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漢文?葉華文
〔關(guān)鍵詞〕 心理劇;文理分科;親子溝通;夢想;成長
【劇情簡介】
周穎恩和談文是一對很好的朋友,理科學得很好的談文選了文科,立志當小說家。理想是當記者的周穎恩卻被父母逼著選理科,以便將來當醫(yī)生。他們?yōu)樽约旱睦硐攵鴬^斗,彷徨掙扎,最終成功地擁抱了屬于他們的陽光。
【主要人物】
談文——高中生,男;
周穎恩——高中生,女;
記者若干名;
同學A、B;
周穎恩媽媽。
【心理劇技術(shù)】
具體情境技術(shù)
【應(yīng)用技巧】
倒敘、旁白、音樂
【編劇】
朱漢文,廣東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2013屆畢業(yè)生。
【指導教師】
葉華文,廣東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教師。
開場白:當一個人對某一件事充滿了希望后,他將會為這個希望去努力拼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有了志向或者理想,便有了精神的寄托和前進的動力。
第一幕 相遇
場景:大禮堂
記者們:談先生,請問對你這次創(chuàng)作的小說《希望之光》有什么感想呢?
談文拿著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說緩步走進發(fā)布會的大禮堂,盯著記者群中的一個,眼里閃著淚光。
談文:還記得我嗎?(停下了腳步,與那位記者對視)
周穎恩:記得。(帶著笑容)
談文:你終于找到自己的路了。
周穎恩:謝謝,恭喜你成功了,我還要繼續(xù)努力,我一定要當上像你一樣出名的記者。(握著談文的手,彬彬有禮)
(播放《秋日的私語》背景音樂)
第二幕 高中生活
場景:教室
旁白:畫面回到若干年前的高中校園。(背景音樂插入倒帶聲)
周穎恩:我還能上本科嗎?上本科……本科……(拿著厚厚的書本,眼睛里充滿迷茫和無奈)
旁白:她,在枯燥的學習生活中過著枯燥的日子,是老師眼中所謂的“好學生”。但她,為了聽從父母的話,卻一直違背著自己的意愿,為深愛她的父母在矛盾的邊緣掙扎。而她,就是周穎恩。
談文:為什么?我明明已經(jīng)很努力了。為什么還是上不到一中?我還要當一個小說家的,不行,我不能就這樣放棄。我發(fā)誓,一定要在下學期沖到尖子班,向所有人證明我談文是一個為實現(xiàn)理想而奮斗的人。
旁白:他,叫談文。戴著一副眼鏡,穿著光鮮的衣著,有著富有活力的外表。他,是老師的寵兒。而他,一直為當上一個小說家而努力著。
那年,他們16歲,從不缺少天真浪漫的情懷,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幻想,在純真的心靈中無數(shù)次勾畫美麗的藍圖,描摹著小小少年心中無數(shù)的渴望。
也許是相遇的魔咒在作怪,把這兩個毫不相似的人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讓他們成了同桌,而且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周穎恩:嘿!談文,我告訴你,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大記者哦,可我父母非要我成為一個醫(yī)生,說記者沒出息,我也只好聽他們的了,你呢?你的夢想是什么?(望著桌旁的談文,睜著大大的眼睛)
談文:我么?(猶豫了一下)
談文:我,要當一個高人氣小說家。(充滿信心卻又斷斷續(xù)續(xù)地說)
周穎恩:為什么?聽說當小說家要背好多的書,你不是最討厭背書了嗎?(好奇地盯著談文)
談文:這……反正我就是要當小說家。(突然猶豫了)
第三幕 糾結(jié)的文理選科
旁白:轉(zhuǎn)眼間,他們在陌生的高中生活中結(jié)束了第一次期末考試。
場景:新學期分科報名
周穎恩:你不是要讀理科的嗎?怎么報了文科?
談文:我說過的,我要當一名出色的小說家,我要人人都看我的小說。
周穎恩:可你的理科成績這么好,還有,你不是討厭背書嗎?
