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長信
【摘要】目的 分析骨化三醇治療對2型糖尿病亞臨床大血管病變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亞臨床大血管病變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各55例。對照組常規(guī)控制血糖,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骨化三醇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超敏C反應蛋白、糖化血紅蛋白、以及血鈣、25(OH)D、sCD36、clMT指標。結果 ①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超敏C反應蛋白、血糖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治療組治療后的25(OH)D、clMT、sCD36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2型糖尿病亞臨床大血管病變患者經骨化三醇治療,可有效改善其癥狀,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大血管病變;2型糖尿病;骨化三醇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0.0.02
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非常大,臨床需及時對患者采取治療措施,緩解其病情。亞臨床大血管病變指的就是無腦血管病、心血管病的患者出現(xiàn)血管結構改變以及損害,通過對患者進行干預,能夠使動脈粥樣硬化過程得以延緩,改善預后[1]。本文主要探討骨化三醇治療對2型糖尿病亞臨床大血管病變患者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亞臨床大血管病變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各55例。對照組女32例,男23例;平均年齡(56.94±6.49)歲;糖尿病病程1~9年,平均病程(6.94±2.14)年。實驗組女31例,男24例;年齡(57.88±6.82)歲;糖尿病病程1~9年,平均病程(6.37±2.5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與排除標準
入選:經頸動脈B超檢查,發(fā)現(xiàn)頸動脈內膜增厚,且在0.9 mm以上,或者有動脈粥樣斑塊;患者的血25(OH)D水平在30 ng/mL以下;入院后確診為2型糖尿??;患者知曉研究內容,自愿參與研究;精神無異常;對本次研究藥物耐受。
排除:將患有嚴重肝腎疾病的患者排除;將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急性感染等疾病的患者排除;將患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排除;將不愿參與研究的患者排除;將精神、意識異?;颊吲懦?;將對本次研究藥物不耐受的患者排除。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飲食控制、健康教育、用藥指導等。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利用骨化三醇(青島正大海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491)治療,給予骨化三醇0.5 μg/次,口服,1次/d。
1.4 觀察指標
隨訪時間為6個月,觀察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sCD36、血鈣、25(OH)D、clMT指標,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均由相關科室的醫(yī)護人員記錄。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超敏C反應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比較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血糖、超敏C反應蛋白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25(OH)D、clMT等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血25(OH)D、clMT、血鈣、sCD36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25(OH)D、clMT、sCD36指標有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近幾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顯提升,這類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非常高,為了降低大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臨床必須及時采取干預措施,使患者病情緩解。骨化三醇一般由25-羥基維生素D3轉化之后形成,就人的正常生理特性而言,骨化三醇每天的生成量在0.5~1.0 μg,具備重要的生理功能。有研究人員利用小鼠做實驗,經研究發(fā)現(xiàn),骨化三醇(小劑量)的應用能夠促使主動脈竇硬化癥狀得以改善[2]。另外,還有研究顯示[3],該藥物對SR CD36表達具有抑制作用,抗動脈硬化效果顯著。
超敏C反應蛋白能夠將患者體內的炎癥水平反映出來,研究表明[4],糖尿病亞臨床大血管病變與超敏C反應蛋白存在密切關聯(lián)。骨化三醇對IKB-α表達有刺激作用,抗炎效果確切,且對動脈硬化有抑制作用,該藥物的應用能夠使患者的超敏C反應蛋白降低,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炎癥癥狀得以改善[5-6]。從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亞臨床大血管病變患者采用骨化三醇治療后,患者的血糖、超敏C反應蛋白指標指標明顯下降,不過與對照組相比并無差異。另外,治療組的sCD36、25(OH)D、clMT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差異性,研究證實,骨化三醇的應用能夠對2型糖尿病亞臨床大血管病變患者起到治療作用,有利于改善動脈硬化,臨床療效確切。
綜上所述,骨化三醇在2型糖尿病亞臨床大血管病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有利于緩解患者病情,值得臨床
推廣。
參考文獻
[1] 倪 杰,徐 鵬,張 均,等.骨化三醇聯(lián)合福辛普利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3,27(02):119-122.
[2] 黃偉煌,張麗菊,井立鵬,等.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風險及其交互作用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9(01):13-16.
[3] 劉以晨.骨化三醇對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作用[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3,11(04):31-32+34.
[4] 龐新華.骨化三醇聯(lián)合替米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0):52-54.
[5] 李 潔,鄭 婧,任利群.骨化三醇聯(lián)合鈣爾奇D對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謝的影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4,20(02):189-191.
[6] 周 建,程宇甫,陳麗萍,等.疏血通聯(lián)合坎地沙坦酯骨化三醇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刊),2013,42(04):40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