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芻議專業(yè)技術爭議的專家陪審制度

      2017-03-08 01:48:18趙新河
      關鍵詞:人民陪審員陪審員審理

      趙新河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 鄭州450000)

      目前,迅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專業(yè)技術問題或專門性問題(如電子與通信信息產業(yè)、金融業(yè)、醫(yī)療服務、專利與知識產權等)的訴訟案件日益增加。在這類案件的審理中,要真正落實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改革目標,發(fā)揮庭審質證、認證在認定案件事實中的核心作用,提高司法公信力,就需要解決審判組織或法庭欠缺專業(yè)技術知識和欠缺相應司法認知能力的問題。在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中,架構對該類案件實行專家陪審的機制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可行路徑。本文對此進行初步研討。

      一、提升法庭對技術事實司法認知能力的必要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系統(tǒng)的頂層設計必須把司法公正、司法權威、司法效率、司法便民四個元素作為基準。〔1〕提升法庭對技術事實的認知能力,對樹立審判權威和提高審判效率,實現(xiàn)以審判為中心,貫徹司法責任制,實現(xiàn)司法公正,均具有重要意義。

      (一)確保審判權威與效率

      當前司法體制改革的現(xiàn)實策略就是側重提高審判的質量水準,通過司法的專業(yè)化、精密化來樹立司法的權威性?!?〕司法的專業(yè)化、精密化不僅包括審判業(yè)務的專業(yè)化分工,如把審判庭劃分為民事審判庭、知識產權審判庭、刑事審判庭、行政審判庭等,還應當包括組建具備專業(yè)技術素質的審判組織來審理涉及相應專業(yè)技術糾紛的訴訟案件。受我國長期實行的高等教育的分專業(yè)教學的制約,法學專業(yè)出身的絕大多數(shù)法官不具備法律之外的專業(yè)技術知識,且我國主要是從法律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中選錄法官,法官遴選范圍狹窄,使得法官隊伍整體上知識結構單一,欠缺對專門性技術問題直接進行審查與判斷的司法認知能力,由此,在審理涉及專業(yè)技術問題的案件時委托司法鑒定往往成為法庭的首選措施或“必選動作”,司法實踐中普遍存在依賴司法鑒定意見的傾向。據(jù)統(tǒng)計,90%以上的刑事案件需要進行司法鑒定?!?〕在刑事訴訟中,隸屬于偵查機關的鑒定人有機會過多了解案情和偵查所需,易于形成先入為主的主觀預斷,而面向社會提供司法鑒定服務的鑒定機構受利益驅動則難免會偏離中立立場去迎合委托需求,更重要的是,鑒定意見是鑒定人對委托事項的主觀判斷,受鑒定設備、鑒定方法、鑒定人知識水平等因素制約,不同鑒定機構往往對同一送鑒材料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鑒定意見。從證據(jù)效力和訴訟程序方面看,鑒定意見并沒有確定的司法證明力,不是認定事實的終局性的“結論”,必須經法庭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jù),也就是說,對技術爭議事實進行最終認定的責任主體是審判人員而不是司法鑒定人??梢?,確保合議庭具備對專業(yè)技術事實的認知能力,確保合議庭具備對司法鑒定意見的科學性、客觀性的司法審查能力,才能樹立審判權威。目前司法實踐中普遍存在的直接采信鑒定意見的做法在相當程度上把司法裁判權讓渡于審判系統(tǒng)外的司法鑒定人,這無疑會損及司法權威。

      提升審判效率,在法定期限內為當事人提供司法救濟,才能真正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在解決訴訟中的專門性技術問題時,司法機關動輒委托司法鑒定或輕易啟動重新鑒定程序,必然延長案件審理期限和制約審判效率。倘若合議庭自身具備對技術事實的司法認知能力,那么,對不依賴技術檢驗設備或不需要實驗室檢驗的專業(yè)事實就可直接作出司法認定而不必啟動司法鑒定程序,對已經作出的鑒定意見也可通過詢問出庭鑒定人、聽取訴辯雙方及其聘請的專家輔助人的專業(yè)意見查明其真實性與證明力,而不必啟動重新鑒定程序,從而減少委托司法鑒定的頻次,顯著提高審判效率。

