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云
假如我變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新月集·飛鳥集》
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天生萬物以養(yǎng)人,人卻無一德以報天”,既無白楊禮贊,何不依偎在大自然母親的懷里,讓她的空明澄澈滌蕩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心靈快活起來。只愿做那自由飛翔的鳥兒,在蔥蔥郁郁的森林里曼舞;只愿做那只花蝴蝶,在百花叢中游戲;還愿做遼闊草原上的那匹飛奔的駿馬,讓帶起的疾風吹彎青草的脊背……
每天嗅著花草的芬芳,可以讓我忘卻生活中的一切煩惱。走進自然才發(fā)覺自己竟如此渺小,而她的力量竟如此強大,一縷芳香襲來,竟舒展開我久蹙的眉頭,禁不住仔細去嗅那香味,感受大自然的味道,躺在她的懷里,竟是如此溫暖,我貪婪地感受著這世界上最純潔的香味,它像朝陽般融化我冰冷的心,又似明月般撫平我浮躁的心,我感受到她的暗香(安詳),我匆忙的腳步是在那繁雜事物的皮鞭的驅(qū)趕下形成,而此刻我卻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腳步,情不自禁地體味這普世而又獨一無二的香味。
每天望著樹木的成長,可以讓我感受生命的氣息?!熬G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樹木的蔥郁青翠讓我忽感生命力量的偉大,青青園中草,種種街邊樹,那懸崖邊上的白楊,石縫冒出的野草自是更讓我欽佩,它們的生命力竟是如此頑強而倔強。駐足校園路邊的那三棵桃樹,前幾日還是赤身裸體的,現(xiàn)今卻披上了粉紅的花衣裳,中間還夾雜著些許白色的桃花,粉的艷麗與白的純潔結合把桃樹裝點得鮮艷而不失高潔。十里桃堤何須往,目下即是桃花園(桃花源),花不在多貴在精,單這三棵桃樹便可勝過那紅橋十里桃花堤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再美好也不過如此吧!
每天聽著鳥兒的歌聲,可以讓我走進另一個世界。春風送綠樹,鳥兒好定居,那些蔥蔥郁郁的樹木是它們棲息的地方,只需銜來幾根樹枝便可筑巢,“落戶”的它們最是喜用歌聲表達喜悅,它們的叫聲雖不似百靈鳥般婉轉悠揚,也不似猿啼般哀轉久絕,反是略顯雜亂,然而這聲音卻有深厚內(nèi)蘊,這是它們對春天的禮贊,是心靈生出最真實的表達,那短促而又連續(xù)的鳴叫雖不能感人心懷卻觸人心扉,讓我不禁幻想闖入它們的世界,體會那歌聲背后的故事,也用自己的歌聲引來行人關注的目光,讓他們猜想和品位我的心靈故事。
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何謂“樂活”?那便是一種熱愛生命,創(chuàng)造生命價值的生活方式,這是一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是能夠在生活中找尋快樂的生活方式,但真正的生活不僅只有人,還有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嗅到的是芳香我們會微笑,吸進的是霧霾我們還會樂觀地笑嗎?道家告訴我們對待自然要“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生”,只有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保持真正的“樂活”的人生態(tài)度 。
(作者單位:河北工業(yè)大學 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