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光輝小學 唐雪芹
2016年12月13日,我有幸參加了樂山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組織劉瓊芳名師工作室、王敏名師工作室、李方斌名師工作室聯(lián)合開展的關(guān)于“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的活動?;顒又旋徖蚶蠋煹摹堵槿浮?、梁華英老師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黃潔老師的《少年閏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收獲頗豐。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往往把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割裂開,存在著重視閱讀訓練而忽視寫作的傾向。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把寫作文當做是一種苦差事,不會學以致用,不懂得從閱讀中汲取寫作的養(yǎng)分,寫起文章來一編二湊三造假,成了語文教學中令人頭疼的“灰色風景”。于是就產(chǎn)生了學生看到作文題目就搜腸刮肚無話可說,教師硬著頭皮精批細改千人一面的文章現(xiàn)象。師生雙方對作文都苦不堪言。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我認為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教師在教學中過于著重“閱讀”與“寫作”的課型區(qū)別。把閱讀與寫作割裂開來,閱讀教材中那些美麗的語言、多彩的世界和豐富的人性,沒有在學生的習作中出現(xiàn)。另一方面是學生不會從閱讀中“汲取”從寫作中“傾吐”。寫作學習與閱讀教學脫鉤,從而使得寫作學習陷入困境。學生害怕寫作心理十分嚴重,不愿寫作的現(xiàn)象普遍。再加上我們民族地區(qū)條件艱苦,學生生活經(jīng)驗狹隘,認知有限,語言障礙等因素,寫出來的作文更是千篇一律,毫無章法,甚至到了高年級還不能通順清楚的表達。
聽了三節(jié)課后,我認為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微寫作,努力構(gòu)建了一種將讀和寫的能力培養(yǎng)融合起來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模式,以閱讀幫助寫作,以寫作促進閱讀,把讀和寫有機結(jié)合起來,更好銜接閱讀和寫作教學。
“閱讀是吸取,寫作是傾吐?!比~圣陶先生在談?wù)Z文教學時如是說。那么,怎樣將寫作指導與閱讀教學有機結(jié)合呢?我認為可從仿寫開始探索作文入門之道。呂叔湘先生說:“使用語言是一種技能,只有通過不斷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yǎng)成。”仿寫是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最基本、最易操作的形式。仿寫可以是仿一個詞可以是仿一個句子也可以是仿一個段落。學生通過仿寫這種“微寫作”形式,打造語言亮點,提高最基本的遣詞造句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如果在閱讀教學中做一個有心人,從課文的內(nèi)容選擇、材料組織、語言表達、篇章結(jié)構(gòu)等諸多方面著手,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延伸開去,自然而然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指導作個鏈接,使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融為一體,作文對于學生而言,便不再是可怕的事情。而且,我們都知道,“模仿”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習字要臨帖,畫畫要臨摹,作文也要從模仿開始。模仿什么呢?一個很重要的渠道就是模仿課文。
我認為模仿可從抓特點進行。高爾基說:“無論寫誰,我一定要在他身上找出不一般的特征?!秉S潔老師的示范課《少年閏土》一課,引導學生體會魯迅先生抓住閏土圓臉、頭戴氈帽、頸套項圈的典型特征,塑造人物活波可愛、勤勞能干的形象后,進行小練筆:選一個你最熟悉的人作為描寫對象,抓住主要特點,描寫他(她)的外貌。學生有了模仿對象,有話可說,寫起來當然得心應手。
我在2000年馬邊縣第四屆教師教學大比武中,要求教學低年級課文《小八路》的第一課時教學。拿到要求后我思考:還可以有什么創(chuàng)新呢?這第一課時就兩段內(nèi)容:
“他是誰?
你看他身穿軍裝,頭戴軍帽,腳穿草鞋,胳膊上戴著紅袖章,腰里挎著駁殼槍。原來他是個小八路?!?/p>
課堂上我先按要求帶領(lǐng)學生熟悉課文內(nèi)容,采用各種方法識記了生字后,我在小八路的穿戴上做起了文章??吹揭粋€人,我們第一反應就是問他是誰,接著看他的穿戴,我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抓住小八路的穿戴上的特點進行描寫的,讓學生明白說話寫作要按順序,抓特點。因為是比賽課,我也是第一次接觸這些孩子,我就讓孩子們觀察我,模仿小八路一二段內(nèi)容說說我,孩子們興趣高漲。有了:“她是誰?你看她身穿深藍色西服,腳穿黑色皮鞋,臉上架著一副茶色眼鏡,胳膊上挎著一個黑色皮包,手里拿著一本語文書。原來她是來給我們上課的唐老師。”這段話。我及時表揚了孩子們,抓住老師穿戴特點按順序描述真棒,接著讓他們觀察描述周圍同學,聽課老師的穿戴,然后擴展讓孩子們回憶生活中碰到的人的穿戴特點,猜想他(她)是誰。這個設(shè)計獲得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并獲得縣教科局頒發(fā)的二等獎的好成績。下課后孩子們還圍著我講他們看到的人的穿戴,并告訴我他們猜想這個人是誰,是干什么的。我想語文老師如果平時在閱讀教學中對人物描寫進行分析時,及時地對學生加以引導,有意識地向?qū)懽鞣矫孢w移、延伸,久而久之,那么孩子們在寫作文時就會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了。
我認為仿寫還應該指導孩子們模仿課文有條理的進行觀察描述的方法。我在教學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著重讓學生體會作者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順序描寫小興安嶺的美,接著課堂練筆: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順序夸夸自己的家鄉(xiāng)。孩子們也是興趣盎然。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寫作文時的很多技巧和方法,在此就不一一絮說了??傊覀冋Z文老師只要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真正地把寫作教學滲透到閱讀教學中來,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大有好處的!
當然,模仿只是一種手段,一種學習過程。模仿使學生能逐步懂得寫作的基本規(guī)律,熟練了,便能“仿中有創(chuàng)新”。只要引導學生勤于動腦,在生活中認真觀察體會,就能完全獨立地寫出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好作文來。這樣既降低了難度,又提高了學生興趣,學生樂于寫,當然寫出的效果也很理想。
“仿”不是目的,它就像書法中的臨摹,只能得其形,不能得其神;所以,我們最終要讓我們的學生在“仿”中求“創(chuàng)”,“仿”中求“新”,“仿”中求“活”,以提高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