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雨薇戴雪香董霞,董坤黃永權(quán)韓加敏王磊
(1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東方蜜蜂研究所,昆明650201;2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技術(shù)學院,昆明650201;3羅平縣農(nóng)業(yè)局蜂業(yè)管理站,羅平655800)
云南5個不同品種油菜泌蜜差異
羅雨薇1戴雪香1董霞1,2董坤1黃永權(quán)3韓加敏2王磊2
(1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東方蜜蜂研究所,昆明650201;2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技術(shù)學院,昆明650201;3羅平縣農(nóng)業(yè)局蜂業(yè)管理站,羅平655800)
油菜是一種重要蜜粉源植物,蜜粉豐富、分布廣、花期長、種植面積大。本文報道了云南5個不同品種油菜的泌蜜差異,云油雜2號與花油5號泌蜜量有顯著差異,F(xiàn)=0.011;云油雜2號3天測得的花蜜總體積最大,為41.5μl;玉油2號和花油3號花蜜糖濃度有顯著性差異,F(xiàn)=0.022;花油3號平均花蜜糖濃度最大,為53.9%;2-4-3和云油雜2號花蜜總糖有顯著性差異,F(xiàn)=0.045;云油雜2號花蜜總糖3天之和最大,為3.9397g。其他油菜品種間花蜜體積、糖濃度及總糖沒有顯著差異。本研究可以為油菜品種的推廣兼顧蜜源植物的選擇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油菜;泌蜜量;花蜜濃度;蜜腺
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L.)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蕓薹屬(Brassca)的一種重要油料、蜜源植物[1],為云南省第一大油料作物[2],全省范圍內(nèi)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羅平、騰沖、彌勒、廣南等縣[3]。云南省最大的無公害油菜種植基地在羅平,油菜種植面積占農(nóng)作物總種植面積的90%以上[4]。因其油菜“種植面積大,開花期較早,幾乎不用農(nóng)藥”的特點,每年早春吸引了大量轉(zhuǎn)地蜂場來繁殖蜂群[5]。在春繁期間(12月到次年3月),羅平蜜粉源植物單一[6],以油菜為主。
國內(nèi)外研究者對油菜研究頗多,土壤、地理位置、氣象因子、病蟲害等是影響蜜源植物泌蜜的因素,而影響甘藍型油菜泌蜜的因素有栽培管理、土壤條件、病害、氣溫等[7,8]。不同施肥對油菜開花數(shù)量和有效泌蜜花朵數(shù)量都有一定的影響,硼肥是影響油菜開花泌蜜的一個重要因素[9,10]。油菜發(fā)育過程中超微結(jié)構(gòu)的變化研究發(fā)現(xiàn),油菜花蜜腺的泌蜜機理應屬于胞吐和滲透分泌方式相結(jié)合的類型,油菜蜜腺分泌的蜜汁主要是由蜜腺自身光合作用產(chǎn)生且泌蜜盛期與傳粉期吻合,有利于傳粉和提高結(jié)實率[11,12]。目前未見不同油菜品種泌蜜規(guī)律差異的報道。本實驗對云南五個不同品種油菜泌蜜差異進行研究,為油菜種植品種的確定推廣兼顧蜜源植物的選擇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1.1 油菜品種
供試油菜1:花油5號;油菜2:2-4-3;油菜3:云油雜2號;油菜4:玉油2號;油菜5:花油3號,由羅平縣種子管理站提供,各品種的簡介見附錄。
1.2 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位于羅平縣板橋鎮(zhèn)小法郎村,距羅平縣城12 km,東經(jīng)103°57′~104°43′,北緯24°31′~24°25′,海拔1480 m,歷年平均氣溫15.3℃,降雨量為1595 mm,前作為烤煙,旱地,壤土,無灌水條件,肥力中等。
1.3 田間小區(qū)設計
試驗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羅平進行,田間采用隨機區(qū)組三次重復設計種植,小區(qū)面積2×2m(4 m2),每小區(qū)5行,每行6塘,每塘留苗3株,每小區(qū)90株,種植規(guī)格為0.4×0.33 m,每畝5000塘,密度15000株/畝。5種油菜品種種植分布圖見表1。
表15 種油菜品種種植分布圖
1.4 油菜管理
2015年10月22日播種,點播,基肥每畝用量為:農(nóng)家肥500 kg、過磷酸鈣50 kg、氯化鉀10 kg、尿素5 kg、硼砂1 kg、硫酸鋅1kg,混合后一次施用;播種當日使用呋喃丹滅殺地下害蟲,蓋土后用廣佳安噴霧進行芽前雜草防治。10月29日出苗,11月12日、12月2日兩次用氯氰菊脂防治跳甲、菜青蟲等田間蟲害。
1.5 實驗材料
10μl毛細管(姜堰宇杰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0-80%手持式折射儀WZ-108(北京萬成北增精密儀器有限公司)、聲光報警溫濕度記錄儀DWL-20E(深圳宇問加壹傳感系統(tǒng)有限公司)等。
