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洲平 趙瑞霞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qū) 鄭州 450000
拉莫三嗪對部分性或繼發(fā)性全面發(fā)作老年癲癇患者的療效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改善分析
陳洲平 趙瑞霞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qū) 鄭州 450000
目的 研究拉莫三嗪對部分性或繼發(fā)性全面發(fā)作老年癲癇患者的療效、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對2013-06—2015-06我院接治的100例部分性或繼發(fā)性全面發(fā)作癲癇患者進行研究,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用拉莫三嗪治療,對照組用卡馬西平治療,對比治療后2組的療效、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74.0%)明顯高于對照組(52.0%),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和認知功能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部分性癲癇患者用拉莫三嗪治療,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認知功能,治療效果顯著。
拉莫三嗪;癲癇;療效
癲癇是臨床常見的多發(fā)病[1],主要是由于大腦神經元突發(fā)性異常放電,而出現短暫大腦功能障礙[2]。臨床癥狀主要以癇性發(fā)作為主,同時伴學習、行為等障礙。部分性或繼發(fā)性全面發(fā)作癲癇的發(fā)病率較高[3],約占癲癇患者的50%??拱d癇藥物是目前癲癇的主要治療方法,但用常規(guī)抗癲癇藥物治療時,出現許多不良反應,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造成嚴重影響[4]。本次研究對部分性或繼發(fā)性全面發(fā)作癲癇患者采用拉莫三嗪治療,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06—2015-06我院接治的100例部分性或繼發(fā)性全面發(fā)作癲癇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1981年國際抗癲癇聯盟癲癇發(fā)作的國際分類,并經腦電圖檢查確診為部分性癲癇,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齡(62.5±9.6)歲,本次研究均經患者同意,醫(yī)院倫理會批準。排除進行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精神類疾病、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嚴重肝、腎等器官疾病和占位性病變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卡馬西平治療,起初以0.1 g/d,連續(xù)服用7 d后,以0.2 g/d治療16周。觀察組給予拉莫三嗪(利必通,英國葛蘭素公司 批號:ZJ0376 規(guī)格:50 mg/片)治療,起初以12.5 mg/次,2次/d,連續(xù)服用1周后,以25 mg/次,2次/d服用,以后根據患者的病情控制情況以每周25 mg進行劑量增加,以控制有效劑量或100~200 mg/d,治療16周。
1.3 觀察指標 對比治療后2組療效、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查閱相關文獻[5],對比臨床療效,惡化:發(fā)病次數增加25%以上;無效:發(fā)病次數減少50%以下;有效:發(fā)病次數減少低于75%但高于50%;顯效:發(fā)病次數減少低于100%但高于75%。
采用癲癇患者生活質量評定量表(QOLIE-31)對比2組生活質量,量表包括8個方面,共31個問題,包括:擔心治療(3項)、情緒(5項)、認知(6項)、綜合生活質量(2項)、總體健康感(1項)、社會活動(5項)、精力(4項)、擔心發(fā)作(3項)。按比例將得分轉化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蒙特利爾認知功能評估量表對比2組認知功能,主要包括:注意與集中、語言、記憶、抽象思維、執(zhí)行功能、視結構技能、計算和定向力等11個檢查項目,總分為30分,得分越高表示認知功能越好。
2.1 2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74.0%)明顯高于對照組(52.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認知功能對比 觀察組認知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生活質量對比 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2組不良反應的對比 2組不良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2組臨床療效對比 [n(%)]
表2 2組認知功能對比
表3 2組生活質量對比
表4 2組不良反應對比 [n(%)]
癲癇是臨床常見疾病,研究表明[6],癲癇的發(fā)病人數逐年增長,有30%~40%的患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正常生活。癲癇患者認知功能的損傷與癲癇灶的部位、遺傳因素、癲癇發(fā)作類型等因素有關。部分性癲癇是一種可治的疾病,大多數部分性癲癇患者的預后較良好。治療癲癇的首選方法是服用抗癲癇藥物,控制癲癇發(fā)作,但同時也會造成新的認知功能障礙[7],包括注意力和記憶力障礙、行為情緒異常、思維緩慢等。卡馬西平作為治療部分性癲癇的首選藥物,但因患者對藥物的耐藥性較差,治療效果較差。