      (二)實現(xiàn)以審判為中心

      我國現(xiàn)行庭審程序設置了專家輔助人制度和鑒定人出庭制度來查明訴訟中涉及的專業(yè)技術爭議。專家輔助人制度的要旨是,經當事人(在刑事訴訟中包括公訴人)聘請和人民法院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以專家輔助人身份出庭詢問司法鑒定人,對鑒定文書提出意見,各方聘請的專家輔助人在法庭主持下彼此進行對質,并接受法庭對相關專業(yè)問題的詢問。專家輔助人參加庭審標志著法庭審理對證據(jù)質證、認證規(guī)則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為法庭判斷專門技術問題創(chuàng)設了制度空間。同時,訴訟法規(guī)定的鑒定人出庭作證就鑒定意見接受控辯雙方的交叉詢問也有助于法官對鑒定意見的證明價值和相關技術問題進行評判。專家輔助人在法庭上從不同的角度與鑒定人進行專門知識方面的“立體”交流與溝通,共同協(xié)助法官審查鑒定意見,對于保障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標志性意義?!?〕然而,科學知識服務于法律后,科學的精神特質將不可避免地被相關的社會關系所侵蝕?!?〕專家輔助人出庭并非處于中立的立場,專家輔助人難免為維護聘請自己的當事人的利益而提供帶有傾向性的專業(yè)意見,而現(xiàn)行司法鑒定體制下的司法鑒定意見的中立性、權威性也不盡如人意。質證的本質特征在于“質”,即對證據(jù)的質疑和質問,而且這種疑和問都帶有當面對抗的性質?!?〕在訴辯雙方的舉證、質證和對抗基礎之上,在專家輔助人和鑒定人提供了專業(yè)意見之后,法庭對證據(jù)的采信、對爭議事實的認定是法庭審理的關鍵,這是審判權行使的核心,比如,對司法鑒定意見,法庭除了對鑒定人資質、送檢檢材進行程序審查外,更要從鑒定方法、分析過程等方面分析其是否符合該專業(yè)的基本原理和技術規(guī)程,以判斷鑒定意見能否作為定案依據(jù),并在公開的裁決中以令人信服的證據(jù)論證、事實認定與法律適用實現(xiàn)司法權威。如果法庭自身不具備對相應技術問題的司法認知能力,就無法辨識真?zhèn)?,就難以通過法庭質證來認定爭議事實,法庭質證就成為毫無意義的表演,因此,法庭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知識是其行使最終裁判權的技術支撐,只有這樣,法庭才能夠對相關證據(jù)的真實性和證明力作出判斷,凸顯與保證庭審在認定案件事實中的決定性作用,并在法律文書中對當事人和社會公眾感覺晦澀陌生的專業(yè)問題作出令人信服的解讀??傊?,貫徹以審判為中心的理念,不僅需要鑒定人出庭和專家輔助人參與,更需要法庭自身具備對技術事實的司法認知能力,形成對技術問題的立體溝通、辨識、裁決機制。

      (三)落實司法責任制

      司法責任制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內容,要求實行“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實現(xiàn)審判主體與責任主體的明晰化、一致化。在司法責任制語境下,法官對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合議庭成員對案件的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共同承擔責任,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錯誤并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承擔違法審判責任。必須承認,通過呈現(xiàn)法庭的有限證據(jù)所證明的案件事實往往不可能全景式地重現(xiàn)、復原既往事實,以證據(jù)裁判為準則而作出的司法裁判所實現(xiàn)的“法律真實”與案件的“客觀真實”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易言之,法庭查明或認定的事實與已經發(fā)生的案件事實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可避免地存在事實認定的模糊狀態(tài)或“灰色地帶”,因此,司法裁決是“價值判斷”而非“真理判斷”,允許存在一定的主觀推斷空間,這是司法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在審理涉及專業(yè)技術問題的案件時,對專業(yè)技術事實的認識與判斷,則存在更大程度的專業(yè)推斷與評估成分。在司法責任制的背景下,如果審判者對相關專業(yè)事實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必將不敢和難以對專業(yè)技術事實作出自信的認定,審判就難以進行。因此,完備合議庭的知識結構,充實合議庭對技術事實的司法認知能力,組建技術型審判組織或合議庭,是貫徹司法責任制的基本要求。