1.6 花蜜泌蜜量與糖濃度的測定方法
油菜盛花期,每天清晨8點對油菜進行套袋處理,同時稱量配套的帶蓋離心管的初重置于自封袋中備用。12∶00、14∶00、16∶00三個時間點用10μl的毛細吸管吸取一定數(shù)量花朵的花蜜,用糖度儀直接測定其糖濃度大小,13∶00、15∶00、17∶00吸取50朵油菜花蜜放入離心管中帶回實驗室進行稱重。根據(jù)重量之差,計算每朵花的泌蜜量,最后對5個品種油菜的單花泌蜜量及花蜜糖濃度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1 花蜜體積
按照材料與方法中的方法對各品種50朵油菜花蜜體積進行測量并記錄,不同時間點的記錄結(jié)果見表2。將記錄的花蜜體積數(shù)值繪制成圖表,結(jié)果見圖1。
圖1 各品種50朵油菜花蜜總體積
表2 各品種50朵油菜花蜜的體積(μl)
通過SPSS軟件分析,對5個不同品種油菜每天平均花蜜體積進行兩兩比較,品種1與品種3有顯著性差異(F=0.011),其他品種間花蜜體積沒有顯著差異。品種3在3天的花蜜總體積最多,為41.5μl;品種1總體積最少,為26.7μl。對3個不同時間點的花蜜體積進行兩兩比較,同一品種在14∶00與16∶00的花蜜體積有顯著性差異,F(xiàn)=0.001。其他時間點同一品種油菜花蜜體積無顯著差異。品種1、4、5在3天不同時間點的花蜜總體積在16∶00時最大,分別為35μl、37.5μl、52.5μl;14∶00時體積最小,分別為17.5μl、25μl、30μl;品種2和品種3的花蜜總體積的變化趨勢為12∶00>14∶00>16∶00;最大值分別為38μl、50μl;最小值分別為25μl、27μl。
2.2 花蜜糖濃度
按照材料與方法中的方法對油菜花蜜糖濃度進行測量并記錄,記錄結(jié)果見表3。將記錄的花蜜糖濃度數(shù)值繪制成圖表,結(jié)果見圖2。
表3 各品種油菜糖濃度(%)
通過SPSS軟件分析,對5個不同品種油菜花蜜糖濃度進行兩兩比較,品種4與品種5有顯著性差異,F(xiàn)= 0.022;其他品種之間花蜜糖濃度沒有差異性。品種5平均花蜜糖濃度最大,為53.9%。不同品種油菜花蜜糖濃度變化趨勢:5>4>3>2>1。同一品種油菜13∶00與15∶00、13∶00與17∶00、15∶00與17∶00花蜜糖濃度具有顯著性差異,F(xiàn)值分別為0.002、0.015、0.036?;厶菨舛扔筛叩降停?7∶00>15∶00>13∶00。
2.3 花蜜總糖
將每天3次測得的油菜平均花蜜糖濃度與其對應每天3次測得的油菜平均花蜜重量相乘得到花蜜總糖,如表4所示。
表4 各品種花蜜總糖
通過SPSS軟件分析,對5個不同品種油菜花蜜總糖進行兩兩比較,品種2與品種3有顯著性差異,F(xiàn)=0.045;其他品種之間花蜜糖濃度沒有差異性。品種3花蜜總糖3天之和最大,有3.9397g。不同品種油菜花蜜總糖之和的變化趨勢:3>2>5>4>1。
2.4 花蜜糖濃度和溫濕度的關系
在不同的溫濕度環(huán)境下,不同品種油菜的花蜜糖濃度各不相同。將記錄的花蜜糖濃度及溫濕度繪制成圖表,結(jié)果見圖3。從圖3中可以看出5個不同品種油菜的糖濃度與溫度變化規(guī)律是高度一致的,花蜜糖濃度隨溫度的增加濃度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5個不同品種油菜的糖濃度與濕度變化也是高度一致的,差異變化不明顯。糖濃度隨濕度的增加有小幅度的下降。溫度在22℃左右,濕度65%左右油菜花蜜糖濃度最高。
圖3 溫濕度與糖濃度的關系
在實驗期間,羅平長期處于陰雨環(huán)境,而油菜需在連續(xù)晴好天氣才泌蜜,所以只在3月4日、3月14日及3月15日進行油菜花蜜糖濃度及泌蜜量的測定。在油菜盛花期對各小區(qū)不同品種油菜的泌蜜量和花蜜糖濃度進行測定,分別對3次測定的數(shù)據(jù)進行兩兩比較和F檢驗,并對5個不同品種油菜每天平均花蜜體積進行兩兩比較,品種1與品種3有顯著性差異(F=0.011),其他品種間花蜜體積沒有顯著差異。品種3在3天的花蜜總體積最多,41.5μl。對5個不同品種油菜花蜜糖濃度進行兩兩比較,品種4與品種5有顯著性差異,F(xiàn)=0.022;其他品種之間花蜜糖濃度沒有差異性。品種5平均花蜜糖濃度最大為53.9%,不同品種油菜花蜜糖濃度的變化趨勢:5>4>3>2>1。對5個不同品種油菜花蜜總糖進行兩兩比較,2與3有顯著性差異,F(xiàn)=0.045;其他品種之間花蜜糖濃度沒有差異性。品種3花蜜總糖3天之和最大,有3.9397g。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蜜蜂在品種3上停留的數(shù)量最多,有利于油菜授粉。
根據(jù)各品種油菜泌蜜量及花蜜糖濃度分析可知,品種3(云油雜2號),由于其泌蜜量大,濃度高,在蜜源價值方面明顯高于其他4個品種。云油雜2號是通過審定的品種,表現(xiàn)雜交優(yōu)勢強,植株繁茂,根系發(fā)達,早熟,適應性廣,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等優(yōu)點。云油雜2號含油量為45.5%,比已審定花油3號增加13.7%、花油5號增加11.1%;畝產(chǎn)為200~390 kg,比對照品種多。云油雜2號具有優(yōu)良的農(nóng)藝性狀,是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優(yōu)良油菜品種。建議作為羅平優(yōu)先考慮的優(yōu)質(zhì)油料和優(yōu)良蜜源推廣栽培品種。
