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清明
危重患者護理質量的安全管理與效果探討
黃清明
(山西省陽泉煤業(yè)集團責任有限公司第三醫(yī)院,山西 陽泉045008)
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效果探討
危重患者通常是指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病情變化快,兩個以上的器官系統(tǒng)功能不穩(wěn)定的患者[1]。但是由于危重患者的病情險峻,減退或衰竭病情發(fā)展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極易發(fā)生危機事件,加上危重患者意識喪失,更是加大了護理難度[2]。因此,對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安全管理十分必要。本科室自2013年起在危重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實施護理質量安全管理以來,取得良好成效,現研究報道如下。
選擇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科室收治的187例危重患者為研究組,男性134例,女性53例,年齡34~65歲,平均年齡(49.3±7.5)歲。另選擇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科室收治的174例危重患者為對照組,男性129例,女性45例,年齡32~67歲,平均年齡(48.9±8.1)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
研究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具體措施如下:①首先向患者家屬,介紹護理具體措施,取得患者家屬的理解和配合。②護理人員內部要針對患者成立安全管理小組:包括1名護士長,負責人員的統(tǒng)籌管理;2名護理護士,負責實施;1名科室主任醫(yī)師:負責護理危機事件的解決。③樹立安全意識:進行護理人員崗前安全教育,強調科室的工作制度,護理要求以及注意事項,并定期組織會議進行安全責任評估,對不足之處及時進行整改,嚴格按照護理目標進行護理。④增強危機意識教育:樹立護理小組全員提高護理質量的意識,及時預見護理中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預防護理危機事件的形成。護士長定期對小組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小組人員的檢查意識、服務意識以及心理素質。⑤學習相關法律、法規(guī)知識:護士長定期組織小組人員學習護理相關的法律知識,如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理應急預案等,并以實際案件進行分析教學。⑥提高護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培養(yǎng)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操作技能的介入治療專職護士,并且每隔一段時間便組織其進行服務交流和業(yè)務培訓,及時自省,不斷充實自己。學習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學會觀察和傾聽患者的需求,在操作、溝通上能為患者著想。并根據患者的焦慮、緊張、抑郁等情緒來針對性地給予心理輔導,幫助其消除不良心理。⑦建立健全臨床護理的各項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如查對制度、特殊用藥的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報告制度、危機事件處理制度等[3],護士長每天進行督查,監(jiān)督制度的實施情況,反饋問題,聽取患者意見,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進行總結。
觀察指標:①危機事件的發(fā)生情況,包括業(yè)務方面、服務態(tài)度方面和與患者溝通方面;②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通過自制的問卷調查表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颊邼M意度=(非常滿意病例數+滿意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對照組發(fā)生危機事件34例,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率為19.54%;研究組發(fā)生危機事件10例,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率為5.35%,研究組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16.96,P<0.05)。
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總體滿意度為81.03%,研究組患者的總體滿意度為92.51%,研究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滿意度比較[例(%)]
危重患者的病情嚴重隨時可能變化,如果搶救及時,護理得當,患者可能轉危為安,反之,會發(fā)生生命危險,因此對危重患者的護理是一項非常重要而嚴肅的工作[4]。而由于危重患者的特殊性,護理工作過程中,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率也較高。而本院對危重患者實施的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是通過成立安全管理小組,由護士長領頭定期加強組內成員安全意識、危機意識培訓,組織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業(yè)務知識的輪訓,制定科學的危機管理制度,建立危機預警體系,可使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率顯著降低。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但是由于危重患者病情的復雜性以及患者個體的特異性,導致在護理工作中發(fā)生危機事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研究組發(fā)生的10例危機事件中,我們都進行了及時、有
效的處理,患者對我們的工作也給予了諒解,并且在事件發(fā)生后及時進行總結,不斷整改,使我科的護理質量安全管理不斷健全。
綜上所述,對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安全管理,樹立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能有效降低患者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預后和對護理的滿意度。
[1]武淑敏.護理風險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1):70-72.
[2]胡容,劉云,王紅,等.護理管理組實施護理質量研究性檢查的效果探討[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8,21(12):1304-1307.
[3]姚寧,田素英,張蕊.風險管理對提高精神科護理安全的作用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09,9(2):44-45.
[4]李威,彭粵銘,曹靜.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4):56-58.
20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