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新生學習生活適應狀況調(diào)查
      ——基于武漢紡織大學2016級新生調(diào)查分析

      2017-03-09 14:48:31喻學林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10期
      關鍵詞:新生大學生活

      廖 航,喻學林

      (武漢紡織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武漢 430073)

      大學新生學習生活適應狀況調(diào)查
      ——基于武漢紡織大學2016級新生調(diào)查分析

      廖 航,喻學林

      (武漢紡織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武漢 430073)

      環(huán)境對人有著很大的影響。如何較好地適應大學生活,走上人生發(fā)展的新征程,是許許多多大學生進入大學面臨的第一課題。調(diào)查表明,僅有一小部分學生在通過自我調(diào)整后能較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大部分新生在入學后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不能融入到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中去。特別是在人際交往和學習模式轉變等方面,新的環(huán)境帶來了很大的困惑和挑戰(zhàn),直接影響到了他們順利進入大學的學習和發(fā)展?;诖耍疚膹膶W校、老師和學生三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走好入?!暗谝徊健保辉O立新生導師制;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關鍵還要看學生自己。

      大學新生;適應狀況;校園環(huán)境;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是青年走向未來社會的橋梁,進入大學也是大學生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和心理狀態(tài)都會經(jīng)由這個階段而走向成熟。大學生能否順利的適應這個重要轉折期的變化,對他們今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步入大學的新生們不僅要面對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同時還要面臨著學習模式、人際交往、自我規(guī)劃等多方面的人生課題。這個時期,大學新生們在心理和生理上也正處于敏感多變且叛逆的青春期。這一系列的變化都將給每個新生帶來不可避免的壓力和挑戰(zhàn),能否正確地去應對和解決這些壓力和挑戰(zhàn),并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將成為大學新生所面臨的第一個課題。因此,了解并關注新生入學后的適應狀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順利開展所要解決的第一個課題。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一)調(diào)查抽樣情況說明

      本次調(diào)查以武漢紡織大學2016級本科新生為樣本總體,隨機抽取了200名學生為樣本,共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200份,問卷有效率為100%。其中,男生80人,占被調(diào)查對象的40%,女生120人,占60%;92人來自城鎮(zhèn),占被調(diào)查對象的46%,108人來自農(nóng)村,占54%;文科95人,占被調(diào)查對象的47.5%,理科105人,占52.5%;獨生子女83人,占被調(diào)查對象的41.5%,非獨生子女117人,占58.5%。

      (二)調(diào)查內(nèi)容與方法

      本次調(diào)查內(nèi)容主要包括校園環(huán)境適應情況、學業(yè)學習適應情況、大學生活規(guī)劃情況和人際關系適應情況等四個主要方面,并依照這四個方面有針對性地設計了23個問題,從宏觀到微觀,深入調(diào)查了大學新生入學后的適應狀態(tài)。在問卷發(fā)放和回收的過程中,對192名大一新生進行了訪談。對回收的數(shù)據(jù)通過《問卷星》網(wǎng)站提供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工具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

      二、調(diào)查結果描述

      經(jīng)過對回收后的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后,下面對問卷調(diào)查內(nèi)容進行簡明扼要的描述,并把訪談內(nèi)容融合進來,對大學新生入學適應性狀況做全面地分析。

      (一)新生對大學生活規(guī)劃意識

      在對大學生活的總體了解方面,有88.5%的同學在入學前對大學生活有所了解,有4.5%的學生則是十分了解,同時有1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活與高中一樣按部就班,有34%的認為可以學習自己喜歡的知識,高達61%的則認為大學是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可以自由選擇學習課程。對于大學生活的規(guī)劃,有15.5%的學生有思考過如何度過大學生涯并制定了相應的規(guī)劃,有74.5%的正在著手準備相應的規(guī)劃,剩下的10%的學生則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對于大學期間的學習目標,新生們把提升綜合素質(zhì)和磨煉社會適應能力兩個方面排在首位,其次則是選擇考專業(yè)技能證書或考研,排在末位的則是出國留學和盡情享受大學生活。在大學畢業(yè)后的擇業(yè)問題上,37.5%和32%的新生選擇考研和進入企業(yè)工作,有12%的同學表示會選擇考公務員或事業(yè)單位,僅有9%的學生選擇自主創(chuàng)業(yè)。