      二、目前審判機關解決專業(yè)技術爭議的措施與評析

      近年來,除依法委托司法鑒定之外,審判機關曾嘗試通過多種機制與方法來解決審判實務中的專業(yè)技術問題。

      (一)加強庭外技術咨詢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2年10月成立了司法技術專家?guī)欤溉嗡痉夹g專家為專家?guī)斐蓡T對疑難案件實行專家會檢,發(fā)揮專家在專業(yè)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為法官審核重大、疑難案件中的司法鑒定意見提供權威、專業(yè)的咨詢。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2月聘請10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最高人民法院的特邀科學技術咨詢專家,解決審判中出現(xiàn)的高端、前沿技術問題,為專利等技術類案件審理提供技術支持。上述舉措對提高案件審理質量有積極意義,但其本質上均屬于庭外咨詢技術專家或審判中的技術咨詢的范疇,并不涉及審判組織自身司法認知能力的改進。更重要的是,庭外咨詢技術專家并不符合司法親歷性原則。所謂司法親歷性,是指司法人員親身經歷案件審理的全過程,直接審查各種證據(jù),直接聽取訴訟雙方的主張、理由、依據(jù)和質辯,并對案件作出裁判?!?〕司法親歷性是以審判為中心的應有之義,要求審判者親臨法庭參與庭審,實行審理者、決策者、裁判者的一致,落實事實認定出自法庭和審理者裁判、裁判者負責。審理涉及專業(yè)技術事實爭議的案件,審判者只有親歷庭審全程,才能了解訴辯雙方的爭議焦點并在掌控全部證據(jù)的基礎上形成內心確信,作出公正中立的事實判斷。在庭外咨詢技術專家活動中,接受咨詢的技術專家均是間接、片面接觸案件事實,而且既不作出裁判也不對裁判結果負責,與司法親歷有明顯差別。

      (二)指派技術調查官輔助審判

      2015年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于知識產權法院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活動若干問題的暫行規(guī)定》(以下簡稱《暫行規(guī)定》)。根據(jù)該《暫行規(guī)定》,知識產權法院審理專業(yè)性較強的案件可以指派技術調查官輔助審判。這里將技術調查官定位為司法審判機構的工作人員和司法輔助人員,其并不是法官,其作用是幫助、輔助法官釋明技術問題,但與專家證人、鑒定人、技術咨詢專家不同的是,技術調查官參與案件審理的庭前會議、調查取證、庭審、評議等多個訴訟環(huán)節(jié),并在裁判文書中表明身份。

      技術調查官制度較之委托司法鑒定與咨詢技術專家更接近于司法親歷性原則,但并沒有真正實現(xiàn)司法親歷性,因為技術調查官對案件裁判結果沒有表決權,且技術調查官的意見對法庭判決僅具有參考意義,也不符合司法責任制的原則要求。技術調查官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受公務員編制等限制,法院編制內的技術調查官難以覆蓋所有技術領域;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有些案件中出現(xiàn)的技術問題遠遠超出了其能力范圍?!?〕其二,按照《暫行規(guī)定》的規(guī)定,知識產權法院之外的其他人民法院審理本規(guī)定所列案件時,可以參照而不是必須適用本規(guī)定,可見,這里并沒有將技術調查官制度設定為廣泛適用、強制推行的審判機制,因而不能解決知識產權法院之外的其他法院審判中普遍面臨的法庭專業(yè)技術司法能力欠缺的問題。

      (三)選任專業(yè)技術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

      人民陪審員參加司法審判是人民群眾依法參與司法的基本形式,是落實司法人民性與司法民主的基本路徑,因而傳統(tǒng)的人民陪審著重強調人民陪審員的廣泛代表性,以借助熟諳民情民俗的人民陪審員來彌補法官在社會經驗、社會知識方面的不足,彌合司法神秘性與公開性、司法權威性與人民性之間的距離,在這一人民陪審理念下的人民陪審員多系秉持大眾思維的普通民眾,可謂“只講輪廓、不精專業(yè)”,而審判中的技術問題或專門性問題,是指“眾所周知的事實、自然規(guī)律及定律、根據(jù)日常生活經驗法則推定的事實以外的運用一般調查、偵查方法難以解決的科學技術方面的問題”〔9〕??梢?,以社會經驗、社會知識見長的一般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并不能解決法庭對專業(yè)技術問題欠缺認知能力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多年前就開始嘗試在人民陪審的廣泛代表性中融入專業(yè)性元素來解決審判中面臨的專業(yè)技術難題。1991年6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復函中指出:人民法院在審理第一審專利案件時,可以根據(jù)該案涉及的技術領域,聘請有關技術專家擔任陪審員。〔10〕此復函的重要制度突破是引入技術專家擔任陪審員參與審判,但限于第一審專利案件的審理,范圍狹窄,難以應對涉及專業(yè)技術問題的民事、行政、刑事訴訟案件日益增加的局面。