致謝:本實驗得到羅平縣農(nóng)業(yè)局李春成、李慶剛、熊瓊、簡紹方及羅平縣小發(fā)郎鄉(xiāng)山老建一家的幫助,在此真誠感謝!
附錄:
1.花油3號(H090)
審定編號:滇油15號。該品種是省農(nóng)科院生物所1987年選育而成。屬于中早熟甘藍型雙低油菜品種。幼苗直立,葉片較大,圓葉形,葉色淡綠。全生育期180天左右,株型緊湊,株高適中,160~180cm,有效分枝部位高40~60cm,單株有效分枝數(shù)10~15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80個以上,角粒數(shù)20粒左右,千粒重3.5 g。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正常年份畝產(chǎn)150~250 kg。芥酸:0.49%,硫甙:18.15μmol/g,含油量40 %。抗病性中等,抗寒耐旱力較強。合理密植,1.5~2萬株/畝。適宜云南省海拔1500~2400 m的地區(qū)種植。
2.花油5號(H045)
審定編號:滇油20號。該品種是省農(nóng)科院生物所1992年選育而成。屬于中早熟甘藍型雙低油菜品種。幼苗直立,葉緣缺刻較深,葉色淡綠,苗期生長快,現(xiàn)蕾抽薹早。全生育期175天,植株較矮,140~150cm,有效分枝部位高39~51cm,單株有效分枝數(shù)10~13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20~380個,角粒數(shù)20粒左右,千粒重3.3 g。正常年份畝產(chǎn)150~200 kg。芥酸:0.94%,硫甙:19.7微摩爾/克,含油量41%。中等抗性,適宜密植,2.2~2.5萬株/畝。適宜云南省海拔1100~2200 m的地區(qū)種植。
3.玉油2號
未審定,該品種是農(nóng)夫樂種業(yè)公司選育的。幼苗直立,葉片近圓形,葉色淡綠,長勢強。在2009~2010年曲靖市油菜區(qū)試中羅平點表現(xiàn):全生育期175天,株型緊湊,株高152.6cm,有效分枝部位高78cm,單株有效分枝數(shù)7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12.4個,角粒數(shù)20.8粒,千粒重3.1g。抗倒性、抗寒、耐旱力較強,抗病性中等。
4.2-4-3
未審定,該品種是農(nóng)夫樂種業(yè)公司從花油6號(H030)中選育而成。芥酸含量高,達不到審定標準,屬于中早熟甘藍型油菜品種。幼苗直立,葉片近圓形,葉色藍綠,苗期生長穩(wěn)健,開花以后生長較快。主花序和分枝均較長,具有大角大粒的特點,成熟時角果呈現(xiàn)紫色。在2009~2010年曲靖市油菜區(qū)試中羅平點的表現(xiàn):全生育期175天,株型緊湊,株高166.8cm,有效分枝部位高79cm,單株有效分枝數(shù)9.4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14.2個,角粒數(shù)18.1粒,千粒重3.4 g??沟剐浴⒖购?、耐旱力較強,抗病性中等。
5.云油雜2號
審定編號:滇審油菜200501號,是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經(jīng)濟作物研究所選育的,屬于中早熟優(yōu)質(zhì)雙低油菜品種。生長勢強,根系發(fā)達,葉寬大,肥厚色深,花期繁茂,花瓣平伸,重疊色深,植株生長穩(wěn)健整齊,一致性較好。結(jié)莢層厚,分枝部位低,有效分枝數(shù)多,有效角果多,角粒多,是一個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抗(白銹病、病毒病、耐寒、耐旱、抗倒)雜交品種,雜種優(yōu)勢明顯。全生育期185天左右,株高160~180cm,有效分枝部位高40~60cm,單株有效分枝數(shù)10~15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80~550個,角粒數(shù)21粒左右,千粒重3.3 g。正常年份畝產(chǎn)200~390 kg。芥酸含量0.1%,硫甙含22.86μmol/ g,含油量45.5%。栽培中合理密植,留苗0.8~1.0萬株/畝。對菌核病的耐病力差,生產(chǎn)上要加強防治。
[1]董霞.蜜粉源植物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9.
[2]符明聯(lián),李根澤,李淑瓊.云南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shù)[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
[3]中國種植業(yè)信息網(wǎng)[EB/OL]:http://zzys.agri.gov.cn/nongqing.aspx.
[4]沈金雄,傅廷棟.我國油菜生產(chǎn)、改良與食用油供給安全[J].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導報,2001,13(1):1-8.
