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機關幼教中心第二幼兒園 潘紅艷
尊重:雕琢成玉的必由之路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機關幼教中心第二幼兒園 潘紅艷
調(diào)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的個性特點。在幼兒園里,每個班都有個性不同的幼兒,在聽話和調(diào)皮孩子之間,懂事聽話的孩子總是會受到老師的關心和喜歡,而那些調(diào)皮、愛搗亂的孩子往往得到的是老師的批評和責怪。在十幾年的教育工作中,細細想想,面對這些調(diào)皮的孩子,我們要正確認識到他們身上的獨特價值,用發(fā)展的眼光、開放的心態(tài)、正確的方法來引導他們,使他們身上潛在的獨特價值得以充分發(fā)揮。由此,我總結(jié)了下面一些經(jīng)驗。
教師和孩子應該是平等的,我們提倡的平等是指:教師要學會蹲下來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問題,這樣你才能知道他們需要什么,他們的行為是什么意思,讓他們有滿足感與幸福感。如:一次洗手時.琦琦來告狀說:“老師,誠誠用手捂著水龍頭,水都濺到了小朋友的衣服上?!蔽荫R上過去嚴厲地看著誠誠,并對他說:“你看,把小朋友的衣服都弄濕了,以后可不能這樣做了?!币娝R上停止了行為,我就沒再干預??蓻]多久,又有小朋友來說:“誠誠把水濺的滿地都是?!蔽乙庾R到剛才地說教對誠誠根本沒起作用。這次,我沒有馬上責備他的行為,而是輕輕的把他叫到身邊∶ 問他為什么玩水?原來昨天媽媽帶他到公園看過噴泉,覺得十分好玩,當捂著水龍頭讓它噴出水來就像是噴泉。聽了他的話,理解了他的行為后,我對他的想法給予了肯定并夸獎他觀察地很仔細。
然后我又蹲下來問他:“你知道老師為什么不讓你玩水呢?”他想了一下嘀咕著:“會把小朋友的衣服弄濕!”“小朋友會感冒的!”“會把地打濕,小朋友會摔跤的!”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著。他低著頭說:“老師我下次不玩了。”我摸摸他的頭說∶“老師相信你?!蔽椅⑿Φ膶λQ起了大拇指,他自信地說:“以后誠誠再也不犯了?!边@也使我更加意識到,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理解和感化他。
每個孩子都有其優(yōu)秀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教師在教育中,可以強化優(yōu)點,以強化優(yōu)點來幫助幼兒克服缺點,因為人都喜歡聽好聽的,強化優(yōu)點就是增強自信心,一個人只有充滿自信,才能使他不斷的進步,才能克服自身的缺點。
“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幼兒,是對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這樣老師才會產(chǎn)生熱愛之情。
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蔽覀儜摪延變寒斪骶哂凶约核枷?、感情、性格等個人品質(zhì)的人來對待,即使對待后進的孩子依然要傾注滿腔的熱情,不帶偏見,要讓孩子抬起頭走路,多跟孩子說“你行”“你真棒”“你是好樣的”等等一些肯定尊重的語言。鑫偉是我們班最調(diào)皮搗蛋的,提到他老師小朋友都感到頭疼。記得一次早上在玩桌面玩具時,鑫偉一直在跑來跑去,雖說我的心里有一股無名之火在竄,但對于只會虛心接受,屢教不改的“小搗蛋”家伙,只能改變教育的方法。這次我先改變了自己,我試著問他:“偉偉,看見誰的積木搭得最漂亮?”這時他來勁了,“佳俊的最漂亮。”“為什么呢?”“他搭的高樓又高又大,顏色也很漂亮。”“你的小眼睛真亮,老師也覺得他搭得很漂亮,那你能不能搭出更好的呢?等一會讓老師來欣賞,好嗎?”他看了我一眼,只輕輕點了一下頭,就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此后,我一直關注著他,只見他安安靜靜,全神貫注地搭建著,再也沒有來回走動,到晨間活動結(jié)束后,他拿來了自己的作品請我欣賞,雖然沒有想象中的漂亮,但我肯定贊揚的語言卻讓他非常開心,這一天的表現(xiàn)都很安靜。
所以,尊重幼兒就要把幼兒的行為和思想當作有意義的事情來關心,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感情,關心幼兒的進步與成長,引導他們正當?shù)呐d趣和專長,其實這些喜歡調(diào)皮搗亂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多美妙的意境,曾經(jīng)我為之贊嘆,如今我為之感動。在我多年的幼教工作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情是心靈的鑰匙,愛是教育的基礎,深厚融洽的師幼之情帶來的是輕松愉快的氣氛及高質(zhì)量的教育教學效果,因此,開展班級工作的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愛護班內(nèi)的每一位孩子。如果我們能真正走進“調(diào)皮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更渴求得到老師的關注。由于平時自己的所作所為在老師心目中烙下了“壞孩子”的印象,贊揚和掌聲幾乎與他們無緣,致使他們更想引起他人的關注,頻繁的搗亂事件就是他們吸引大家目光的唯一方法。所以,對于調(diào)皮孩子的教育,批評不可以,不批評更不利。我們需要以“情”感人,以“愛”育人,要蹲下來講話,抱起來交流,牽著手教育,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內(nèi)心深處,撫慰他們脆弱的心靈,以無私而博大的愛心加倍呵護,真正做到讓愛的陽光灑向每一個孩子。
我想起了有一位長者說的話∶“孩子不是打罵大的,而是表揚大的?!庇谑?,我用欣賞的眼光,對他們做出的點滴成績都加以肯定。記得有一次大宇想去抓一個小女孩的辮子,我正好注意到他,他看我笑著看著他,于是放下了他的小手,走了過來說:“老師她的頭上有個蚊子?!蔽抑浪巧埔獾闹e言,但是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打人是不對的,能夠認識到自己錯誤了,控制了自己的行為。這時對孩子進行批評好像沒什么大的作用,一個眼神也能提醒和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作為幼兒園老師,我們愛孩子,就應該遞去真誠的眼神。真誠是相互溝通與了解的基石,唯有真誠才能打開孩子的心靈之窗,才能縮短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要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讓每個孩子感受到老師是公平的。