      2010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法釋〔2010〕2號)第5條規(guī)定:特殊案件需要具有特定專業(yè)知識的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具有相應專業(yè)知識的人民陪審員范圍內隨機抽取。但這里僅僅對技術專家擔任陪審員作出原則性規(guī)定,缺乏詳細配套的頂層設計。

      2015年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多家地方法院開展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并先后頒布《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下文簡稱《試點方案》)和《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實施辦法》(下文簡稱《實施辦法》),其中規(guī)定:注意吸收社會不同行業(yè)的人員擔任陪審員,并根據(jù)人民陪審員專業(yè)背景情況,結合法院審理案件的主要類型,建立專業(yè)人民陪審員信息庫;除法律規(guī)定由法官獨任審理或者由法官組成合議庭審理以外的第一審案件,均可以適用人民陪審員制度審理??梢?,上述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措施在選任專業(yè)人民陪審員和擴大人民陪審員參審范圍兩個方面開啟了對涉及專業(yè)技術紛爭的案件實行特殊方式審理的路徑。

      三、完善專家陪審制,建構技術型法庭

      司法人員分類管理改革確立了管理制度的主體工程地位,而其中最基礎、最關鍵的仍然是培養(yǎng)能承擔司法使命的合格人才問題?!?1〕根據(jù)前文所述,審理日益增加的涉及專業(yè)技術問題的訴訟案件,需要法庭或審判組織自身具備對技術事實的認知能力,提升法庭對技術事實的認知能力,而完善專家陪審制,建構技術型法庭則是完善審判體制頂層設計所應考慮的重要內容。

      目前,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正在推進。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是撬動中國法治建設的杠桿?!?2〕人民陪審員制度在審判機制中的逐步嵌入和發(fā)展必將對我國審判制度的進步產生深遠影響,當在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中解決審判組織對專業(yè)技術問題司法能力不足的問題。

      (一)專家陪審是提升法庭對技術問題司法能力的便捷路徑

      選任技術專家以陪審員身份直接參與涉及專業(yè)技術紛爭的案件的審理,具有明顯優(yōu)勢。其一,顯著節(jié)約制度成本。培養(yǎng)和選拔既有專業(yè)技術知識又有法律知識的人才出任法官來審理涉及專業(yè)技術問題的案件,涉及法學教育的專業(yè)調整、司法人員的培訓等問題,制度成本較大,且絕非短期內可以完成,難以滿足目前司法實踐的迫切需求。引入各專業(yè)的技術專家擔任陪審員,對涉及專業(yè)技術的訴訟案件實行專家陪審制,由法官與這些專家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來審理,無需對法官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和選拔法學與技術復合型法官,可克服技術調查官受法院編制名額的局限,是提升合議庭對專業(yè)技術事實的司法認知能力的便捷路徑。其二,實現(xiàn)對科技領域的全覆蓋。人民陪審員的來源具有廣泛代表性,從各個專業(yè)技術領域聘任的專家陪審員可以覆蓋所有技術領域,滿足法院審理各類技術爭端的需要。陪審人員的定期更新可及時跟進與應對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審判實踐的需求。

      (二)專家陪審制頂層設計的完善

      目前在司法改革中尚缺乏對專家陪審制的專門頂層設計方案。筆者認為,對專家陪審制的架構要注意下列問題:

      第一,擔任陪審員的技術專家應當是所屬專業(yè)領域的精英,應當具有高級技術職稱,這樣才能適應識別技術事實并對復雜的技術爭端進行評析和裁判的需要。

      第二,對涉及專業(yè)技術類糾紛的訴訟案件應一律實行專家陪審制。根據(jù)《實施辦法》的規(guī)定,在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中要“擴大”人民陪審員參審范圍,是否涉及群體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是否人民群眾廣泛關注或者有其他社會影響,是否可能判處十年以上刑罰,是否屬于涉及征地拆遷、環(huán)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的重大案件,以及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當事人和行政案件原告是否提出申請,是實行人民陪審制審理的條件??梢?,《實施辦法》并沒有對所有一審案件“普遍推行”人民陪審制。從維護審判權威與效率、實現(xiàn)司法公正的需要看,應當對所有涉及專業(yè)技術類糾紛的訴訟案件全面推行專家陪審制,案件是否有重大社會影響、當事人是否提出專家陪審申請則無須考慮。

