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雞報晨曉,春風暖壩上。雞年未到,總書記就已經(jīng)上門給張北縣德勝村的基層干部群眾拜年來了。
此時的德勝村,家家戶戶掃院擦窗、蒸饃燉肉,大家忙的是家事,而總書記要了解的是貧困家庭的收支賬,這是和村里每一戶百姓都密切相關的國事。脫貧攻堅以來,一戶戶貧困家庭脫貧解困的家事成為總書記最關心、最關注、耗費精力最大的國事。
從2012年總書記在河北阜平“看真貧”開始,短短數(shù)年間,他那深情的足跡幾乎遍布國內所有集中連片貧困地區(qū)。如今,他訪貧問苦的腳步再次踏向了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相同的是頂風冒雪,不同的是今非昔比的扶貧大環(huán)境和決戰(zhàn)貧困的成果。
這幾年,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推動、掛帥出征,他始終要求各地黨委政府、駐村扶貧工作隊要“扶真貧,真扶貧”,各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均呈現(xiàn)出貧困群眾年人均純收入逐年遞增、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貧困發(fā)生率大幅降低的喜人態(tài)勢。
民不富則國不富,民不強則國不強。脫貧攻堅是實現(xiàn)國富民強、全面小康的重要一環(huán)。算好每一戶的脫貧收支賬,才能弄明白脫貧攻堅的力度是否夠、工作隊幫扶效果是否好、老百姓對脫貧是否認、各地脫貧數(shù)字是否實,才有扶貧政策調整、投入力度增減的依據(jù)??此瓶倳浰愕氖且患乙粦舻男ぃ瑢嶋H算的是民生的大帳。
賬本無論大小,金額無論多少,都是最真實的民生,都是“最地道”的國情。雞年的壩上,春來別樣早。貧困地區(qū)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中,正乘勢而上,光榮再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