      (二)新生對校園環(huán)境的適應度

      調(diào)查結果顯示,在校園綠化、生活設施、運動設施、教學條件、學習氛圍、師資力量和校園文化等在內(nèi)的校園環(huán)境方面,大部分同學都感到滿意,并能較好地適應這些新環(huán)境。其中,在教學條件、學習氛圍、校師資力量和校園文化四個方面,表示滿意的學生比例還不是很高,分別占調(diào)查總人數(shù)的百分比分別為:67%、65.5%、73.5%和69%。也就是說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學校在這四個方面還有很多不足,從而影響到了自己對校園環(huán)境的滿意度與適應度。而對校園環(huán)境的基礎設施部分,即校園綠化、生活設施和運動設施三個方面,都只有一半左右的同學感到滿意,分別有4%、2%和1.5%的學生對上述三個方面感到不滿意。

      在飲食習慣、宿舍生活、作息時間、同學關系和學習方法等方面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很好的適應并迅速融入到新環(huán)境中去。只有2.5%和1%的學生無法適應新的學習方法和作息時間,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調(diào)整適應。

      (三)新生的學業(yè)學習適應性

      相對于高中時期以板書為主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大學課堂的教學模式新穎多變,在延續(xù)講授式教學的同時,案例教學、活動式教學和研討式教學也逐漸成為老師們課堂教學的新模式,這對新生來說也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43.5%的新生反映老師“經(jīng)?!痹谡n堂上有互動教學,“偶爾”開展互動教學占54.5%,僅有2%的新生說“沒有”開展互動教學。這表明,絕大多數(shù)新生能認識到新的教學模式并在逐漸適應。大學像高中一樣有常規(guī)的課后輔導嗎?18.5%的學生反映老師課后開展過教學輔導,34.5%表示“偶爾開展教學輔導”,有47%表示沒有開展課后教學輔導。對此,有66%的新生認為需要開展課后輔導,13%的認為完全不需要,21%的則認為可有可無。自主學習是大學的主要學習方式,老師講授為輔。59.5%的新生偶爾會在課后主動找老師交流學習,6.5%的學生是經(jīng)常會主動找老師交流,34%的則是從不主動找老師交流。教學方式從單一轉向多樣,主題發(fā)言、課堂辯論、學術講座、社會實踐等新穎的教學方式在吸引學生的同時,也給學生的適應狀態(tài)帶來了困難,特別是如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轉向自主學習,給新生們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模式、學習觀念還急需轉變[1]。

      在如何處理師生關系方面,83.5%的學生認為學生與老師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彼此之間可以深入交往,12.5%的新生認為大學的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與老師的關系不大,剩下的4%則認為老師與學生之間應保持身份距離。當自己的認知與老師所講的不一樣的時候,59%的新生會選擇跟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再做決定,5%的新生選擇聽老師的,4%的新生選擇堅持自己的想法,老師所講與自己無關,另有32%的新生會選擇自己查詢資料來求證。不同于高中階段老師們灌輸式的教學,大學老師的引導式教學方法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們能輕松、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四)新生的人際交往狀況

      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在社會生存中,社交是必不可缺的需要之一。大學生更需要在人際交往中尋找自己的存在感和社會價值。大學新生的社交群體以高中同學、大學室友和大學同班同學為主。有89%的學生認為大學的社交活動會與自己的學習發(fā)生沖突。當兩者相沖突的時候,72.5%的學生選擇根據(jù)事情的重要性來靈活取舍;有20.5%的學生堅持以學習為主,另有7%的認為以社交活動為主,事后再補學習。針對社交活動中所產(chǎn)生的交際費,87%的學生認為要理性消費、合理選擇,5.5%的學生認為應該避免不必要的社交開銷,而7.5%則認為社交開銷是很有必要的。新生在步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時,迫切地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但社交能力的欠缺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產(chǎn)生了困惑和煩惱,往往會令新生產(chǎn)生焦躁不安的情緒。有學者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表示存在‘與他人交往困難,缺少知心朋友’問題的學生達到了75%以上”,“在有關大學生自我評價方面,多達65.1%的學生認為現(xiàn)實中的自己與理想中的自己存在較大差距”[2]。不難發(fā)現(xiàn),人機交往困難在當今青年學生中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五)心理適應狀況

