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駿
陳布雷自殺竟與這位學者有關
陳寧駿
1948年11月12日,素有“蔣氏文膽”之稱的陳布雷服安眠藥自殺身亡,終年59歲,一時引起轟動??傮w而言陳布雷自殺與國民黨政權敗落有關,但其自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眾說紛紜。有人說是與蔣介石對陳寫的文稿不滿意,有人說是蔣介石對陳警示其女陳璉是中共黨員……這些原因有的不無道理,有的則純屬猜測。其實,陳布雷的直接死因還與一位學者有關。
翁文灝
陳布雷早年做記者時以文筆犀利著名。1927年,蔣介石用一張簽名照將陳布雷招于麾下。陳布雷先后任蔣的代筆撰文秘書、侍從室主任及國民黨中央黨部宣傳部副部長、中央政治會議秘書長等職,1937年任軍事委員會副秘書長并為蔣草擬文件,成為蔣介石的“文膽”。擅于籠絡的蔣介石不但招攬了陳布雷,還使大學者翁文灝加入到國民黨政權之中。
翁文灝是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qū))高橋鎮(zhèn)石塘人,出身紳商家庭,1902年13歲時通過鄉(xiāng)試中秀才。后前往上海入震旦公學,一年后得到浙江官費補助,前往歐洲留學。1912年在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獲地質學博士,同年回到中國,在北洋政府農商部任事,并在地質研究所任講師、主任教授,是中國最早期的地質學家之一,中國第一代地質工作者多出自其門下。翁文灝同時亦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授,曾為清華大學地質學系主任,兼任代理校長。
翁文灝早年表現不欲從政,曾被委為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但未受,所任政府公職皆與學術有關,這位大學者步入政壇,還要從他額頭的傷疤說起。1934年2月,翁文灝在考察石油氣途中遇上嚴重車禍,頭部碎骨陷入后腦,以致昏迷,當時醫(yī)生已讓家屬準備后事。蔣介石得知后,立即下令組織上海、北平最好的醫(yī)生全力搶救,費用由國家承擔。翁文灝昏迷兩個月后,轉危為安,難卻蔣介石“救命之恩”,正式踏上仕途。
1935年年底,翁文灝任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有科技泰斗裝點門面,時任行政院院長的蔣介石覺得很有“面子”。1938年年初,翁文灝任經濟部長,并經蔣介石特別介紹加入國民黨,在抗戰(zhàn)期間主管中國的戰(zhàn)時工業(yè)生產及經濟建設。1945年當選國民黨中央委員,并任行政院副院長,1947年辭職后出任資源委員會委員長。
1948年“行憲國大”召開,蔣介石當選總統(tǒng)并于5月20日就任。然而,作為五院之首的行政院院長一職,此時卻人選難定。
原任院長張群在1948年2月初,與蔣介石就行憲前后制度牽制、黨內副總統(tǒng)競選激烈、國大修憲等政治、軍事、經濟問題商談,并表示決定不再擔任行政院院長。蔣介石就任總統(tǒng)后,有人分析張群仍有可能蟬聯(lián)行政院院長,認為其辭職是因身體不好,也遵守接任時“做到憲法政府成立時為止”的承諾,但此官場辭職有兩個可能:一是官場手續(xù),并非真辭,只是裝個樣子;二是真不想再干,立法院有否決行政院院長之權,而立法院議席大部分已入CC派掌控,就算孫科出任立法院院長,也難解與CC系成為“不可解”的政學系之敵對情勢。但是,張群仍是蔣介石希望出任行政院長的第一人選。
