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實驗小學 葛修榮
如何引導小學生挖掘?qū)懽鞯摹霸慈?/p>
江蘇省東臺市實驗小學 葛修榮
在對小學生開展寫作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引導他們把握生活,盡可能地從生活中找到寫作的“源泉”。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小學生;寫作;源泉
小學生寫作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說它是重點,是因為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對于提高他們的整體語文水平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并且在考試當中,寫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考試內(nèi)容。說它是難點,是因為小學生掌握的語文知識較少,在進行寫作的時候常常出現(xiàn)無從下筆的現(xiàn)象,寫作教學開展起來比較困難。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生活猶如源泉,寫作好比溪水?!毕胍寣懽鬟@個“溪水源源不斷,綠水長流”,就必須要抓住生活這一源泉。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寫作教學:
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缺乏自我。比如在寫老師的時候,大家都會寫老師帶病上課、深夜批改作業(yè)等這類事件;在寫父母的時候,總是會寫自己生病了,爸爸媽媽夜里不睡覺仍照顧自己等等。雖然這些事件可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大家每次都寫這樣的事件,總會造成教師的視覺疲勞。千篇一律的事件并不適合小學生習慣性地寫在作文中。因此,在開展小學作文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學會“求真”,寫出真實的自我,可以從自己的心情、情緒、所見所聞等方面進行寫作,力求真實。對于小學生而言,我們并不需要他們寫出多么辭藻華麗的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寫出真實,寫出自我。
比如在寫感恩的時候,除了爸爸媽媽和老師,我們還可以寫爺爺奶奶,寫環(huán)衛(wèi)阿姨,寫曾經(jīng)幫助過我們的每一個朋友。以感恩爺爺奶奶的作文為例,班里有小學生這樣寫道:每當我取得好成績時,你們總是對我說:“小馨啊,可不要驕傲啊!中國有句古話,叫‘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記住了嗎?”那時,我會嫌你們啰嗦,不聽你們的,可是現(xiàn)在,我聽了爸爸講了他的故事后,我開始不嫌你們啰嗦了,還覺得你們是對的。這位同學通過寫爺爺奶奶的嘮叨表現(xiàn)出了爺爺奶奶對自己熱切的期盼和無窮盡的愛,而自己的態(tài)度逐漸發(fā)生改變,不覺得煩,反而覺得是對的,這就是成長的體現(xiàn)。這個寫作角度非常真實,值得鼓勵。
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免不了要教學生學習描寫景物的技巧。很多小學生在描寫景物的時候,無法準確地描寫出景物的特點,寫作的語言也是平平淡淡的,寫不出景物的美好。經(jīng)過筆者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生寫不好景物的原因主要在于他們并沒有對要寫的景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心里想到的是什么樣子直接就下筆寫了。這樣的寫作方式是不可取的,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發(fā)展階段,還無法形成邏輯思維,因此在寫作的時候往往無法寫出理想的作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仔細觀察,注意自然景物的美好,練就一雙慧眼,發(fā)現(xiàn)自然景物的閃光點,并著重進行描述。
例如,有位學生在描寫噴泉的時候這樣寫道:只聽見“轟轟轟”的聲音,原來是音樂噴泉開始了!只見噴泉一會如同一位婀娜多姿的姑娘翩翩起舞,一會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在天空中自由飛翔,一會像一朵朵花競相開放,散發(fā)出香味,讓人心曠神怡。其中夾雜著美妙的音樂,我傾聽著音樂,它時而緩慢,時而高昂,時而低沉,時而婉轉(zhuǎn)。伴隨著音樂的強弱,噴泉也跟著時高時低,時快時慢,我身旁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搖擺著身子,我也情不自覺地搖擺起來。這段話中,作者首先利用聲音引出要寫的音樂噴泉,隨后描寫了作者所看見的噴泉的形態(tài)、速度、高低等特征,最后又用身邊的人和自己的行為側面表現(xiàn)出噴泉的美好以及大家對噴泉的喜愛。相信只有認真觀察過噴泉的人,才能夠?qū)懗鲞@樣的作文來。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和成長,因此,他們大部分的時間不是在校園學習就是在家里。教師在開展小學作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對于家庭和校園進行關注,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或者在校園里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真摯的情感、多彩的情緒。這些內(nèi)容都可以轉(zhuǎn)換成文字寫在作文之中。就家庭而言,在家庭中,有親愛的爸爸媽媽,有可愛的兄弟姐妹,有慈祥溫暖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個個家庭成員組成了一個大家庭,這中間一定會發(fā)生很多令人記憶深刻的事情,值得我們記錄;就校園而言,這里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有親密無間的同學,在課堂上,在操場上,到處都充滿了歡聲笑語,同樣也值得記錄。
例如植樹節(jié)是一個特別的節(jié)日,我在教學時就這一話題引導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植樹經(jīng)驗,有位同學寫了自己和爸爸一起植樹的細節(jié):只見他不緊不慢地拿出鐵锨,用力鏟出一個幾尺深的坑,小心翼翼地把樹苗放進去,我用手幫忙扶著,他將土輕輕填上,嘴里還嘀咕著:“好,再過一會就好,先建個‘圍墻’?!边呎f邊將土堆成一個內(nèi)凹外凸的形狀,給樹加了一道“城墻”,最后再澆上一些水?!癘K!大功告成!”老爸像小孩一樣高興起來,豎起大拇指,“我興奮!我驕傲!”這段描寫細致地寫出了植樹的細節(jié),最后寫到爸爸的情緒,大家都被這種快樂的情緒感染了,這就是生活的樂趣。
生活中總有很多值得我們記錄的事情,這些事情或快樂或悲傷,但是都是難忘的。在對小學生開展寫作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引導他們把握生活,盡可能地從生活中找到寫作的“源泉”,然后文思泉涌,下筆如神!
[1]石璽.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初探[J].才智,2015(29).
[2]胡宏偉.數(shù)學作文寫作指導的實踐與思考[J].湖南教育(下),2015(09).
[3]董榮華.談如何激發(fā)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J].新課程(上),2015(09).
[4]李訓豹.淺析作文寫作方法[J].好家長,2015(38).
[5]王宏麗.小學語文作文寫作的技巧[J].中華少年,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