      在心理適應能力方面,有32%的學生認為自己能夠很好地適應新環(huán)境,58.5%的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在短期內(nèi)調(diào)整好自己并迅速適應新的環(huán)境,而有8%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適應,還有1.5%的學生無法獨立適應新環(huán)境,需要有他人的引導和幫助。在如何看待大學新生心理問題上,高達91%的學生可以積極對待,認為有壓力是正常的,5%的學生保持中立的態(tài)度,另有4%的學生認為心理問題是一種病態(tài)的表現(xiàn)。當遭遇煩惱或困惑的時候,朋友和家人仍然是大學新生的主要傾訴對象,向朋友傾訴的人數(shù)略高于向家人傾訴的人數(shù)。其次則會選擇向老師、網(wǎng)友或其他人傾訴,僅有少部分學生會選擇找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咨詢。

      三、新生學習生活適應性存在的主要問題歸因分析

      對于新生而言,大學是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無論是在學習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還是在心理環(huán)境上,都與以往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在學習上要從老師講授轉向自主學習,在生活上要從父母一手包辦走向自我獨立。特別是在心理上,要逐漸接受并實現(xiàn)由純粹學生身份向社會人的過渡轉變。只有正確處理好這些問題,新生才能更好地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適應大學的新環(huán)境。

      (一)新環(huán)境適應程度:獨立生活能力多種不足

      現(xiàn)階段的大學新生主要以“95后”為主,而“95后”又以獨生子女為主,其所成長的環(huán)境是處于父母的呵護和寵溺之下,在心理成長上受到家庭的保護過多,直接深入社會的體驗太少,在物質(zhì)需要上得到了家庭的充分滿足。特別是在高中階段,學生受制于現(xiàn)有的高中教育模式,在生活上“放手”、“放權”,家長全身心投入到“后勤保障”工作,生活上絕大多數(shù)事情都由家長們一手包辦[3]。而進入到大學之后,新生們必須丟掉“拐杖”獨立生活,自己去應對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問題?!斑@兩種生活方式之間的突然轉換是大學新生需要面對的一個巨大障礙,一道艱難的‘坎’?!边@一轉折期是青年大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也是人際關系建構的關鍵期。校園環(huán)境、飲食條件、宿舍生活等基礎環(huán)境也就成了部分新生重點關注和吐槽的熱點話題。

      在訪談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新生的獨立生活的能力亟待提高。衣服怎么洗、被子怎么疊、宿舍衛(wèi)生怎么做、生活費如何合理使用等等,這些問題都給新生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獨立生活能力的不足,也導致了部分學生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甚至是處于一種頹廢的生活狀態(tài):飲食方面不規(guī)律,晚睡晚起,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這種生活狀態(tài)不僅不利于新生的學業(yè)學習,同時更加不利于新生的健康成長,特別是不利于新生的心理健康。長此以往,新生們在生理健康上走向紊亂,在心理上更是孤僻內(nèi)向。日常生活的懶散和放縱必然波及到新生在學習上的意志力和理想追求,最終會造成入學適應困難問題,嚴重的就是在大學混日子,成天渾渾噩噩。

      (二)學習方法上茫然無從

      大學的學習模式與高中的學習模式有著極大的不同。在高中階段,教學活動都是由老師來主導進行,依托課本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地講解,老師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非常大的指導和督促作用。而在大學里,大部分學業(yè)學習都需要學生自主完成,老師只是起著引導的作用,學生都要自己安排學習時間和查詢資料來完成學習,對于不懂的知識點也需要學生主動向老師請教,學習的“主權”掌握在學生手中。同時,高中階段的課程學習時間都是安排的滿滿當當,而大學階段每天除了幾節(jié)課之外,有了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學習的節(jié)奏感一下子就從緊湊轉向了寬松。因此,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從緊湊到寬松的轉變,使得多數(shù)新生們都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如何去面對,沒有了外力的推動就不知道如何前進。特別是如何合理地把握和利用課余時間自學,多數(shù)新生表示感到十分的迷茫,總覺得自己是在虛度光陰,想好好把握住學習的時間,但又不知道從何做起[4]。