談文: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就應(yīng)該不顧一切,排除萬難。
周穎恩:在這么差的文科班,成績不會好到哪里去的,更別說成為什么小說家了。
談文:只要生命沒有結(jié)束,我就不會放棄。
旁白:此時的周穎恩,仍然為父母給她指定的夢想積極地進取著,從班級的300進到了前30名。對于談文, 她只覺得他固執(zhí),所以漸漸地,和他疏遠了。
同學A:嘿!聽說過18班那個談文嗎?他居然從18班升到了8班噢。
同學B:哇!那么厲害,他又帥又聰明,我們理科生想不加油都不行了。
周穎恩:噓!你們小聲點,我要做題了。(清楚地聽到同學的對話,但裝作毫不關(guān)心)
旁白:那年,他們17歲,仍然用著自己的方式,也許是為了自己,也許是為了別人,也許……他們都勇敢地向前,即使前面鋪滿了荊棘。
周穎恩:??!我好累,我真的好累,我每天埋頭苦干究竟是為了什么?談文,其實我很羨慕你,真的,很羨慕……為什么你可以義無返顧地朝著自己的夢想,而我卻……唉!
旁白:在高難度的理科題目上,周穎恩敗下陣來了。在高二的期末考試上,她落到了普通班。在灰暗的天空中,她失掉了父母給予他的目標,惟一值得慶幸的是,要成為記者的愿望仍是她干枯心田中小小的雨水。考完試那天,周穎恩的淚水充滿了眼眶,她看到談文進入了最好的文科班。
周穎恩:我能上本科嗎?(緊緊地拽著談文的衣袖,幾乎跪在地上,眼里還帶著希望)
談文:嗯,一定能的,只要你的愿望仍在。(微笑著攙扶起周穎恩)
旁白:就在這天晚上,周穎恩似乎想通了什么……
第四幕 擁抱陽光
場景:周穎恩家
周穎恩:媽,我決定了,我要轉(zhuǎn)去文科,我不想當醫(yī)生了。
穎恩媽:不行,你忘了我和你爸爸對你有多大的期望了嗎?你要當一個醫(yī)生……(語氣堅定)
周穎恩:(打斷了媽媽)媽,我好辛苦,什么理科文科的我不管,我只想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我要當一個記者,你不懂。為什么要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你知道嗎?明明心中擁有夢想,卻不能為之而努力,反而要每天面對自己不喜歡的題目,感覺有多痛苦,你知道嗎?
穎恩媽:(直接給了穎恩一巴掌)你背負的是整個家族的期望,你怎么能那么自私?一味只顧自己?我和你的父親為了把你培養(yǎng)成為醫(yī)生,花了多少心血,你竟然想把我們之前的努力全部毀于一旦,你的想法實在太過分、太自私了!
周穎恩:你知道嗎?我有多想做記者,我偷偷地參加了學校的記者部,在里面,我采訪別人,寫采訪稿,學到了很多東西,媽媽,相信我。
穎恩媽:你不明白。(哭了起來)
周穎恩:媽,我真的很想做記者。我知道,你年輕的時候也有環(huán)游世界的夢想,但因為不得不照顧我,所以放棄了。我想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即使沒有達成,我也心甘情愿,至少我努力過。我從小就對你百依百順,就這一次,讓我做我喜歡做的事,好嗎?媽……我真的很想做記者,想成為一位成功的記者,讓您為我驕傲。(抽泣,說不出話)
穎恩媽:(凝神思考良久)孩子,去吧。既然決定了就要全力以赴,我收到你的心意了。(抱住周穎恩)
周穎恩:我要當一個大記者,我要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我要……
旁白:終于,在高三的注冊日上,文科班的名冊上多了一個名字:周穎恩。
周穎恩:(獨白)當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的時候,我忽然感到溫暖起來。談文暖心的安慰和關(guān)切的語言,讓我豁然開朗。其實,不是沒有陽光,只是我沒有勇敢地轉(zhuǎn)身。
眾演員及幕后:(上臺齊誦)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得澤,萬物生光輝。
旁白:如果有一天,你的前面是陰影,請不要懷疑陽光的存在,陽光只是在你身后。請勇敢地轉(zhuǎn)身,轉(zhuǎn)過身,你就能擁抱理想的陽光。
(播放歌曲《最初的夢想》)
【劇 評】
該劇反映了高中生勇敢追尋理想不放棄的過程,呈現(xiàn)了父母與孩子在未來職業(yè)方向上的沖突,反映高中生最常見的文理選科的問題。表演效果良好。該劇獲得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第一屆校園心理劇比賽團體二等獎。
注:該劇為江門市2016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校園心理劇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yīng)用研究”研究成果。(立項編號:JM2016C39)
(作者單位:廣東省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江門,529000)
編輯/劉 芳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