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保羅
房價泡沫,的確讓普通的工薪族很痛苦、很焦慮。房價和工資兩者之間,越來越缺乏關聯(lián),這讓很多城市的“限購舉措”看起來有點多此一舉。
首付幾百萬,月供好幾萬,這么高的“購買門檻”,真的還用“限制購買”嗎?
房價泡沫的成因,不用贅述了,貨幣洪水、投資無門等等。但你必須知道,房價泡沫還有一個極容易被忽視的原因,即房子這種東西,它的產權(盡管只是70年使用權)保護是目前大多數(shù)資產中最好的。
實際上,正是這種產權保護的有效性,讓長期有著產權焦慮的中國人找到了貨殖致富的久違感覺。這無疑是資金義無反顧地涌向房地產的因素之一,盡管不是唯一。
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是,在中國的帝制時代,和今天的投資者一樣,商人們依然會把大量的資金用來置業(yè),比如修建豪宅。山西鹽商、票號老板那些讓后人嘆為觀止的大院,以及精致得堪比皇家院落的蘇州園林,都是錢堆出的土石方。
那是個沒有貨幣大洪水的時代,也是沒有“京滬永遠漲”預期的時代,但商人們?yōu)楹我廊灰ネ顿Y房地產。究其原因,除了適應三妻四妾的家庭成員自然膨脹,改善居住需求之外,還在于房地產的產權保護效果是最顯性的,也是最有效的。
更重要的原因是,在一些治理黑暗、皇權殘暴的帝制王朝,皇帝對國民人身和財產有著生殺予奪的大權?;实垡米呓疸y財寶太容易了,但遠在富商、官員家鄉(xiāng)的豪宅,皇帝要拿走則不容易。因為,要拿走的成本太高了,而且拿過去也沒有用。很多豪宅都遠離一省、一州的政治中心,地處窮鄉(xiāng)僻壤,權力要拿走,價值不大。
在這個意義上講,富商、官員傾其所有在老家修豪宅,其實是出于一種增加掠奪者搶奪成本,以及削弱財富再轉移后的價值,從而保護自身財產權的非常之策。這是一種無奈。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對國民個人的產權保護一直在進步之中。實際上,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房地產都是產權保護極為有效的領域。
財產權的大熱門,除了房子產權,還有股權。但股權的問題在于,對很多中國人而言,它只是“虛的財富”——除了套現(xiàn)的時候之外。拿中國的資本市場來說,股權變動,其中充滿了太多權力、信息的博弈,這就讓股權這種東西充滿了不確定性。顯然,它不如房產證拿在手里踏實。
當然,另一個強化了房子產權保護優(yōu)勢的原因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明白高房價的真正邏輯。房地產泡沫,越來越被認為是一種“剛性泡沫”。因為,很多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就靠土地出讓金,各地要吃飯要發(fā)展,還可能會維持高房價。而保護房子產權,則是這個“吃飯邏輯”的副產品。
換言之,這里形成了一個邏輯鏈條,即地方政府會更愿意付出努力去保護私人房子的產權,因為邏輯上與其自己的利益攸關。這種事情,中國歷史上很少發(fā)生過。某種意義上講,就房子而言,現(xiàn)在無疑是中國歷史迄今已來產權保護機制最好、最有效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房價怎么會不高?
可以說,產權保護的有效性,這是樓市泡沫對于中國經濟少有的,甚至是唯一的正面意義。它時刻提醒我們:保護產權,才有百業(yè)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