拉莫三嗪作為新型的抗癲癇藥物,主要成分為3,5-二氨基-6-(2,3-二氯苯基)-1,2,4-三嗪,是一種三氮雜苯類化合物,具有弱抗葉酸活性[8]。拉莫三嗪可對電刺激和戊四氮所產生的驚厥進行抑制,減短海馬區(qū)、皮質和病灶的放電時間,對抗部分和全身性癲癇的發(fā)作。拉莫三嗪的作用機制為[9]:(1)對突觸前膜進行穩(wěn)定,對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進行抑制;(2)抑制電壓依賴性Ⅱa型Na+通道,穩(wěn)定細胞膜,防止異常放電的發(fā)生;(3)對電壓依賴性鈣離子通道進行抑制。由于拉莫三嗪的多重作用,能有效控制多種類型癲癇。國外研究顯示,部分性癲癇用拉莫三嗪進行治療效果顯著,本次研究中部分性發(fā)作癲癇患者用拉莫三嗪治療的總有效率高達74.0%,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卡馬西平組,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與癲癇發(fā)作頻率呈現負相關,說明拉莫三嗪能通過控制癲癇發(fā)作,明顯改善部分性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
由于對鈉離子的特異性作用,對正常神經元的活動未造成影響,因此,拉莫三嗪治療癲癇患者,基本不會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造成影響。研究表明[6],拉莫三嗪能夠有效控制細胞凋亡,改善神經功能和記憶功能,在本次研究中,經拉莫三嗪治療患者的認知功能評分明顯優(yōu)于卡馬西平治療組,得到與臨床相似的結果。
拉莫三嗪在患者體內的半衰期為25~32 h,半衰期較長,患者在服用拉莫三嗪后,機體對其吸收較好[10],生物利用度較高,對患者的腎、肝功能的影響較輕,有效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本次研究中部分性癲癇患者用拉莫三嗪治療后出現輕微不良反應,未經特殊處理,治療后癥狀均有好轉。
綜上所述,部分性癲癇患者用拉莫三嗪治療,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認知功能,治療效果顯著。但由于本研究納入的樣本量較少,此結論還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1] 李偉中,謝淑霞,林廣裕,等.拉莫三嗪在癲癎治療中的應用[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12):962-964.
[2] 王寅,王鑫,劉冰洋,等.RP-HPLC法測定人血漿中拉莫三嗪及藥動學[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11,28(7):545-548.
[3] 羅榕,劉凌,司洋,等.拉莫三嗪治療癲癇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1,38(21):4 550-4 552;4 554.
[4] 粱曉麗,劉治軍.拉莫三嗪治療兒童和成人癲癇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評價[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1,30(10):721-726.
[5] Unholzer S,Haen E.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Data for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with Lamotrigine[J].Pharmacopsychiatry,2015,48(7):296.
[6] 劉立民,劉美,朱旭,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癲癇患者血漿中拉莫三嗪的濃度[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3,33(7):552-555.
[7] Findling RL,Chang K,Robb A,et al.Adjunctive Maintenance Lamotrigine for Pediatric Bipolar I Disorder:A Placebo-Controlled,Randomized Withdrawal Study[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15,54(12):1 020-1 031.
[8] Kubagawa T,Furusho J,Isozaki Y.Study of lamotrigine efficacy on behavior disorders affecting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retardation[J].No To Hattatsu,2015,47(4):289-292.
[9] 李欣,寧樹君,羅海龍,等.拉莫三嗪單藥治療老年癲癇患者的Meta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4):3 987-3 988.
[10] 聶光軍,初鳳娜,崔俐,等.拉莫三嗪對癲癇患者認知功能影響的研究[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2,29(10):930-931.
(收稿2016-07-06)
R742.1
B
1673-5110(2017)02-00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