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靈
無論我們面對的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讀懂學生都是教育的起點。
讀懂學生,就要尊重他們作為孩子的獨立人格。我們常常簡單地用成人的思想去臆測孩子的心思,又簡單地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行為,沒有把孩子當成孩子,而是當成了“縮小的成人”,或者“成人的預備”,忽視了兒童自身的存在。其實,孩子是正在發(fā)展中的人,是社會中的人,也是有獨立人格的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有獨立存在價值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情感和需要,有一套自己理解世界的邏輯體系,兒童如此,大一點的中學生更是如此,而且他們的獨立自主意識更強,更需要被尊重。
讀懂學生,就要讀懂他們作為孩子的內(nèi)在需求。恰當?shù)男袨橥⒃谧鹬匾?guī)律的基礎上,只有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長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讀懂他們的內(nèi)心需求,才能作出恰當?shù)慕逃袨?。孩子是一個發(fā)展中的人,每個階段都有階段性的發(fā)展任務和特定的內(nèi)在需求。同時,時代在變,社會在變,每一代人都有特定時代的印記。現(xiàn)代、開放、多元的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為現(xiàn)在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他們從面對紙張到廣泛開展多媒體閱讀,從被動地從家長和教師那兒接受信息變?yōu)橹鲃拥剡\用各種現(xiàn)代化手段搜尋信息,從接受有限的書本知識變?yōu)槲蘸A康男畔?。與此相應,他們的閱讀興趣、認知方式、溝通方式、學習方式以及心理需求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育要主動適應這種變化,抓住當下社會環(huán)境下每個階段孩子的需求,比如游戲玩耍的需求、同伴交往的需求、動手實踐的需求、探索未知的需求、參與體驗的需求、接觸自然和社會的需求等,在滿足這些需求的同時完成教育、做好教育。
讀懂學生,就要釋放他們作為孩子的自然天性。孩子往往通過游戲探索世界,認識自我。但是,一些家長因為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權(quán)利,孩子的課余時間用各種補習班填滿。沒時間玩的孩子,不管知識多么豐富,生活多么優(yōu)裕,也是不幸福的?,F(xiàn)在,很多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不是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而增強,反而是減弱,這是教育的失誤,也是教育的悲哀。我們要發(fā)現(xiàn)孩子的潛在天賦,成年人既不可拔苗助長,也不可一味遷就,而應該如魯迅先生所說:“健全地生產(chǎn),盡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p>
尊重孩子人格,讀懂孩子需求,釋放孩子天性,才能減少教育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編輯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