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艷秋
摘 要:現(xiàn)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心理課程在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心理活動課程教學是高中階段至關重要的一門課程,對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起到了良性指導作用,高中心理活動課程重在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心理觀和正確的心理思維,以及學生的心理活動走向,心理教師要正確引導高中生,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生活壓力,教給學生正確釋放壓力的策略,幫助學生專心學習,完善學生人格。探討如何提高學生心理活動課程的教學效果,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意義的建議,供廣大教育者參考交流。
關鍵詞:心理活動;教學活動;有效性
在以往的教學理念影響下,我國高中較注重學生的高考科目教學,對學生成績看得比較重,忽視了學生心理健康的建設。新課改指出要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教育,要從多角度關心學生的發(fā)展,幫助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豐富精神上的感受。就高中心理活動課程開展的重要性以及遇到的問題和優(yōu)化策略展開討論。
一、高中心理活動課教學開展的重要性
高中階段不同于其他時期,是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知識積累完善自我認知觀念的重要階段,開展心理活動課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積極向上的心理情緒,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高中心理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對于塑造一個人的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zhì),有助于減輕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和同學情誼。
俗話說得好“先成人再成才”,心理活動課程教學正是教給學生如何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是做人的根本和底線,有了正確的思想意識,才能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心理課程是學生人生旅途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教師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最終為青少年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高中心理活動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
心理活動課程教學意識不足是現(xiàn)階段面臨的一大問題,在以往的教學模式影響下,學校過多注重學生的考試科目發(fā)展,教學評價體系也是以學生考試成績?yōu)橐罁?jù),應試教育影響深遠,從而忽視心理活動課的重要影響和意義,缺乏對學生綜合心理素質(zhì)的教育。因此,有些學生在心理上和學習上走上了歧途,現(xiàn)代教育正是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將學生塑造成一個身心健康、積極好學、品德優(yōu)良的高中生,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高中心理活動課教學的有效性。
三、提升高中心理活動課程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教育意識,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為了提高心理活動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學校和教師以及學生家長方面要重視起來,認識到心理課程的重要作用。心理課程的開展有助于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zhì),同時也是有效開展學生文化教育的重要前提,學生心理素質(zhì)直接影響學習的動力和發(fā)展方向,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同時也影響學生個人性格的形成,因此,作為教育方應該堅定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心理教學與文化課的合理分配,提高心理教學意識,避免產(chǎn)生其他占用課堂行為。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首先師生之間要建立互信關系,作為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與學生成為知心朋友,用心去和學生交朋友,敞開心扉和同學交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發(fā)揮教師個人魅力,用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打動學生,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注重情境教學的影響意義,教師要結合心理教學目標開展一些生活化教學活動,科學運用案例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讓師生融入限定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感情,讓學生大膽說出心里的想法,教師要幫助學生改正錯誤觀念,鼓勵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三)小組教學模式助力心理課
人類是一種群體生物,喜歡結伴為群,孤獨不利于高中生的心理發(fā)展和人際關系。教師應該采用小組教學模式,讓同學之間增加互動性,多開展一些需要團隊協(xié)作完成的任務,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體驗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完善學生的性格,讓高中生變得開朗并充滿正能量,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和信念迎接高考。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正確引導,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提升高中心理活動課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學生還處在一個可塑造的時期,同時也是最容易出現(xiàn)偏差走向人生歧途的階段。因此,高中心理活動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現(xiàn)代教師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修正或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完善學生的精神世界,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觀念和自我認知意識,這對我國青少年未來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影響。提高課堂有效性最終還是離不開學校、教師以及家長的共同意識,堅定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把握學生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貫徹落實心理活動課程開展,才能將課程的教育意義最大化,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時利民,孟金萍,王宋芳.優(yōu)質(zhì)高中心理活動課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J].教學與管理,2016(19):31-33.
[2]張穎.淺談如何提升高中心理活動課教學有效性[J].新校園(中旬),2015(3):4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