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qū)裕達隆小學 馮 楠
讀書已經(jīng)成為一種生活時尚,讀書不僅能使人增長知識,擴充知識面,還能提高人的品位和修養(yǎng)。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讀書對學生的重要性。“現(xiàn)在的孩子不愛讀書,讀書的時候結結巴巴,沒有感情?!币苍S這是大多數(shù)老師的親身體會,我在教學中也有同感。那么,身為一名站在教學一線語文老師,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喜歡讀書,從內心深處有讀書的愿望呢?
如果說學生的知識結構是一座矗立的大廈的話,那么,在低年級這個起始階段鑄就的就是這座大廈的基石。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級的重要任務之一,而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以讀為主。《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通過閱讀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惫湃嗽疲骸皶x百遍,其義自見”。這足以說明多讀的好處。但是一味地強調多讀,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不注意讀書的多樣化的形式,不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也是不行的。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為了保證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質量,應該避免乏味、單調的讀,灌輸式的講解。我在教學中,利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和讀書形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讓他們盡情展示自己的風采,流露出自己的真情,放飛自己的思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
低年級的課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并且大部分插圖跟課文內容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先看圖,說說圖上畫的什么,用自己的語言講講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然后圖文對照讀課文。如在教學《小白兔和小灰兔》這篇課文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認真仔細地看書中的插圖,看完后讓學生說說:“小白兔從老山羊那里得到菜子后,是怎么做的?”“小灰兔在得到白菜后又是怎么做的?”由于課文的插圖就是故事情節(jié)的體現(xiàn),所以學生說得非常生動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緊接著讓學生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寫的?就這樣由圖像信息,轉化為文字符號,同時又理解了課文內容。
這樣安排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對讀懂課文,理解字詞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比绻麑W生讀書不思考,就會像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并加強訓練。《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良好說的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痹诮虒W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如在教學《燕子媽媽笑了》這篇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們思考“小燕子第三次從菜園中飛回來后,告訴了媽媽它的發(fā)現(xiàn),這是燕子媽媽高興地笑了,那么,燕子媽媽會對小燕子說些什么呢?”讓學生續(xù)編故事。當學生的思維閘門一打開,他們就會想象奇特、豐富多彩,并滔滔不絕。有的同學說:“燕子媽媽會讓小燕子第四次飛到菜園里,去觀察冬瓜和茄子還有什么不同?”還有的同學說:“燕子媽媽夸獎小燕子是個認真觀察、仔細觀察的好孩子。”讀書、說話、情感陶冶三結合,真可謂“一石三鳥?!?/p>
情境表演是學生最受歡迎的一種讀書方式。課堂教學應順應孩子的天性,從孩子的愛好和興趣出發(fā),設計教學方法。小學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聲情并茂的文章,及富有童趣,適合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表演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使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現(xiàn)特點。如教學《房頂上的大蘑菇》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充分的讀課文,找出課文中都提到了小兔子的哪幾位好朋友?它們分別給小兔子送來了什么?學生們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然后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小動物頭飾發(fā)給他們,讓他們小組內自編、自導、自演這個小故事。結果學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滿意,他們表演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xiàn),維妙維肖。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fā),情感得以交流,個性得到張揚,自主探究、活動自如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課堂教學輕松活潑,學生學得扎扎實實。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多彩,使課堂顯出勃勃生機,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古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寫離不開讀,讀為寫打基礎。盡管是低年級,教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的良好習慣。低年級重點讓學生借助讀,學會寫一句話或幾句話,這是為中高年級的習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如在教學《共同的家》時,讓學生充分讀之后,還是先讓學生說:“( )是( )的家?!边@樣的句式的練習,然后讓學生動筆寫,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學生寫出了很多有特色句子,如“眼睛是淚珠的家;宇宙是地球的家;池塘是小蝌蚪的家;雪地是腳印的家……等等?!痹谧x中結合寫作的訓練,學生能馬上把課文中的句子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加以運用,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把一段話描繪得形象生動,比喻貼切,富有想象力。
課程改革下的閱讀教學,應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把教材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年齡特點和需求融合在一起,教師應選擇適當?shù)姆椒ê颓腥朦c,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聽、說、讀、寫、思、演等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情商,促進知識的感知和內化,積累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情感體驗。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到的閱讀體驗,讓閱讀教學不再枯燥無味,要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到文章的美、意蘊的美、生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