冰心曾經(jīng)這樣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泉,有愛便有了一切?!背ㄩ_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孩子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動之于情,曉之于理”,用愛去溫暖,用情去感化,用理去說服,從而促使孩子主動地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著名美學家羅蘭曾經(jīng)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fā)現(xiàn)。”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平臺。孩子能從老師的眼神中得到贊許、信任、鼓勵和肯定,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成為老師心目中“被喜歡的孩子”“關注的焦點”,希望老師能多留意自己。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以公平的心態(tài)、平等的眼光看待這些“調(diào)皮孩子”,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也有許多優(yōu)點,要抓住時機進行賞識教育。比如,我班有個叫亞融的小朋友,上課時經(jīng)常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話,也不愛舉手,常常打斷老師的話,造堂秩序混亂。經(jīng)仔細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喜歡幫助老師和小朋友,每次有小朋友需要幫忙時,如午睡時小朋友衣服脫不下來他總是第一個跑過去;吃午飯時,看到老師擦桌子,他也主動去幫忙。于是,我在一次集體活動中,當著全班幼兒表揚他,不過表揚的同時也對他提出了要求:“你很能干,反應快,老師喜歡你,如果你能守紀律,等老師講完了再舉手提問題,老師就更喜歡你了?!庇捎趤喨谧灾屏^差,以后,我又有意讓他當值日生,他認真負責,堅持到底,小朋友對他的表現(xiàn)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從而使他體驗到了戰(zhàn)勝自我的愉快,表現(xiàn)也越來越好。
馬卡連柯說過:每一個兒童就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在平時生活中許多家長和教師對于調(diào)皮兒童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責罵,憑借自己的“威嚴”管理孩子。其實,調(diào)皮的孩子也有他本身的優(yōu)點,如聰明、精力充沛、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等等。也許他們不知道,正是自己每天都是用同樣的“臺詞”在批評孩子,所以才收效甚微。有關研究表明,一直持續(xù)一種相同的刺激在心理上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不敏感”,到后來也就感覺不出那是一種刺激了。調(diào)皮兒童本身就經(jīng)常受到批評,而每次批評的話都一成不變,他們就會當作耳旁風。如果能把批評的話換成另一種說法,或許能給調(diào)皮孩子一點新鮮的刺激,從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對于“調(diào)皮孩子”,教師更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語言和表情,而要通過各種形式,向他們表達愛。即使只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一次親切的撫摸,都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是愛我的,我應該聽老師的話。
當然,孩子的一些過分調(diào)皮行為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不會在短時間內(nèi)消失,有時情況有了好轉(zhuǎn),過一陣子又會出現(xiàn)反復,如果一時松懈,就可能前功盡棄。因此,對待“調(diào)皮”孩子,教師要有打持久戰(zhàn)的心里準備,一時改不了的要耐心等待,積極引導,要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孩子就有變化的一天。只要教師有足夠的愛心、耐心和恒心,最終會收到“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效果。孩子就是一塊玉,一塊未經(jīng)雕琢成型的玉,如果我們正確的引導,加上有效的教育,那么孩子就會閃閃發(fā)光。我們要以愛心,耐心,一顆寬容心對待孩子,關注幼兒,從而塑造他們健康的人格品質(zhì)。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孩子。聽話的孩子需要愛,調(diào)皮孩子更需要愛!愛是陽光,理解是雨露,支持是春風,平等是土壤,寬容是呵護,孩子是幼苗,有了愛、支持、理解、寬容,幼苗才能茁壯成長。正如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所說:真正的教育是由一棵樹搖晃另一棵樹,用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只要我們用愛心和寬容對待調(diào)皮孩子,走近他們心靈深處,春風喚雨,誨人不倦,相信一定會更精彩。讓我們義不容辭地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幼兒、去愛教育,開啟幼兒的心靈,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