[5]黃永權(quán).羅平蜂群管理要點[J].蜜蜂雜志,2011,10:9-11.
[6]簡紹方.羅平縣蜂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展望[J].蜜蜂雜志,2012,2: 45-47.
[7]太史弘.論蜜源植物的泌蜜[J].養(yǎng)蜂科技,2001,4:38.
[8]王承斌.影響甘藍型油菜泌蜜的因素.[J].蜜蜂雜志,2007,5: 27-28.
[9]Karise R,Mand M,Viik E,et al.The abundance of bees on spring oilseed rape by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s[J].Trans.Est.Agric.Univ. Agron.2004,219:88-90.
[10]董坤,劉毅秋,魯耀.不同施硼水平對油菜開花泌蜜的影響[J].蜜蜂雜志,2008,8:3-6.
[11]鄧彥斌,胡正海.油菜花蜜腺發(fā)育過程的超微結(jié)構(gòu)變化與泌蜜機理的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1996,16(2):94-100.
[12]郝蘇玉,張佩佩,貴夢圓,等.甘藍型油菜花的蜜腺發(fā)育與傳粉的協(xié)調(diào)性研究[J].2014,42(1):141-143
The difference nectar secretion for five varieties of Yunnan rape
LuoYuwei1,Dai Xuexiang1,Dong Xia1,2,Dong Kun1,Huang Yongquan3,Han Jiamin2,Wang Lei2
(1Apis cerana Research Institute,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2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 3 Luoping Center for Honeybee Base,Luoping,Yunnan 655800,China)
∶Oilseed rap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nectar and pollen plants,which are rich nectar and pollen,wide distribution,long flowering,large planting area.In this study,the difference nectar secretion of five rapeseed was repor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Yunyouza No.2 and Huayou No.5’s nectar volume,F= 0.011.The whole nectar volume of Yunyouza No.2 is the largest,41.5μl.Yuyou No.2 and Huayou No.3’snectar concentration exist remarkable difference,F=0.022.There is the largest average nectar concentration in Huayou No.3, 53.9%.2-4-3 and Yunyouza No.2’s total sugar of nectar,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F=0.045.The sum of the total sugar nectar of Yunyouza No.2 for three days is maximum,3.9397g.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ectar volume, nectar concentration and total sugar of other rape varieties.The research provides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theory of the extension of rape variety and the selection of nectariferous plants.
rape;nectar volume;nectar concentration;nectary
國家蜂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專項(CARS-45-kxj14)
羅雨薇(1992-),女,特種經(jīng)濟動物飼養(yǎng)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
董霞(1965-),女,博士,教授,主要從事蜜源植物學和蜜蜂生物學研究,E-mail:dxia070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