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蘇式生活(三題)

      2017-03-01 16:23:33葉梓
      雨花 2017年2期
      關鍵詞:香山東山枇杷

      葉梓

      枇杷

      一個北人,對枇杷最早的認識,來自枇杷露。

      小時候,感冒了,不停地咳嗽,母親就從藥房里買來枇杷露讓我喝。淡淡的褐色稠汁,微甜,入口有糖的感覺,比感冒藥好吃,所以,一口氣能喝一大瓶。彼時,我還不知道南方大地上還有枇杷這種植物,因為我的視野范圍里,除了槐樹、白楊、柳樹,就是果實可食的杏樹、桃樹、蘋果樹。及長,才知道枇杷是中國南方極普通的一種植物,藥店里那些“枇杷膏”、“枇杷露”、“枇杷糖漿”就取材于它。

      再后來,遷居南方,與枇杷才有了真正的相遇。

      有一年,去塘棲古鎮(zhèn)玩,正是枇杷上市的季節(jié)。這是一座坐落于古老運河最南端的古鎮(zhèn),本來就游客如織,枇杷的成熟讓游人更加多了——有很多游客加入到采摘枇杷的大潮中。我就是萬千游客里的一員,逛完古鎮(zhèn),站在人擠人的廣濟橋上看了一會兒風景,就找了一戶人家去摘枇把:交了若干小錢,管吃,管摘。最后的收獲,除了拎著一籃子枇杷回家之外,我還見到了枇杷樹,在枇杷園里穿行了整整一個下午,這對于一個北人來說,還是有點紀念意義的。就是這一次,我知道了枇杷樹的與眾不同,它秋天開花,冬天產蜜,初夏結果,是南方大地一年四季里第一個成熟的水果,拉開了南中國的水果大幕。

      漸漸地,枇杷吃多了,也能分辨一二了。最后的結論是,我發(fā)現(xiàn)自己偏愛蘇州東山的白玉枇杷。蘇州東山、杭州塘棲以及福建莆田,是我國的三大枇杷基地——這三大產地的枇杷,我已吃過兩款,如此一想,人生也沒有白活。據(jù)《吳縣志》記載,十世紀中期,太湖洞庭山一帶就開始栽植枇杷了。明代王世懋在《學圃雜疏》有“枇杷出東洞庭者大”的句子。而在蘇州,最有名的就是白沙枇杷——白沙,原本是一個村名,早在明代之前就以枇杷而聞名,后來,白沙就特指枇杷的品種了。但它又分若干種,皮色稍淡的是青種白沙,呈鵝黃色的叫小白沙,圓而略扁的又叫荸薺枇杷,這種或以形名或以色名的分類,對我一介北人,是有點零亂的。

      但我知道,最負盛名的還是白玉枇杷。

      聽聽這名字,就頗有詩意。小滿前后,初夏的陽光下,白玉枇杷像是玉雕一般掛在枝頭,真是好看。晉書《廣志》里說,“枇杷,白者為上”,那么,白玉枇杷就成為枇杷中的佳品了。食之,皮薄肉白,汁又多,入口甜而不膩,以致有一個“金銀蜜罐”的稱呼。盡管這名字聽起來有點俗氣,但實際上枇杷是清雅之物,宜入畫。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沈周畫過好多次枇杷,有一幅《枇杷》,他畫得簡潔,款曰:

      有果產西蜀,作畫凌早寒,樹繁碧玉葉,可疊黃金丸。

      讀古畫,見過不少人畫枇杷。吳昌碩的《湖石枇杷圖》,齊白石的《枇杷扇》,都是性情之作,能勾起人的美食之欲。但枇杷在蘇州東山,亦然不僅僅是味蕾之歡,而是一座古鎮(zhèn)的歷史記憶與胎記。有一次,在陸巷古村惠和堂的照壁上的磚雕《九獅圖》里,就見到了枇杷和山雀的圖案——忘了說,古畫里有枇杷者,則多山雀。

      吃枇杷,宜讀舊帖,亦宜讀元曲、明清小品,更宜讀清末海派畫家的作品。讀著讀著,日子就過去了。人世間最不可負的是閑散時光,倘若在初夏,一邊吃枇杷,一邊翻翻閑畫,也是一段逍遙的時光。江南的初夏不可錯過,因為你一旦錯過,迎面而來的就是難耐的燠熱了。

      去年初夏,有一個下午我正坐在小院里吃白玉枇杷,兒子從北方打來電話,說他養(yǎng)的五只蠶都結繭了。猶記得前些天回鄉(xiāng),還跟他一起去山里采桑葉。時間過得真快。吃枇杷也得趕快,前前后后也就半個月的時間,枇杷就落市了。枇杷來到人間,短暫得像一場風一般的愛情,常常令人惆悵。

      接完電話,忽然想起“五月江南碧蒼蒼,蠶老枇杷黃”的句子。

      香山幫

      這不是武俠幫派。

      而是發(fā)端于蘇州吳中的一個建筑學派。

      為什么叫香山幫呢?