受美國支持的宋子文、胡適也是行政院院長的人選,但由于宋子文“黃金風潮”影響未消,胡適是“書生不能辦事”的一介文人,兩人很快被蔣介石否掉。最后,與張群一起候選的是剛回國不久的何應欽。
何應欽是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之首,長期作為“黃埔系二號人物”輔佐蔣介石??箲?zhàn)勝利后,陳誠取代何應欽成為“軍事二號人物”,何應欽被蔣介石任命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而長駐美國,后兼新成立的國防戰(zhàn)略委員會主任。“行憲國大”召開前,何應欽受蔣之命回國參會。
蔣介石提名何應欽、張群為行政院院長人選。在5月21日的立法院投票時,何應欽得票高于張群,但也未達當選標準。這讓張群與何應欽都很尷尬。張群看到自己得票不高,更加決意辭任,而何應欽知道蔣介石意屬張群,于23日也堅決表示謝絕行政院院長提名。
張群、何應欽、宋子文、胡適四位熱門人選均因各種原因被否,行政院院長一職究竟由誰出任,搞得才任總統(tǒng)的蔣介石焦頭爛額。
因為時間緊迫,這時有人提議翁文灝,蔣介石舉棋不定,征求“文膽”陳布雷意見。
陳布雷是寧波慈溪人,不但與翁文灝是寧波同鄉(xiāng),兩人同屬文人,惺惺相惜。而且在國民黨派系之中,陳布雷雖力求獨善其身,但還是傾向于政學系,外界也曾視陳為政學系大佬。
陳布雷分析當時形勢,力挺政學系翁文灝出任行政院院長一職。蔣介石看到很少發(fā)表用人觀點的陳布雷態(tài)度堅決,最終決定由翁文灝出任。
24日,蔣介石任命翁文灝出任行政院院長。美國稱翁為“宋子文以外唯一符合條件的人”。翁經過7天才把班子湊齊,副院長是由美回國的顧孟余,四角號碼檢字法的發(fā)明者王云五任財政部部長,國防部部長是何應欽。翁文灝組成了符合美國標準的“學者內閣”??墒?,顧孟余干了不到一個月就辭職,內政等部長也相繼易人。
翁文灝在苦苦支撐,內心也在矛盾之中。7月,蔣介石把一份由陶希圣執(zhí)筆的反共演講稿交給翁文灝。翁文灝推辭說:“此稿是蔣先生的口氣,還是由蔣先生自講為好。”蔣介石有點命令的口氣:“我自然會講,但翁先生作為行政院長也應該講!”在蔣介石的不斷催促下,翁文灝通過電臺逐字宣讀,為蔣介石“戡亂”制造輿論。
隨著國共內戰(zhàn)的深入,國民黨財政吃緊,急需大量軍費。翁文灝在任內主持貨幣改革,推出金圓券取代法幣,并以行政方法意圖控制物價,結果造成金融失調。11月11日,王云五被免職。翁文灝也成了蔣介石的“替罪羊”。
反對翁文灝任行政院院長的人也開始發(fā)飆:“蔣先生謬采書生,用翁詠霓(翁文灝)組閣。翁詠霓自在長沙撞車以后,思想總是難以集中。同時,他患得患失,不知進退,他對朋友嘻嘻一笑,沒有誠意,而對部下,則刻薄專斷,他這樣的人怎么能做行政院長?”
王云五的被免職,標志著翁文灝內閣財政政策的徹底失敗。這對陳布雷的打擊很大??吹阶约合蚴Y介石力挺的翁文灝及其內閣即將告終,陳布雷內心十分痛苦。陳布雷作為一個文人,難以在軍事上幫助戰(zhàn)場上節(jié)節(jié)失利的蔣介石,本想在政治經濟上對蔣介石有所幫助。但經濟政策上的崩潰雖與自己沒有直接關系,其間接責任是難免的。經濟的崩潰加速了國民黨政權的徹底瓦解,陳布雷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并于12日晚走上絕路。
從時間上看,陳布雷的自殺與翁文灝內閣金圓券政策失敗吻合,王云五的財政部長11日被免,陳布雷12日晚服藥自殺。陳布雷自殺的直接原因恐怕正在于此。
(責任編輯:齊風)
(郵箱:chenjianxin112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