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香
【摘要】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廣大語文教師的追求,但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為了成績,為了考試,很多教師都采用填鴨式教學,忽視學生的感受,本文主要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互動教學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
【關鍵詞】互動;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言堂”“滿堂灌”的課堂被無數(shù)的專家、同仁痛批著,呼吁課堂改革的呼聲震天響,而事實如何呢?不管鄉(xiāng)下還是城里,不管年老年少教師,可以說90%(甚至更高)的課堂仍然是“一言堂”“滿堂灌”。教師的理由是:教學任務繁重,必需講,講清楚講透徹,爭分奪秒地講,課內課外地講。那么,效果如何呢?聽聽一位老同事的悲嘆:“這群孩子不知道腦子里裝什么東西,一道題講了又講,復習幾輪,講得嘴巴都沒口水了,可是一考試還照樣丟分,真不知道要怎么教他們了!”這位老同事老實善良,對工作幾十年如一日地一絲不茍兢兢業(yè)業(yè),就是年紀大了,也絲毫不懈怠??墒?,說實話,他的教學成績(或者說教學效果)非常一般。當時不解,直到自己有了一定的教學閱歷后,重新審視下老同事的事例,發(fā)現(xiàn)了些端倪:作為教師,不順應學生的心理生理發(fā)育特點,一味埋頭苦干,是無法讓學生學有所獲的。學生所獲在課堂,因此便向教師提出一個嚴肅深遠的課題: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筆者現(xiàn)就自己的課堂實踐,談談一些做法與心得。
要讓課堂高效,關鍵要學生樂學,為了這個“樂”字,許多教師做了不懈的努力與嘗試,出現(xiàn)了許多新穎有趣的教法。但假如只一味追求教學方法的新穎有趣,難免使學生養(yǎng)成愛動、愛熱鬧的心性,這心性不利于對知識的深度理解與把握。因此,課堂上,既要講究趣味性,更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與探究能力。有人會認為這樣很難,其實未必,只要結合學生的認知過程,充分利用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便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課堂實踐讓筆者有理由提出一個看法:鍛造自主互動鑰匙,開啟高效課堂之門。
此課堂模式的設計理念是依據(jù)初中學生的特點來定制的。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從小學進來,年齡與心智決定了他們自我控制能力低,自學意識淡薄,感性、具象思維強,理性、抽象思維弱,容易被新奇新鮮的事物吸引,專注度不高,專注時間不長,這一切都決定了他們好動、善忘的特點;他們在家里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呵護備至甚至到剝奪其行為、思想自由的地步,在學校出于安全的考慮更被圈定了許許多多的規(guī)矩,使得在這樣家校環(huán)境下的孩子,與社會嚴重脫節(jié),富饒的物質生活下是貧瘠到可憐的精神與能力。針對此,筆者決定不愿意當一個“母親”型教師,而更愿意當個“觀眾”型教師。課堂上,當一個熱心的觀眾,對學生們充滿期待與信任,由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互動,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下面說說我課堂上幾個常用的方法。
一、不走尋常路,點擊自主互動,輕觸高效課堂之門
魯迅的文章,因其時代久遠與思想深刻,使得初中生理解起來很困難,對初一的學生更甚,因此語文教學有三“怕”: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寫作文。筆者在教授《風箏》(語文版初一年上)一文時,文章主題一直是教學難點,于是想怎樣能讓學生輕松愉快地理解并掌握該文的主題呢?最后決定用法官斷案的方式。原告是公訴方:《風箏》一文中的“我”虐殺小兄弟的風箏夢有罪;被告是文中的“我”:我是無罪的;陪審團認真聽雙方的辯論,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案件”交給他們后,筆者便不再參與,僅僅鼓勵他們結合課文,查詢寫作背景及名家對該文的點評。到“開庭”時,這課堂可熱鬧了,控辯雙方就“有罪無罪”展開劇烈的爭辯,有理有據(jù),陪審團呢,也不閑著,認真聽每一方的辯論,并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在一旁認真聽著,當辯論偏離文本時給予及時糾正,當辯論脫離文章背景時,及時提醒。就這樣“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響、無端壓制子弟的父兄”等深奧的主題水到渠成地得出,學生也在輕松愉悅中理解并掌握了。舊文新教,不走尋常路,找準學生的興奮點點擊,讓他們真正自主互動起來,從而輕觸課堂的高效之門。
二、激發(fā)英雄心,推進自主互動,叩響高效課堂之門
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每一個小孩都有個英雄夢。因此,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會利用這一心理特點,來推進學生們自主互動學習。在小組學習中,總會有一兩個學習“釘子戶”,他們不愛學也懶得學。就是簡單到一定會考默寫的五首詩詞都不愿意去背誦默寫。打罵,無效;鼓勵,無效;開小灶,一段時間后又忘光——無效!怎么辦?這種“釘子戶”學生絕不是個別現(xiàn)象,許多老師為此傷透了腦筋,在他們面前,老師束手無策。琢磨一番后,決定以小組為單位,“綁定”學習:在抽測中,哪個小組丟分最少者可以免做作業(yè)N天,并且可以當別組的“指導老師”。不用做作業(yè),已經(jīng)是莫大的誘惑,還能當別組的“指導老師”,想起來都神氣非常。于是,每個小組都團結起來,互相監(jiān)督、互相鼓勵、互相督促。班級里掀起了一股學語文的高潮。就這樣,那些頑固不化的“釘子戶”就這么成功煉造成“繞指柔”——激發(fā)英雄心,推進自主互動,叩響課堂高效之門不是一句空話!
