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羅 靜
兒童視野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江西/羅 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但對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這就使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得不到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有兒童視野。
兒童視野;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兒童視野對于小學語文老師來說,是在語文教育中的應該重視起來的大問題,這樣有利于對兒童需求的了解,就可以把教學活動安排在符合兒童心理的情景下,讓孩子們對學習語文有正確的思路,對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也慢慢養(yǎng)成,要把教學活動與兒童的現(xiàn)實情況相結合來進行教學。
(一)“兒童本位”意識缺席 如今的語文教育,基礎知識往往才是老師設計教案教學時的出發(fā)點,他們對課文的想法是哪里是需要孩子們掌握的,這些知識要怎么教給他們,想到這些,他們才會考慮兒童是否能夠吸收這些知識。對于這些知識孩子們是不是真的有需求以及孩子們之間的個體差異,老師一般都不會考慮。也就是說,語文的教育并沒有結合兒童的身心來設計,兒童僅僅是老師寫教案教學的一個依據(jù)而已,即兒童不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中心。
(二)“偽兒童化”泛濫成災所謂“偽兒童化”,就是看似尊重兒童,虛假兒童化、表面兒童化,從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兒童的學習能力出發(fā),實則是讓兒童扮演群眾演員,配合教師順利推進課堂教學,在教師大“秀”課堂教學的技巧的同時,學生所得無幾。
(三)教學目標定位失當 兒童的潛能大到無法估計,因此“最近發(fā)展區(qū)”聯(lián)系方式在兒童教育中被鼓勵使用,這樣便于到達“最優(yōu)發(fā)展區(qū)”。但真實的狀況卻是,存在某些老師對兒童自己就能理解的知識抓住不放,只是把課文交給了孩子們,對于真的語文教學并沒有落實到位。例如,一位教師講授《小動物過冬》一課,除了學習幾個生字,就是帶著學生學習文中幾種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另外再介紹其他幾種小動物的過冬方式讓學生了解并美其名曰“拓展閱讀”。
(一)提高語文教學的科學性 以兒童為中心,一切以兒童的真實狀況來考慮,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秉承科學性原則,是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守的。此外,老師對于自己的心態(tài)也要放端正,要知曉自身的責任,把教材中對兒童而言所合適的、健康的只是傳授給他們,堅持科學教導,把教學質量提上去。
(二)使用游戲式的教學方式 兒童一直都分外地鐘情于游戲,他們天生就是調皮、喜動的,所以他們在參與游戲時往往都是興奮的。老師應當與兒童的現(xiàn)實狀況結合來提升教學質量,所以可以把游戲帶到課堂中去,讓學生們產生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將學習和游戲巧妙地結合起來。這樣做的好處不僅僅是讓學生好好吸收知識、擁有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助于老師對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與同學溝通了解,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
(三)進行自由教學的方式 尊重學生是教育的一個關鍵,要讓他們有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讓他們讀自己想讀的書,了解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把大腦的思路擴展開來。大多數(shù)都認為自己最快樂的時光就是讀小學的時候了,所以學生們不能僅僅把學習知識當成全部,這就要求小學語文老師要學會創(chuàng)新和突破,摒棄“大滿貫”的教育方式,要給孩子們一個自由、輕快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孩子們放心的展示自我,自主地進入到語文學習的狀態(tài)中去,把學習質量提升。
我們應當提倡自由教學。對于年齡偏低的小學生們,輕松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更好地勾起他們的學習欲望,讓他們有自由發(fā)揮的可能性,不約束他們,給他們心理和身體上都帶來輕松的感覺,這對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就要為學生們打造一個充滿快樂的課堂。語文這門學科可是說是復雜的,所以對它的開端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小學語文真是學生們首次解除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所以它也就會對學生未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產生很大的影響。就老師而言,針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把教學科學地進行,對孩子的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及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有積極效用。
(四)教師應該教“有用”的語文 要把策略教學提倡起來,摒棄單純的對內容進行分析的教學方法,把如何讀、如何寫、如何學教給學生,對于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和使用語言的能力要重視。也就是說,僅僅把課文教給學生是不夠的,還要把語文的精華講述給學生聽,讓他們有自己的理解能力。如今的語文教育,太過注重考試,總是把考試重點當做自己的教學重點,認為考試高分就是真理,讓那些生字、生詞、課文背誦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導致兒童缺乏自己的自由時間,還要用練習題來壓制兒童,這只會使兒童成為“書呆子”,最終兒童也會僅僅因為考試而學習,對于語文散失了興致。這并不代表陳述性知識的不重要,而是講授的問題,始終要堅持從兒童實際出發(fā),激發(fā)他們的興致,提高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體會到快樂。
兒童是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兒童的語文是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所以“兒童情懷”是小學語文老師必須具備的,要懂得兒童在語文學習方面的真實需求,寓教于樂,善于利用各個途徑激發(fā)他們對語文的熱愛,讓他們用必不可缺的語文知識填充自己。以兒童的眼光來觀察世界是小學語文老師一定要有的技能,只有真正地懂得兒童,才能走進他們的心中,教給對于他們來說真正有意義的東西。
[1]林金微.構建兒童視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6(08).
[2]寧連成.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視野的開拓[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
江西省婺源縣紫陽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