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光
思路導航
1.從材料看,老人不是把財富留給了子女,而是把勞動和勤奮的鑰匙交給了他們,也可看作將服務的對象交給了他們,要他們?nèi)鞒?。由此,我們可以立意為:“只有勞動才能?chuàng)造財富”“勞動最美”“服務他人,幸福自我”“勤勞是最大的財富”“財富花開勤勞樹”等。
2.老人不是富翁,僅是一名送奶工,他送奶可能只是為了生計,可在臨終前卻仍不忘自己的工作,這體現(xiàn)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堅守,令人欽佩。據(jù)此,可立意為:“生命有限,責任無限”“為堅守點贊”“責任比財富重要”“破解遺囑密碼,創(chuàng)造幸福人生”“責任重于泰山”“精彩源于責任”“遺產(chǎn)——責任”“敬業(yè)方能興業(yè)”等。
寫作誤區(qū):①審題時未抓住材料的關鍵,片面得出觀點,導致偏離題意,如根據(jù)“兒女們滿意的表情”得出“知足”“樂觀”的結論。②不顧材料指向,主觀添加觀點,導致中心論點位移,如“責任重于權利”“生活需要堅持”等。③審錯材料,有考生立意為“掌握方法最重要”(老人分配牛奶用戶給子女,但并沒有教他們制作牛奶的方法技巧,很可能導致子女制作的牛奶沒有特色而失去競爭力最終被淘汰,因此掌握方法更重要)。④完全離開材料來寫,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會欣然接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