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生
·專家筆談·
股骨頭壞死的診斷與治療原則
王義生
股骨頭壞死; 診斷; 治療
股骨頭壞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常見病。非創(chuàng)傷性ONFH多見于中青年,致病因素多達四十余種,最常見病因是酒精中毒、攝入過量激素[1-6]。ONFH病人約10.0%~74.0%的病人有長期酗酒史[3]。Jones[6]報道,成人累積飲用150 L純酒精(每周累計飲酒不少于400 ml)即可發(fā)病。激素性ONFH的發(fā)生率約為18.0%~46.0%,與攝入激素的劑量、時間、給藥途徑有關,尤其是短期內(nèi)大劑量使用最易誘發(fā)骨壞死。有人認為,攝入總量在相當于潑尼松總劑量2000 mg以上時,ONFH發(fā)生率明顯增高。約80.0%未經(jīng)有效治療者在1~4年內(nèi)將發(fā)生股骨頭塌陷,關節(jié)功能損毀,致殘率極高,多數(shù)病人不得不接受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1-2]。
早期診斷困難,應高度重視病因病史。非創(chuàng)傷性ONFH病人中,多為一側出現(xiàn)癥狀作MRI檢查時,發(fā)現(xiàn)對側已發(fā)生了早期ONFH。酗酒、長期應用激素史的病人警惕性較強,主動就醫(yī)或及早檢查,也可及早發(fā)現(xiàn)ONFH。ARCO Ⅱ期和晚期病例的X線表現(xiàn)已很明顯,容易診斷。診斷要點包括了解病史,仔細體格檢查,及早作有關輔助檢查。診斷方法主要包括:(1)X線檢查:適宜觀察股骨頭形態(tài)(光圓度、高度、塌陷程度),但其敏感度差。(2)CT檢查:敏感度明顯低于MRI,有助于發(fā)現(xiàn)股骨頭軟骨下骨折。(3)ECT檢查:敏感度優(yōu)于CT。在特早期(0期或Ⅰ前期)可出現(xiàn)“冷區(qū)”。當出現(xiàn)熱區(qū)時,結合病史有助于診斷,但特異性差??蓹z測攝取放射性核素計數(shù)的股骨頭/干比(王義生,1996),正常成人的頭/干比平均值為2.5,其陽性結果與MRI陽性結果的符合率達93.8%,結合病史(尤其是應用大量激素、大量飲酒者),當頭/干比>2.5時,應懷疑ONFH;當頭/干比>3.0時,應高度懷疑或可初診為ONFH。(4)MRI檢查:敏感度特高,早期發(fā)現(xiàn)和診斷股骨頭壞死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達99.0%,對于排查早期ONFH應作為首選。以MRI抑脂像上的陽性表現(xiàn)為判定依據(jù)。(5)骨功能檢查(FBE):包括骨內(nèi)壓測定、骨內(nèi)靜脈造影和核心活檢。成人正常股骨頭骨內(nèi)壓為2.67~4.00 kPa(20~30 mmHg),ONFH股骨頭骨內(nèi)壓>4.00 kPa(30 mmHg)。股骨頭核心活檢的結果最為準確,但為有創(chuàng)檢查。
應高度重視與股骨頭骨髓水腫、滑膜疝、腫瘤、骨島以及髖關節(jié)結核、骨關節(jié)炎、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扁平髖、強直性脊柱炎并髖強直等疾病相鑒別,避免誤診。
ONFH的治療方法很多,報道效果不一。作出正確診斷和分期,是決定治療方案的關鍵。針對各期采用相應方法,正確掌握治療原則,才能獲得較佳療效。
ONFH分期方法很多,各有優(yōu)缺點,目前尚無統(tǒng)一分期方法。ARCO分期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分期方法分別總括了病理學、放射學、骨掃描、MRI等檢查結果,并依據(jù)股骨頭壞死骨范圍和塌陷程度將各期進一步分為3種亞型[7-8],顯示出其分期方法的諸多優(yōu)點,近年來多被臨床應用。但是,目前尚沒有一種簡便方法能夠準確地判定ONFH的壞死面積。我國ONFH病例表現(xiàn)有特殊性,如國人ONFH就診時的ARCO Ⅰ-C、Ⅱ-C期的病變范圍較大,遠遠超過股骨頭的30.0%,甚至達50.0%或更多,真正符合Ⅱ-A、Ⅲ-A、Ⅲ-B期的病例特別少。尤其是國人ONFH的Ⅲ-A、Ⅲ-B期病例,其已經(jīng)塌陷,壞死面積更大,多數(shù)病例達到50.0%~90.0%,遠遠超過15.0%、30.0%,按照壞死面積可以判定為Ⅲ-C期。但按照股骨頭塌陷卻不足2 mm、4 mm,而達不到Ⅲ-C期。這些均給計劃治療方案帶來困難。因此,目前常用的國外分期方法仍然不適用于中國人。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jié)外科學組制訂了股骨頭壞死臨床診療規(guī)范專家共識[9],中國康復醫(y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yè)委員會骨缺損與骨壞死學組制訂了成人股骨頭壞死臨床診療指南[10],均為5期分法,將股骨頭壞死范圍和塌陷程度量化,Ⅰ~Ⅳ期進一步分為3 種亞型,根據(jù)不同期別確定治療方案,強調(diào)了保髖治療。
ARCO分期的治療原則為[1]:0~ⅡA期:髓芯減壓術。ⅡB~ⅢB期:截骨術或骨移植術。ⅢC期及其以上者: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我們的經(jīng)驗是[1,11-13]:堅持保頭治療原則,采用分期手術療法。首先準確診斷,根據(jù)病人年齡、病因、病史、期別、進展速度、壞死面積與位置、塌陷危險性、塌陷程度等各種因素,分析每例病人特點,制定治療方案。只有正確地掌握治療原則,針對各期采用相應方法,才能獲得最佳療效。
1.保守治療:早期病例(0~ⅠA期)可保守治療,應用活血化瘀中藥、葛根素、仙靈骨葆、降脂藥、骨生成藥,可收到一定效果。可施以震波、高壓氧、血液凈化等,療效有待于長期觀察。