      (三)人際交往困惑重重

      1.人際交往從單純走向復雜使新生困惑。高中階段學生的社交群體無外乎家人和同學,大部分學生和同學在一起相處的時間遠超于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彼此之間也就形成了相對熟悉和穩(wěn)定的同輩群體關系,這種人際關系大多數(shù)內(nèi)容是青年人自己的情感變化,興趣愛好和學業(yè),交往方式比較單一和純粹。而大學階段的社交群體在原有的家人和高中同學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大學同學、社會中的朋友和在學生社團中認識的朋友,同時,伴隨網(wǎng)絡聊天平臺和游戲等網(wǎng)絡生活又結交了許多網(wǎng)友,從而構成了較為復雜的社交網(wǎng)絡。這里面夾雜了復雜的習性、利益、權力、情感和文化差異等問題,如果不能處理好大學生活中的社交問題,要么導致學生性格轉向孤僻,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新的集體環(huán)境中去,從而影響學習和個人的健康成長;要么受到片面價值觀的誘惑和鼓動,做出激進的、有害的行動,也會傷及到他們的人際關系,更可怕的是對價值觀的扭曲。

      2.亞文化差異帶來的困惑。在訪談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新生的社交重點都在學生會組織和各種社團。如何處理與組織成員之間的關系也是新生所關注的重點,特別是遇到一些所謂的“奇葩”社交對象的時候該如何去面對,對新生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其次,由于家庭文化與教育背景的差異,同寢室之間同學的相處偶爾也會出現(xiàn)不太和諧的局面。特別是當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與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在一起的時候,由于物質(zhì)生活追求以及相應價值觀的差異,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差的學生往往會產(chǎn)生自卑感,從而在性格上轉向內(nèi)向。而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往往表現(xiàn)出過度的優(yōu)越感和對他人的不體諒,這就使同學間關系變得緊張。

      3.異性交往的困惑。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年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逐漸成熟,與高中時期純粹的異性交往相比,大學時期的異性交往夾雜著更多、更復雜的情感,這個階段的青年學生都處在“性”的敏感期,因而與異性的交往也迎來了一個“尷尬期”[5]。大學生談戀愛已經(jīng)是一種極其普遍的現(xiàn)象,男女同學之間互相表達愛慕之情也是情理之中,只是多數(shù)學生很難準確地區(qū)分和把握“友情”與“愛情”的界限,因而加大了與異性交往的難度。那么如何處理戀愛中彼此之間的關系,特別是戀愛前“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的心理狀態(tài),給很多學生都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困擾[6]。同時,新生們進入大學之后,原有的家庭關懷和同窗情誼的缺失所帶來的孤獨感,使他們迫切渴望得到新的關懷,而異性往往比同性更容易傾訴。但是,由于性格上的差異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使得學生們在與異性的交往過程中困難重重,異性交往的失敗對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遠遠大于其他人際交往失敗所帶來的影響。

      (四)心理上迷茫和失落

      上大學對于部分新生來說也是第一次長時間的出遠門,新的城市、新的學校,給很多新生帶來的不僅僅是新鮮感,同時也帶來了失落感。在一個全新的陌生城市中,很多新生很難一下適應過來,想念家鄉(xiāng)想念親友也是在所難免,但是如果長時間下去則會導致新生們產(chǎn)生心理障礙和社交恐懼。而且,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的自我意識凸顯,凡事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比較普遍,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好與周圍人之間的關系,則很有可能激發(fā)更大的矛盾[7]。當前,大學生之間因口角沖突所引發(fā)的他殺事件,以及壓力過大所引發(fā)的學生自殺事件頻頻發(fā)生,這都是因為青年學生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缺失,不懂如何正確處理心理問題而導致的。同時,面對大學里面寬松自由的學習模式,部分新生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標和動力,不知道如何去合理地利用課余時間和規(guī)劃未來的前進方向,簡而言之,就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這種茫然的感覺也會引發(fā)新生的焦慮情緒,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緩解,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如何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如何更好地融入到新的環(huán)境中去,如何更好地適應新的大學生活,既是大學新生所面臨的挑戰(zhàn),也是高校和輔導員所面臨的課題,那么只有學校、輔導員、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形成一種長期、穩(wěn)定、有效的聯(lián)動機制,才能更好的幫助新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適應大學生活。

