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黃酮量114.14mg/g;含量6."/>
劉金武++劉添++王子金++郭春燕++李潔++黃春霞
【摘要】目的 對南劉寄奴的莖、葉、花不同部位中的總黃酮進行含量測定。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蘆丁為標準品對照,測定不同部位的南劉寄奴的黃酮含量。結(jié)果 測得劉寄奴不同部位黃酮含量次序為:花(黃酮量229.75 mg/g;含量9.79%)>葉(黃酮量114.14 mg/g;含量6.85%)>莖(黃酮量90.17 mg/g;含量4.50%)。結(jié)論 南劉寄奴中以花的黃酮含量最高,要用價值最大,其次為葉和莖。
【關(guān)鍵詞】南劉寄奴;分光光度法;黃酮;含量測定
【中圖分類號】R282.71;R9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5.0.02
Study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flavonoids in different parts of
Nan Liu slave
LIU Jin-wu, LIU Tian, WANG Zi-jin, GUO Chun-yan, LI jie, HUANG You-xia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Hunan Changsha 410219,China)
劉寄奴為植物奇蒿的干燥部分,收錄于《中國藥典》2005年版附錄中,別名六月霜、白花尾、千粒米、苦連婆等,為菊科蒿屬(Artemisia L)植物。劉寄奴味辛微苦,性溫,有破淤止痛之功[1]。劉寄奴化學成分研究文獻已有報道,主要成分為黃酮、愈創(chuàng)木內(nèi)脂類倍半萜內(nèi)酯及其二聚體類和香豆素類等[2]。臨床上用于潰瘍性結(jié)腸炎、慢性盆腔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等?,F(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抑制亞硝化反應(yīng)、陣痛、保肝等作用[3]。但對其各部位的定量研究分析尚未見報道,為合理開發(fā)和利用劉寄奴,為中藥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依據(jù),本文對南劉寄奴的莖、葉、花部位中的總黃酮進行了提取并對其含量進行測定。報道如下
1 儀器與試藥
1.1 儀器
采用UV-2401P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
1.2 試藥
劉寄奴由藥材市場購買,蘆丁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5%亞硝酸鈉及5%硝酸鋁試液(自制);4%氫氧化鈉試液(自制);其余實驗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2 方法與結(jié)果
2.1 樣品制備
劉寄奴洗凈晾干,把莖、葉、花摘取分開,放入60℃恒溫干燥箱中烘10~12 h。用微型植物粉碎機將干燥后的劉寄奴粉碎,磨碎后的劉寄奴粉末放入40目篩中進行篩選,篩選后的劉寄奴粉末分別裝入3個棕色試劑瓶中備用。
2.2 標準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取蘆丁標準液0、1、2、4、6、8、10 mL于7個5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5 %NaNO2溶液1.5 mL搖勻,靜置6 min后,加入10%的Al(NO3)3溶液1.5 mL搖勻,放置6 min后加入1 mol/L的NaOH溶液10 mL搖勻,顏色加深,最后用30%乙醇定容,放置15~20min后在波長為510 nm處測定其吸光度,參比為空白試劑[4]。以蘆丁標準品質(zhì)量濃度C(mg/mL)為橫坐標、吸光度A為縱坐標,建立蘆丁校準曲線,并用最小二乘法作線性回歸方程,得到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0.1089x-0.1314;R2=0.9912。
2.3 樣品測定
用電子分析天平從3個棕色試劑瓶中分別稱取2.00 g劉寄奴的莖、葉、花不同部位干燥粉末,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300 mL加熱回流至提取液無色,放冷后棄取乙醚液,加85%濃度的乙醇各200 mL,加熱回流至提取液無色,放冷后過濾于200 mL量瓶中定容[5]。各吸5 mL提取液置50 mL量瓶中,加50%乙醇稀釋到刻度。再各取2 mL置25量瓶中,按標準曲線下操作,測定總黃酮的含量。
3 討 論
黃酮類化合物參與了鈣離子的轉(zhuǎn)移、磷酸和花生四烯酸的代謝、蛋白質(zhì)的磷酸化、自由基的清除、氧化還原作用、抗氧化活力的增強、螯合作用和基因的表達。自然界中最常見的是黃酮醇和黃酮,天然來源的黃酮分子量小,人體能夠迅速吸收,能透過血腦屏障和進入脂肪組織,有消除疲勞、保護心血管、防動脈硬化、疏通微循環(huán)、擴張毛細血管、活化大腦及其他臟器細胞以及抗脂肪氧化和抗衰老等功能。
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劉寄奴中的總黃酮含量,以蘆丁為對照品,方法簡便可靠。根據(jù)測定結(jié)果,劉寄奴各部黃酮含量中花的含量最高,葉次之,莖的含量最低。證實花的藥價值最大,建議劉寄奴宜花期時節(jié)采收,在藥材收購時應(yīng)引起注意,臨床用藥時也應(yīng)該甄別不同部位劉寄奴的藥物濃度不同,根據(jù)各部位黃酮含量來調(diào)整劑量。
參考文獻
[1] 張 琳,李寶國,等.南劉寄奴黃酮類成分的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0,45(2):104-107.
[2] Zan K,Chen X Q,Tu P F,A new 1,10-secoguaianolide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Artemisia anomala[J].Chin J Nat Med,2012,10(5): 358-362.
[3] 年 華,鄭漢臣,等.劉寄奴黃酮類成分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0,35(14):18-27.
[4] 胡 帥,張 騁,等.不同黃秋葵花中總黃酮的提取和含量測定[J].激光生物學報,2013,22(4):375-378.
[5] 吳巧鳳,繆才剛.六月霜不同采收時期及各部位的總黃酮考察[J].中國現(xiàn)代應(yīng)用藥學,2001,18(2):100-101.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