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慧慧
摘 要:在中國古代的秦淮河畔,有著眾多巾幗不讓須眉的奇女子,她們雖然出身青樓,但是有著天下興亡,匹“婦”有責的擔當,其中的佼佼者當屬李香君和柳如是。本文主要以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陳寅恪的《柳如是別轉》為溯源依據(jù),從愛情和政治角度,試著就二者形象的異同略述窺豹之見。
關鍵詞:李香君;柳如是;愛情;政治
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和陳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別轉》中的柳如是,她們都是人們熟知的“俠妓”。她們的愛情之旅充滿了政治的血雨腥風,當愛情和政治交織在一起時,她們做出的選擇有著相似性。
一、愛人與愛國的交織
秦淮河畔,一位李香君——“琵琶聲色悠悠,香扇桃花繡”。一位柳如是——“一曲新詞一壺酒”。她們都身陷大染缸的青樓,但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她們向往的是志同道合的好姻緣。在那個時局動亂的年代,任外界風云變幻,“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她們用生命堅守的信念。 當李香君得知自己的妝奩是嗟來之食時,她大聲斥責侯方域,“脫裙衫,窮不妨;布襟人,名自香?!碑斎畲箐叡破人藿o魏黨余孽田仰時,她血濺詩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亂世的浮沉中,李香君的愛情與時代的脈搏命運相連,她堅守著自己的愛情,卻也不忘民族大義。
再來說說柳如是,在秦淮八艷中,她個性最為奇崛,她不是與客嘻笑惹情的青樓戲子,她的詩詞涵蓋世情人生。她廣交名流雅士,大談風聲雨聲。她對愛情的憧憬是那致橡樹,根緊握在泥土,葉相擁于藍天的獨立的人格之美。但是,愛情不是她全部的心理寄托,天下興亡,匹“婦”有責才是她追求的彼岸之花,愛情已然成了政治的副產品。
二、政治阻礙愛情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崩钕憔c侯方域的愛情早已經(jīng)鑲嵌在那血染的桃花扇底,道不盡的離愁別緒,說不完的心酸眼淚。如果那是個政清人和的年代,李香君和侯方域應該過著伉儷情深的桃源生活。但是,理想總被無情的現(xiàn)實打回原形,清軍入關,朝代更替,政治一片混亂不堪,一些國之蛀蟲趁機興風作亂。于是阮大鋮,馬士英之流就趁機打擊報復李香君和侯方域二人,棒打鴛鴦,血濺詩扇,被捕入獄……可嘆雨打芭蕉,使得夫妻二人終不得共剪西窗燭??梢哉f,李香君的愛情是政治的犧牲品,渺小的愛情如一葉扁舟,被政治的洶涌波濤打得支離破碎,繁華的桃花終究落了一地飄零。
“拂斷垂垂雨,傷心蕩盡春風語。”紅豆樹下,徐徐低吟的女子,卻是形單影只,獨依相思樹。柳如是,本是一位令眾男兒自羞的俠妓,本可以和丈夫錢謙益過著相濡以沫的平淡生活,卻因為山河破碎,故國不在的天下之悲而輾轉反側,顛沛流離。她摯愛的丈夫因亡國而降了清,這一舉動在精忠愛國的柳如是眼里無疑是佞臣之舉,從此夫妻二人的感情有了芥蒂,如鯁在喉,一塊美玉終究有了裂痕。之后,夫妻二人志同反清復明,又開始了一段風雨飄搖的政治斗爭,但是,她的愛情終究參雜了政治的因子,本應該純粹的愛情卻有了不可去除的雜質,愛情在政治的邊緣流離失所,家國不再有家,愛情也不再深愛。
三、愛情結局
在《桃花扇》中,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最終結局不是夫妻雙雙把家還,而是雙雙入道,他們的愛情熬過了離別相思,卻輸給了破碎的天下。琵琶香扇曲別離,最是無情一雙心。歷史上才子佳人的愛情大都是大團圓結局,而李香君的愛情卻是曲終人散,被政治橫插一腳,美好的姻緣轉成空,到了最后不得不歸向內心的虛無。
再來關照柳如是的愛情結局,錢謙益去世以后,她過著寂寥平淡的生活,如果單是如此也就罷了,但是錢氏族人卻狼子野心前來搶奪家產,攪亂了那顆倔強的心。那一句“稍等片刻,容我開張”是她一生最后的絕唱。情緣早已逝,紅顏終將老。柳如是自殺了,以最決絕的方式告別了她守候的家和摯愛的人,她被埋在虞山腳下,那是一座孤墳,碑上只刻有“河東君”三字,更可悲的是,百步之外是錢謙益和他原配夫人的合墓?!凹t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奔t豆山莊依然柳絮飄飄,那位淺笑盼兮的倩影卻已經(jīng)長眠地下,這世上還有誰肯為她遙寄相思呢?