      (一)走好入校“第一步”

      1.開好第一次班會。在我國高校,新生入學后第一次集體活動就是開班會。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好第一次班會這個“初次亮相”的機會,采取巧妙方法促動新生間第一次公開交流互動,用細致入微的關懷措施讓他們感受到新集體的溫暖,從而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新的班集體當中去。其次,安排同專業(yè)的高年級的學長學姐到現(xiàn)場跟大家一起開展交流會,解答新生入學的各種疑問,幫助新生更快的了解校園環(huán)境和所學專業(yè),為新生的自我規(guī)劃提供參考意見和建議。

      2.組織好第一次軍訓。如今,軍訓已經(jīng)成為大學新生入學后必不可少的教育環(huán)節(jié),但是部分學校并不太重視軍訓,只是走走過場而已,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軍訓這一機會,那么對新生快速適應大學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軍訓不應僅局限于對新生的體能訓練,可以適當?shù)脑黾右恍﹫F隊對抗性質(zhì)的素質(zhì)拓展活動,加強新生的集體認知和集體歸屬感。其次,軍訓教官也可以深入到新生宿舍,幫助獨立能力較差的新生學會逐漸獨立生活,用軍訓的紀律督促新生在入學之初就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然而,目前的問題是,高校新生軍訓時間短,訓練內(nèi)容簡單,不能增加訓練強度,可能有的訓練達不到要求。

      3.上好第一堂課。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也尤為關鍵。據(jù)很多有經(jīng)驗的教師介紹,新生入學第一次上課是期待最多、最聚精會神,且印象最深刻的一課。教師的敬業(yè)態(tài)度、專業(yè)水平、教書能力都在學生的期待中,并可能轉化成新生接下來學習的巨大推動力。所謂“師表”,就“表”在這里,所謂引導,這就是開端。部分新生對自己所學專業(yè)和大學的學習模式都并不了解,而且經(jīng)過高考后的假期,好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已經(jīng)完全放松,上好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可以幫助學生調(diào)整學習狀態(tài),更快地進入到正式學習中去。

      (二)設立新生導師制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贝髮W生活就是一項修行,修行的好壞在于學生是否能更好的適應和調(diào)整自己的思想狀態(tài),而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快速地適應新的生活環(huán)境,就在于作為“領路人”的老師是否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引領作用。

      輔導員是學生們的生活導師,是連接學生與學校的橋梁,我們應該弱化輔導員的管理角色,而強化其教導角色,加強輔導員與新生之間的朋輩交流。教育活動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教師與學生在互動交流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的傳遞和意義的理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增長知識與價值認識。輔導員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要督促新生的學習,主動引導新生確立新的奮斗目標,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2]。只有讓新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和力,當他們有困難時才會主動找老師溝通。

      同時,也要注重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入學之際便建立心理檔案,對新生的心理問題做到防微杜漸。對于心理狀態(tài)不佳的新生在重點關注的同時,要做到以引導、疏導為主,采取正確的解決方式,與學生家長一起形成聯(lián)動機制,一起幫助新生走出心理障礙。對于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可以幫助他們爭取勤工助學的機會,減少他們的經(jīng)濟壓力和自卑情緒[8]。輔導員也可以通過談心談話等方式了解自己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知道他們在做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思想教育要及時跟上,確切解決學生們的實際問題。

