的這幅佛像,錢就花得不虧。
(來參觀的人絡(luò)繹不絕,大家圍著畫有佛像的那面墻久久不肯離去,還有的人直接就跪拜起來。和尚簇?fù)碇檺鹬?。?/p>
住持:(感激地)顧大人,謝謝您給我們寺廟畫的這幅佛像,您看,才一會兒的工夫,大家的捐款就超過一百萬了。開始您說要捐一百萬,我還覺得您在說大話,真是對不住了。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畫家。
顧愷之: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