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加迪
一天,爸媽提議做魚吃,我們一家人便去了菜市場,看著活蹦亂跳的烏魚,我的胃感覺很饑餓。我們把活烏魚帶回了家,一路上,它在袋子里旋轉(zhuǎn)、翻滾,袋子左搖右晃,有時甚至上上下下,一起一落。
烏魚在努力挽救自己的生命,它知道它是要被吃掉的。果不其然,一到家它就被倒在了水槽里。我在腦中想象它作為“美味”的死法,是清蒸,紅燒,還是煲湯。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它是要被活煮。我從沒見過這樣的吃法。爸爸談起這種吃法時眼神炯炯發(fā)光,那么,這吃法有什么神奇之處呢?
終于,午時到了,烏魚正中死簽。
爸爸雙手按住烏魚,可它一個漂亮的甩尾,掙脫了爸爸的雙手,爸爸遲疑了一下,又將烏魚壓在水盆底部,雙手緊壓它的腹部,將烏魚腦袋和尾巴相連,上下顛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烏魚丟進了鍋里。水花四濺,烏魚在鍋里仍然歡快地游動,只是,它的領(lǐng)地少了些。爸媽向鍋里不停灌酒,酒香四溢,爸爸順勢將剛剛緊握著的透明鍋蓋蓋在了鍋上。烏魚還在撲騰,爸爸把手一起疊在了鍋蓋上,就連在外頭的奶奶也大聲提醒著,我仔細看了看鍋邊,確認密封才敢抬起頭。
爸爸額頭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汗珠,一滴,十滴,甚至更多。
袋子束縛不了你,美酒也不能讓你產(chǎn)生醉意。
烏魚像對待袋子那樣,對著這鍋滾燙的水,它上躥下跳,使出渾身解數(shù),想再次逃出升天??蛇@次,它面對的不是袋子,而是一口鍋和一桌人類。他們自以為聰明,想用酒把你灌醉。他們殘暴地將你扔在滾燙的鍋中,自認為擁有掌握你生命的權(quán)利,他們雖用金錢交換了你的生命,但顯然金錢和生命是不等的。
我看到你的嘴巴張開,仿佛充滿著絕望,眼球里似乎還有血絲。湯汁散發(fā)出陣陣惡臭,當(dāng)你離開時,他們將你肚子中的臟物取出,留下那副軀體。這等殘暴的吃法,之前我聞所未聞,現(xiàn)在卻深有體會。人類無情地剝奪著生物的生命,他們各有目的,有的是為了金錢,但更多的是為了填滿他們那永遠都填不滿的胃。
我放下了筷子。烏魚肉雖在碗中,但我卻遲遲沒有入口。
模擬評分:45分。
得分理由:作文中兩個人稱轉(zhuǎn)換,對烏魚的稱呼由“它”到“你”,對自己和父母的稱呼由“我們”到“他們”,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由參與其中到抽離其中的過程,這也是小作者心靈覺醒的過程。作文是對人類一味享受“饕餮大餐”而不顧其他生命的指控,發(fā)人深省。小作者還運用了首尾呼應(yīng)、人稱轉(zhuǎn)換等方法,可謂立意深遠,技法巧妙,實屬佳作!
失分理由:作文前半部分有些描寫顯得冗長,使文章不夠精練。
(本版由姚文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