      專業(yè)課老師則是學生們學習上的導師,是學生在專業(yè)學習上的“高級顧問”。在新生入學之際可以給新生設立學習導師,可以由專業(yè)課老師擔任,也可以由品學兼優(yōu)的高年級學生擔任,旨在幫助新生們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對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和大致的藍圖規(guī)劃。學習導師在幫助新生了解所學專業(yè)的同時,也要著重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他們從入學之初就形成自學自立的學習風氣[9]。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要予以更多的關注和幫助,讓他們不至于在落后的情況下再次掉隊。

      (三)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關鍵還要看學生自己

      學校和輔導員所能做的事情都只是外在輔助的作用,要更好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關鍵還是要看學生自己。首先就是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不管是面對全新的環(huán)境,還是生活中其他的困難挫折,我們都應該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去面對,良好的心態(tài)是我們戰(zhàn)勝困難、走向成熟的前提條件。其次,要確立新的奮斗目標。只有目標明確了,我們才知道前進的方向,才知道如何規(guī)劃和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同時,明確的目標也能為我們提供前進的動力,激發(fā)我們的潛能,實現(xiàn)我們的人生愿景。最后,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需要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面對寬松的大學生活,我們不能放任自己隨波逐流,在生活和學習上都仍然應該向高中階段那樣嚴格要求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由內(nèi)而外的自我革新,積極主動,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更好地融入到新的大學生活中去。

      [1]李靜. 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問題與心理調(diào)適的對策探析[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1):118-120

      [2]劉海峰. 大學新生入學適應問題及策略研究[J]. 教育與職業(yè),2013,(2):78-79.

      [3]劉琳. 淺析大學新生入學適應問題[J]. 北京教育(德育),2010,(12).

      [4]羅杰,周瑗,陳維,潘運,趙守盈. 大學新生適應性與時間管理傾向的關系研究[J].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2016,(3):418.

      [5]沙海燕,張霽,丁寧. 大學生異性交往認知觀念的調(diào)查分析[J]. 教育學術月刊,2008,(11):31-33.

      [6]谷秋穎. 大一新生的思想特點及引導方式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6):98-101

      [7]溫杰. 大學新生心理調(diào)適調(diào)查[J]. 教育與職業(yè),2014,(31):76-78.

      [8]王惠. 大學新生“三位一體”協(xié)同管理模式探究[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5,(4):129-132

      [9]景鵬. 大學新生學風建設中的輔導員-班導師協(xié)同工作探析[J].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43-47.

      責任編輯:鄭詩鋒

      Study on Freshmen’s Adaptation to Study and Life in College —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2016 Freshmen i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LIAO Hang, YU Xue-lin

      (School of Marxism,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073, China)

      Human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 How to adapt to the college life and start the new journey of life is the first difficulty that many college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Study shows that only minority of them are well geared into the college’s study and life through self-adjustment. Most freshmen have failed to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long after the entrance,especially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pattern. The new environment creates the huge temptation and poses the huge challenge for freshmen, which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ir adap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ollege. This paper proposes thre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eacher, student and school. They are taking the first step in college well; establishing tutor system for freshmen; students’ self-reliance.

      freshman; adaption; campus environ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17-08-11

      湖北省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項目“中國夢愿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動力培育的路徑和機制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14ZD049)

      廖 航,男,湖北武漢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喻學林,男,湖北孝感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4-344X(2017)10-0089-06

      猜你喜歡
      新生大學生活
      “留白”是個大學問
      重獲新生 庇佑
      中國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 21:39:45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學求學的遺憾
      堅守,讓百年非遺煥新生
      海峽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23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盐津县| 昭通市| 紫金县| 灵川县| 武平县| 农安县| 忻州市| 台南市| 文安县| 沿河| 简阳市| 宣恩县| 辉南县| 芜湖市| 安福县| 刚察县| 丹江口市| 汉中市| 齐河县| 合川市| 淳化县| 泰州市| 得荣县| 大邑县| 乐安县| 金华市| 柳江县| 凤翔县| 醴陵市| 高碑店市| 吴旗县| 天柱县| 浦东新区| 鹿邑县| 天柱县| 三原县| 平昌县| 横峰县| 石台县| 措美县|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