      第三,切實賦予專家陪審員對技術事實的判斷權與認定權。根據(jù)《試點方案》和《實施辦法》,人民陪審員就案件事實認定問題獨立發(fā)表意見并進行表決,審判長(注:由法官擔任)不得妨礙人民陪審員對案件事實的獨立判斷;人民陪審員和法官共同對案件事實認定負責。這里涉及陪審員對案件事實的獨立判斷與陪審員和法官共同對事實認定負責之間關系的理解與處理。對不涉及技術爭議的訴訟案件,人民陪審員社會閱歷豐富、了解社情民意,其對事實認定具有一定優(yōu)勢,陪審員參加審理可提高人民法院裁判的社會認可度;同時,對該類不涉及技術爭議的案件事實的認定,法官并非絕對缺乏相應的認知能力,因此,實行人民陪審員對事實獨立判斷與人民陪審員和法官共同對案件事實認定負責相結合具有可行性。但對涉及技術爭議的案件事實的認定,由于法官缺乏相應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實行人民陪審員和法官共同對案件事實認定負責則顯然存在技術障礙,也難以貫徹司法責任制。筆者認為,對實行專家陪審的案件,應由專家陪審員對技術事實進行全方位的跟蹤、深度的解讀和獨立的判斷,并賦予專家陪審員對專業(yè)事實的充分、完整的判斷與認定的職權,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專家陪審制度的作用,減輕法官的審判責任和壓力。在技術案件審理中“人民陪審員和法官共同對案件事實認定負責”應當理解為:“專家陪審員對技術認定負責,法官對法律適用負責?!奔夹g專家陪審員的職能是審查判斷相關技術性問題的證據(jù)材料并對專業(yè)技術事實加以認定,這與《試點方案》和《實施辦法》中的陪審員只參與事實認定的規(guī)定相契合;而法官的責任是對與事實認定有關的證據(jù)資格、證據(jù)證明力、訴訟程序等問題進行必要的說明和告知,即從法律程序與證據(jù)效力方面掌控局面。

      (三)陪審專家審判責任的界定

      《試點方案》規(guī)定,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地區(qū)法院人民陪審案件中的審判責任另行規(guī)定。對此,筆者認為,專家陪審員對技術事實的意見只要符合本專業(yè)的通行理論和規(guī)則,且陪審員對事實的認定不違反證據(jù)規(guī)則,不存在適用法律錯誤或者造成錯案可能的,就不宜追究專家陪審員違規(guī)裁判的司法責任。當然,如果對技術疑難問題爭議大,審判機關可通過另行咨詢技術專家來解決。

      猜你喜歡
      人民陪審員陪審員審理
      陪審員制度實踐困境形成的原因反思
      法制博覽(2023年33期)2023-12-21 11:56:52
      我國人民陪審員超33萬人
      公民導刊(2022年10期)2022-04-29 00:44:03
      審計項目審理工作的思考
      知名案件法院審理與ICC意見對比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8
      選任好人民陪審員 讓群眾感受更多公平正義
      人大建設(2019年7期)2019-10-08 09:03:42
      紐約州“審判陪審員手冊”
      《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發(fā)布
      社會觀察(2015年5期)2015-12-02 04:41:30
      司法程序中的民意及其制度化表達——兼論人民陪審員制度
      時代法學(2015年6期)2015-02-06 01:39:13
      淺談基層審計機關審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襄垣縣審計局創(chuàng)新審理新機制
      科學之友(2012年18期)2012-08-15 00:48:59
      徐闻县| 霍林郭勒市| 峡江县| 康定县| 丹凤县| 本溪| 贵定县| 栾城县| 长治县| 西宁市| 朝阳区| 垣曲县| 永德县| 轮台县| 汉阴县| 华蓥市| 开化县| 岗巴县| 遂川县| 灌阳县| 锡林郭勒盟| 泾阳县| 临邑县| 拉萨市| 巴楚县| 青田县| 上饶县| 正阳县| 黎川县| 成都市| 万山特区| 拉孜县| 白玉县| 共和县| 离岛区| 杭锦后旗| 岑溪市| 临沧市| 安庆市| 洱源县|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