      因為這些工匠大多生活在香山周圍一帶。這個香山不是北京城里攜妻將子去看楓葉的香山,而是蘇州西邊毗鄰浩渺太湖的一座小山。據(jù)《木瀆小志》載,“昔吳王種香草于此,遣西施及美人采之,故名”。其實,不必刻意追求這樣的傳說是否屬實,關鍵的一點是,這座山一直以香山名之。

      香山幫的范圍,如果用今天的地理區(qū)域來界定,大致分布在蘇州吳中的胥口和光福一帶。自古以來,這一帶以盛產能工巧匠而出名。早在北宋,蘇州就設應奉局,專門行使征調能工巧匠去東京營造苑囿的職責。為什么要設在蘇州?就是因為蘇州能工巧匠多。大約到了明代,經(jīng)過長時間的沉淀,香山一帶的能工巧匠形成了一個集木作、水作、磚雕、木雕等多工種的建筑群體,它們之間看似松散,沒有具體的組織機構,僅以師徒相稱,實際上又有一呼百應“集體作戰(zhàn)”的強大力量。當然,這既與明清時期蘇州一帶的經(jīng)濟發(fā)達有關,亦與蘇州日漸興盛的園林之風有關。所以說,香山幫是地域文化的產物,如果說沒有彼時的富庶和修建園林之風的興起,香山幫也就沒有如此廣闊的舞臺。

      蘇州園林是香山幫的用武之地,但這只是自家門前“耍大刀”,遠赴北京修筑皇家園林,是香山幫成功走出家門的重要一步。也許,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隨父應征、參加皇宮建設工程的蒯祥并不一定知道,多年后他會成為統(tǒng)率各匠的首領。蒯祥成為香山幫一代幫主,既是個人事業(yè)的成功,也讓香山幫在偌大的北京城一鳴驚人——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了這樣一個建筑學派。

      關于蒯祥,《吳縣志》里是這樣記載的:

      蒯祥,吳縣香山木工也。能主大營繕,永樂十五年,建北京宮殿。正統(tǒng)中,重作三殿及文武諸司。天順末,作裕陵。皆其營度。能以兩手握筆畫雙龍,合之如一。每宮中有所修繕,中使導以入,祥略用尺準度,若不經(jīng)意,及造成以置所原,不差毫厘。指使群工,有違其教者,輒不稱旨。初授職營繕所丞,累官至工部左侍郎,食從一品俸。至憲宗時,年八十余,仍執(zhí)技供奉。上每以蒯魯班呼之。

      一介匠人,能享這般待遇,實在令人羨慕。

      自蒯祥之后,姚承祖是香山幫里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梢哉f,他是民國時期香山幫的帶頭大哥。翻檢他的人生履歷,他在當?shù)亟M建魯班協(xié)會,并以協(xié)會名義創(chuàng)辦學校,供工匠的孩子免費讀書。在他看來,沒有文化的木匠就是一個不合格的木匠,這也是他組建學校的原因。不僅如此,他還受蘇州工業(yè)高等??茖W校校長鄧邦迪之邀,站上講臺講授建筑學,《營造法原》一書就是他當年的講稿。此書后經(jīng)張正剛先生增補,成為一冊中國南方建筑的寶典。

      晚年的姚承祖,在姑蘇城里建有“補云小筑”,可惜沒留下,只存其卷本于世耳。

      也許,因了地理特征的原因,香山幫的建筑作品迥異于徽派、京派。在我看來,更重要的還在于文化氣息的不同,或者說氣場的不同,才使得香山幫的建筑作品呈現(xiàn)出精巧、雅致的特色,這從平面布局、廳式建筑、門樓建筑以及裝飾等方面都能體現(xiàn)出來。其實,對香山幫更深的理解,應該來自于行走吳中大地。我想,哪怕看看雕花大樓前的老樟樹,沐浴一場嚴家花園的風,數(shù)一數(shù)怡園上空的星星,在鄧尉山腰的梅花亭里閑坐片刻,都能體味到香山幫的味外之味。

      味,看似簡單,實則是建筑的靈魂。

      只是,聽一位從事石雕的朋友講,現(xiàn)在靠這份手藝吃飯的人越來越少了。這也是當下任何一門手藝都面臨的難題。有一次,我去香山的漁帆村拜謁蒯祥墓,墓以黃石壘砌,墓前配列翁仲石獸,且有亭堂與牌坊,足見其地位之高??墒窃谶@個追名逐利的年代,昔日榮光的匠官已經(jīng)變成一份遙遠的記憶了。

      東山楊梅

      去年,我寫過一篇《杜家楊梅》。其中一段,寫得頗傷感:

      我只遺憾今年沒釀些楊梅燒酒來。這是人在異鄉(xiāng)、沒有安穩(wěn)之感的緣故,要不,熱愛美酒的我一定會弄些壇壇罐罐,用杜家楊梅釀幾壇燒酒,一個人的時候,一邊望著月亮回憶往事,一邊抿上兩口,然后迷迷糊糊地睡去。

      前面提到的“去年”,是2012年,也是我遷居南方的第一個年頭。這一年的初夏,我毫無懸念地吃到了不少楊梅,仙居的、東魁的,好像還有余姚的,但去過的梅園只有蕭山的杜家村。今年初夏,跟朋友去蘇州東山玩,才知道這里的楊梅更出名,就生出大啖一番的渴意。這次住蘇苑飯店,在蘇苑街見到不少賣楊梅的小販。一問,都說是東山楊梅。我心存懷疑,可一介北人哪能分得清,只好聽之信之。朋友忙,我一個人呆著也無聊,就買了一籃子在房間里吃。一邊吃,一邊看一冊《吳中旅游》的雜志,里面竟然有東山楊梅的介紹??晌疫€是更愿意在一冊繁體豎排的《姑蘇志》里見到這樣的句子:

      楊梅為吳中佳品,味不減閩之荔枝。

      此書系明代蘇州人王鏊所撰。他的故居惠和堂,我去過,在東山鎮(zhèn)的陸巷古村。清代的《花鏡》也是一冊關乎蘇州的史地書,里面夸贊東山楊梅是“吳越佳果”。今年春天去東山,恰是楊梅開花的時節(jié),朋友說楊梅花黃白相間,夜間開放,天亮即謝。所以,我是看不到的,不過現(xiàn)在碰上東山楊梅,仍有久別重逢之感——“夏至楊梅滿山紅”,初夏的東山,一定因熟了的楊梅而奢華得像一場甜美之夢。

      蘇州產楊梅的地方多,除了東山,還有西山、光福,而以東山楊梅為最。東山楊梅品種繁多,若以顏色論,有紫、紅、白三種——紫色最好,白色次之;若以品種名稱論,有大葉細蒂、小葉細蒂、烏梅、綠蔭頭、荔枝頭、大核頭早紅等——尤以烏紫色的大葉細蒂的烏梅(又稱炭梅)為最,熟了的烏梅,色紫、個大、肉厚、汁多、核小。其實,東山楊梅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酸,不少地方的楊梅略有酸意,而東山楊梅不但不酸,而且偏甜,這極吻合蘇州人嗜甜的口味。

      俗話里有句“一不做二不休”,大有荊軻刺秦王的氣勢。這話用在我與東山楊梅的關系上也是恰切的——離開蘇州時,專門在直銷店里買了一竹籃。晚上抵杭,趕緊依古法泡了一壇子楊梅燒酒,以了卻去年的遺憾。其實,南遷之后的漂泊之感仍在,只是時勢易也,至少有了釀一壇子楊梅燒酒的心情。大抵,是稍稍心安的緣故吧。

      再后來,從朋友跟前學來了東山楊梅的辨識之法,頗為實用,姑記之:一,鮮紅的不好,要紅得發(fā)紫,但不能是明星們追求的那種大紅大紫,而是要呈暗色;二,要仔細觀察楊梅柄處是否有凸出的一塊綠豆般大小的、顏色較淺的突起物,若有,則非東山楊梅也。

      數(shù)年前,東山楊梅不是沿街設攤兜售,而是沿街叫賣。那時候的蘇州街巷,總有挎著竹簍的果農輕風般地經(jīng)過,留下一聲聲古風盈盈的吆喝:

      “阿要買楊梅,正宗格東山楊梅,甜得勿得了……”

      猜你喜歡
      香山東山枇杷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后雪二絕句
      東山果事
      中國三峽(2022年6期)2022-11-30 06:15:52
      北京香山
      東方少年(2022年28期)2022-11-23 07:10:02
      枇杷
      兒童時代(2022年1期)2022-04-19 12:42:16
      枇杷
      游香山
      何來勝《李白憶東山(其一)》
      藤縣掛榜嶺和東山的史事
      文史春秋(2019年11期)2020-01-15 00:44:38
      枇杷
      香山峰會的新期待
      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 01:41:14
      青田县| 东宁县| 肇东市| 宁化县| 海安县| 濮阳市| 磴口县| 玉林市| 比如县| 涪陵区| 西贡区| 吴川市| 公主岭市| 房产| 师宗县| 道真| 城固县| 都匀市| 新竹市| 高青县| 郁南县| 玛沁县| 黎城县| 南阳市| 安溪县| 钟祥市| 沾化县| 富川| 荆门市| 罗田县| 赣榆县| 铜鼓县| 色达县| 开平市| 灵川县| 河间市| 万盛区| 海阳市| 澄城县| 平和县|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