三、反手彈琵琶,鞭策自主互動, 推開高效課堂之門
現(xiàn)在的學生,想起來也很可憐。在家要時刻垂聽父母的嘮叨,在課堂要屏息靜聽老師的“箴言”,似乎,生命便是要在這日復一日的聽中壯大燦爛起來。事實上,到了初二,便會有許多學生放棄了學習,課堂上傳紙條、玩手機、睡覺的現(xiàn)象屢禁不止。那些堅守學習陣地的呢,考試答題時也是漏洞百出。為了讓學生主動學習并學得嚴謹,筆者決定反彈琵琶,考老師!選擇某一篇比較枯燥的文章,讓學生們課前可以利用工具書做好備課,約定課堂上考老師時師生都只能拿一本語文書。當學生考我翻譯“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鄒忌諷齊王納諫》語文版八年級下),我故意翻譯成:“早上起來穿衣服帽子,看著鏡子,對妻子說”,“考官們”馬上扣分:“沒有主語扣一分,應添主語‘鄒忌;帽子不能穿,要戴,扣一分;“窺鏡”不是看鏡子,而是看鏡子中的自己,再扣一分!”在糾正老師的同時,學生們也知道了學習要細致要嚴謹。就這樣,用反手彈琵琶,鞭策了學生的自主互動學習,輕松推開高效之門。
四、創(chuàng)設“虛榮心”,直達自主互動,邁進高效課堂之門
不管學困生學優(yōu)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在同學面前有面子。青春期的孩子對面子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我們大人的預期。為了面子,許多學生會追求一些超乎自己實力的東西,因此有人對此冠之于“虛榮心”。其實,教師如果能利用好學生的“虛榮心”,照樣能成就高效課堂。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一顆璀璨的夜明珠。但是,很遺憾,因為年少浮躁,因為時代喧囂,大多數(shù)的學生背誦古詩詞都是被逼的,被老師逼,被考試逼。拋開考試不談,多誦讀古典詩詞對提升人的文學素養(yǎng)、個人修養(yǎng)都有極大益處。為了讓學生自主學習古詩詞甚至愛上古詩詞,我決定編選一本古詩詞,編者是全班同學。每一個同學給定一個主題,如關于友情、關于惜時、關于季節(jié)等等,每人找三首自己最喜愛的古詩詞,并寫下50—150字的喜愛理由,編成后在每首詩詞下方注明編者名字。這樣一來,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一周后便不停有同學問我:“古詩找好了,什么時候要?”看到他們的熱情,我又加一項任務:給定小紙張,讓每個同學手寫下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畫上插圖,書寫不好的可以請同學代筆,然后收集起來,直接復印成冊,讓學生傳閱,點評、背誦。一個班級有42位同學,共有120多首古詩,一年能吸收這么多,真是讓人欣喜。是的,虛榮心利用得好,就這么神奇地直達自主互動,從而邁進高效課堂之門!
如果說,高效課堂是一扇深鎖的重門,那么自主互動便是開啟這扇門的金鑰匙。在鍛造這把金鑰匙時,執(zhí)教者需要用心琢磨學生的心理需要,更需要廣博的業(yè)務技能與寬厚從容的教學智慧。而這一切,都來自于對課堂的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梢哉f,在課堂中真正發(fā)揮學生的自主互動,便能實現(xiàn)真正的高效。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