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對于一位在江南住慣的人,在嚴(yán)寒的冬天也難得一見雪的蹤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跡了。物以稀為貴,今年的春雪就越發(fā)顯得珍貴。
②雪從正月十一下起。剛一開始,雪肆無忌憚地如同撒鹽般落在廣袤的大地上,同時也不停地側(cè)敲著人們的房子、窗戶和雨傘,發(fā)出“吱吱”的聲音,清脆而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覺這聲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guī)肓四莻€遠(yuǎn)逝的夢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里小溪邊,我和小伙伴們正在聆聽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娜暋?/p>
③一陣洶涌的雪過后,接踵而來的是蘆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雖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屋頂上白了一層,宛如覆蓋了一層白毯。樹枝上,草坪間,山尖上頂著一串串的小白花,與朦朧的天空灰白相間,很有些中國古代山水畫“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的韻味。
④雪雖然下得不很大,可是整個蒼茫大地比往常寧靜了許多。但也不像唐代詩人柳宗元所描繪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那樣冷靜。寧靜之中也蘊(yùn)含著蠕動:漫天的飛雪本身就是一幅時尚的動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時,也一步一步地澆滅了人們內(nèi)心的煩躁和不安;還有路上三三兩兩的車仍在穿梭,與飛雪的糾纏更添大地的嬌媚;偶爾還有幾個行人匆匆趕路,游離在這寂寥的雪國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個原因。那可能是跟人們的愛美有關(guān),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這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畫,倒不如躲在家中偎倚在火爐旁邊,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調(diào)侃,享受著雪帶來的寧靜和悠閑。如果是讀書人的話,映雪讀書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⑤雪除了給人們帶來寧靜外,還給人們帶來極高的興致和美好的希望。記得《世說新語》里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陰》的文章,文章說:“王予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zhàn)笏肌墩须[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我在納悶,何以使這位鼎鼎大名的書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晉名士乘興而行呢?聰明的人一眼就會發(fā)現(xiàn),那就是“雪”惹的“禍”。可見,雪是人們?nèi)粘I钪械摹罢{(diào)味品”和“開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筆生花;有了雪,農(nóng)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們老百姓就真高興!
⑥江南的雪雖韻味十足,意興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國的雪,它顯得不夠剛毅,不夠堅(jiān)強(qiáng),不夠渾厚,嬌氣、羞澀、短暫也就在所難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見過的,但并不像李白所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那么夸張。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國的雪作個比喻的話,我想:北國的雪就好比北方的漢子,豪放、灑脫,洋洋灑灑;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嬌小、細(xì)膩,纏纏綿綿。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認(rèn)為地理與氣候決定人的精神氣質(zhì)。從南北雪的形態(tài)特征來看,孟德斯鳩的理論確實(shí)有道理。
⑦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晌业男拈g卻沒有停止對雪的眷戀,我不僅眷戀雪的潔白,眷戀雪的晶瑩剔透,更眷戀雪的那種不夾帶一絲絲雜質(zhì)的純正。這讓我想起了為人處世,人如果能夠像雪一樣坦坦蕩蕩,純正潔白,世間就沒有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人類也就可以和諧幸福地生活。而人們常常把雪當(dāng)作“天使”,當(dāng)作“棉被”,當(dāng)作好事情的預(yù)兆,也就是因?yàn)檠┐砹巳藗儍?nèi)心的追求:自然、純潔、灑脫。雖然有時候人們達(dá)不到潔白無瑕的那種境界,但向往它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這就是為什么大家都喜歡雪,贊賞雪的原因。
⑧這場春雪已經(jīng)融化了,但它播撒在人們心間的希望種子是不會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時候還會豐收。
(選自《散文選刊》)
【閱讀訓(xùn)練】
1.文章第②、③段是從哪些角度來寫江南的雪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
2.概括文章第④、⑤兩段的主要內(nèi)容。從全文來看,做這樣的安排有什么好處?
3.文章第④段中加點(diǎn)詞語的使用很有特點(diǎn),請任選一詞作鑒賞。
4.第⑥段中作者忽然說江南的雪“也有它先天的不足”,并拿它與北國的雪相比較,指出它的“不夠剛毅,不夠渾厚”,這樣寫你覺得好嗎?
5.文章最后說“播撒在人們心間的希望種子是不會融化的”,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說說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