2.分期手術療法:參照ARCO國際骨壞死分期標準,我們對ONFH采用以下系列的分期手術療法[1,11-13]。(1)0~IA 期:施以細針鉆孔減壓術。打通硬化帶,減壓并促使向壞死區(qū)增加血液循環(huán),也可同時植入自體骨髓細胞或干細胞。(2)ⅠA、ⅠB、ⅠC(壞死面積<40%)、ⅡA期:施以粗通道髓芯減壓術。目的也為減壓,打通硬化帶,促使向壞死區(qū)增加血液循環(huán)??赏瑫r植入自體骨髓細胞、干細胞、自體骨、同種異體骨、骨誘導活性材料等,促進骨修復。(3)ⅠC(壞死面積>40%)、ⅡA、ⅡB、ⅢC期:施以骨移植術,徹底清除壞死骨,充分植骨,重建血液循環(huán),促進骨修復,恢復股骨頭內(nèi)生物力學強度,防止塌陷。臨床經(jīng)驗表明,ⅠC期壞死面積超過股骨頭總面積40.0%者,粗通道髓芯減壓術不能徹底去除壞死骨,應實施骨移植術。ⅡA期行粗通道髓芯減壓術療效不如ⅠA、ⅠB期者,更推薦實施骨移植術。(4)ⅢA~ⅢB期:可施行骨移植術,但效果不如Ⅱ期者[13]。有專家主張對年齡>40歲、疼痛重、關節(jié)功能差者(相當于ⅢB),可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2,9]。(5)ⅢC、Ⅳ期:應考慮作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是晚期ONFH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1,9-11]。
[1] 崔全軍,王義生,王國照.股骨頭壞死[M].見:羅先正,邱貴興主編.人工髖關節(jié)學第14章.第1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3.275-279.
[2] 李子榮,孫偉,張念非,等.SARS病人骨壞死-皮質(zhì)激素與骨壞死關系[J].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04,12(1):34-35.
[3] 王義生,毛克亞,李月白,等.酒精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發(fā)病機理的實驗研究[J].中華骨科雜志,1998,18(4):231-233.
[4] Wang YS,Li YB,Mao KY,et al.Alcohol-induced adipogenesis in bone and marrow: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osteonecrosis[J].Clin Orthop,2003,(410):213-224.
[5] Cui QJ,Wang YH,Khaled J,et al.Alcohol-Induced Adipogenesis in a Cloned Bone-Marrow Stem Cell[J].J Bone Joint Surg(Am),2006,88(Suppl 3):s148-154.
[6] Jones JP.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osteonecrosis[J].中華骨科雜志,1994,14(3):153-162.
[7] ARCO(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Committee on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J].ARCO News,1992,4:41-46.
[8] Steinberg M,Hayken GD,Steinberg DR.A Quatitative system for staging avascular necrosis[J].J Bone Joint Surg(Br),1995,77(1):34-41.
[9] 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jié)外科學組.股骨頭壞死臨床診療規(guī)范(專家共識)[J].中華骨與關節(jié)外科雜志,2015,8(1):1-6.
[10]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分會顯微修復學組,中國修復重建外科專業(yè)委員會骨缺損及骨壞死學組,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分會顯微修復學組.成人股骨頭壞死臨床診療指南[J].中華骨科雜志,2016,36(15):945-954.
[11]王義生.股骨頭壞死的分期治療[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44(2):252-256.
[12]王義生.股骨頭壞死的療效評價[J].中華骨科雜志,2010,30(1):10-14.
[13]王義生,殷力,盧中道,等.雙支撐骨柱移植術治療股骨頭壞死的遠期療效分析[J].中華骨科雜志,2007,27(1):59-63.
(本文編輯:徐文聃)
讀者·作者·編者
本刊主編陳孝平院士榮獲亞太肝膽胰協(xié)會杰出成就金質(zhì)獎章
第六屆亞太肝膽胰協(xié)會年會暨第29屆日本肝膽胰外科學會學術會議于2017年6月7~10日在日本橫濱成功召開,鑒于陳孝平院士對亞太地區(qū)肝膽胰外科所作出的杰出成就,亞太肝膽胰協(xié)會為他頒發(fā)了“杰出貢獻金質(zhì)獎章”。
自亞太肝膽胰協(xié)會成立以來,僅有5位專家獲得此項殊榮,其中中國大陸僅一位。
《臨床外科雜志》編輯部
10.3969/j.issn.1005-6483.2017.08.003
450052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骨科
2017-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