時光荏苒,此去經(jīng)年,幾度寂寥月殘缺,幾度花落終成冢。李香君和柳如是都是敢愛敢恨的奇女子,她們的愛情纏繞在政治的大網(wǎng)中,她們在掙扎的同時也做出了不同的選擇,走出了不同的傳奇人生。
四、愛情經(jīng)歷
李香君是幸運的,因為她從小便被善良的鴇兒李貞麗當做親生女兒來撫養(yǎng)。她色藝超群,是柔美和壯美的結合體。柔美是她女子的外在,壯美則來自她對愛情的執(zhí)著。她本是名流雅士競相追逐的“香扇墜兒”,待字閨中,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炫麗桃花,她的感情世界一片空白。所以,當風流倜儻的復社才子侯方域闖入她的世界時,她緊閉的心門被徹底打開,“香草偏隨蝴蝶扇,美人又下鳳凰臺”,從此她堅守著自己心心相惜的愛情,這也為之后她誓死守貞埋下了伏筆。
“佳句杯中游,歌舞自風流。”當柳如是遇到志趣相投的陳子龍時便對他芳心暗許,但是門當戶對的世俗讓她止步不前,于是她選擇了同樣文采出眾但身家遜于陳子龍的宋徽興。誰料他竟是一個軟弱無能的懦夫,負了卿卿一片真心。在如是的感情空窗期,陳子龍的炙熱追求最終讓她心降。奈何情深,卻是向來緣淺,陳子龍也做了那始亂終棄的負心人。人生三世有情緣,柳如是最終嫁給了當時儒士大家錢謙益,開始了她飽含爭議的下半生。
五、愛情中扮演的角色
在前文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李香君在遇到侯方域之前是閨中之女,她憧憬未來,翹首企盼。和侯方域一見鐘情后,一顆芳心小鹿亂撞,封建禮教對她的熏陶乃是從一而終,一女不嫁二夫,在她的心中愛情是她的全部,所以在后來的輾轉中她誓死拒嫁,守身如玉?!芭潜「H?,不愿入朱門”,她只愿“一點芳心采不去,朝朝樓上望夫君”。她在愛情中扮演的是依附男權的角色,她把侯方域當做“終身依”,即使“燕子樓中人臥病”,也矢志不渝。侯方域是她心中的太陽,即使她皎潔如月,也逃不開圍繞“太陽”而轉的軌道。
再觀柳如是,在她嫁給錢謙益之前已歷經(jīng)了情劫,精神未斷奶的宋徽興和相忘于江湖的陳子龍讓她對待愛情更加理性,并且讓她更加堅守獨立之精神和自由之人格。所以她不在乎從一而終的封建禮教,她敢于為自己的愛情找尋一片干凈圣潔的棲息之地。她是愛情之舟的掌舵手,比起李香君,柳如是少了一分兒女情長,多了一分獨立灑脫。
六、愛情和政治的占比
李香君無疑是一位有著民族大義的才女,但她仍舊走不出女子的深閨雅院。她輾轉半生圖的只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但是最終卻是雙雙遁入空門,這一玄妙結局,究其原因,我們暫且拋開作者孔尚任的創(chuàng)作心思,單單就李香君個人而言,這其中有何緣由?她追求的愛情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結合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勝利品,然而,當家國不在,唇亡齒寒,小家的安穩(wěn)幸福就大打折扣了!打折了的瑕疵愛情對于李香君而言是萬萬不能容忍和接受的。在她的心里有一桿秤,愛情和政治分居兩端,愛情的份量重了又重,沉淀于心。
柳如是的偶像是巾幗英雄梁紅玉,所以她不甘局限于女子的閨房。她有著家國興衰的責任感,夫君的降清叛國行為讓她極度不滿,她甘愿自沉池水,以死明志。她把悉數(shù)家珍便賣作為反清復明的資金。她走出了女子的小家,走入了男子的大家。“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绷缡堑膼矍榱钊硕笸髧@息,但是,她的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羞愧當世男兒。
七、結束語
“秦淮河畔歌遍徹,二艷才名平秋色?!睙o論是“桃花褪艷,血痕豈化胭脂”的李香君,還是“此去柳花如夢里,向來煙月是愁端”的柳如是,她們都是驚才絕艷的奇女子,在那個錯亂的時光里,她們的愛情得之不易,守之更難。在愛情與政治的交織中,她們不同的人生選擇,鑄就了不通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