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的區(qū)別
香,有多種含義,通常指:指氣味好聞;舒服;味道好;受歡迎;祭祖、敬神所燒的用木屑摻上香料做成的細條——香火。此外,“香”也可以比喻為美好的事物,如美德、美麗心靈、美好記憶等。
此題中,“香”可以存在,也可以消失,也可以留傳;可以希望得到,也可以痛心失去。
而“留香”是一個動賓短語,即指“保留香味”,已經(jīng)限定了“香”只能是“留”,而不能是“消失”或其他。
取材范圍的區(qū)別
從含義看,“香”的范圍顯然更廣,包含了“留香”在內(nèi)的各種意思。于是在素材的選擇上,“香”就有了更多的可選擇性:書之香,父親鼾聲之香……
而“留香”可選擇的素材就沒有那么廣了,以“年輕的大學生到山村支教”為例,“留香”只能寫大學生做了哪些美好的事,走之后給山村的人們留下了令人難以忘懷的印象,這些“香”之體驗,無不鼓舞著人們向上、向善。所以,留香所“留”之物,必屬正能量之范疇,意味著所寫的事必定是“好事”,所述之行也必是值得贊美的行為,所抒之情必定是令人回味無窮的“溫情”,所發(fā)之議論必定是值得贊揚的“品質(zhì)”。
若以“香”為題,則可以寫大學生真誠付出的“愛的芳香”令人感動、難忘;也可以寫大學生來到鄉(xiāng)村后,帶領(lǐng)同學們在學校的周圍種上了無數(shù)的花草,細心呵護,孩子們沐浴在“香”中,愉快地學習。這“香”既是花之香,也是大學生美好心靈之“香”。
寫作技巧的差異
“香”宜做線索,明暗雙關(guān)。如有同學寫梔子花香貫穿于“我”和老師交流互動的點點滴滴,明線是花香,暗線卻是師生情,雙關(guān)之意讓主題升華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八月,梔子花又開,您對我的諄諄教導和拳拳愛意又在芬芳中蔓延開來。從您的身上,我分明看到了一朵簡樸的花朵在綻放,默默無聞,卻香了每個人的青春……
“留香”則需要交代事件的結(jié)果,在寫作時需要把“留香”的經(jīng)過、給人的啟迪以及受惠之人的感受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