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凱
山東省冶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分析及對策分析
蘇小凱
山東省冶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在建筑領域,安全性是必須要保證的一點內容,為了使建筑的安全性能夠得到保證,做好建筑結構設計工作非常重要。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國建筑結構設計效果相對于以往而言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無論從對技術手段的應用還是從設計流程的優(yōu)化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fā)展,但需要認識到的是,在這其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被解決,問題的存在極大的影響著建筑質量以及安全性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提出相應的策略,以保證其安全性很有必要。
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安全性
經濟的發(fā)展帶動了城市化的發(fā)展,在城市化進程中我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成為了國經濟發(fā)展中的重要因素。伴隨著人們生活需求的逐漸提高,建筑行業(yè)在經濟型、美觀性以及舒適性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目前來看,我國相關建筑人員對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并沒有足夠的重視。建筑物的安全性設計是建筑安全的首要前提,只有做到了設計的安全性才能夠保證居民用戶的自身利益。
結構設計中應考慮的外加作用包括一般作用、偶然作用、影響結構材料性能的環(huán)境因素作用等。在進行建筑方案整體設計時需確保建筑及其構件在投入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在進行結構具體方案設計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一般作用以及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下,能夠保證建筑滿足正常使用的適用性要求;第二,必須保證建筑結構具備相應的承載能力從而確保其在一般作用以及正常范圍內的偶然作用下能夠抵抗外力影響,不致遭到嚴重破壞;第三,在自然災害或者遭受其他重大人為因素破壞時,建筑結構整體不致發(fā)生更嚴重的損毀,即需保證整體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與牢固性。
從某種程度上講,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即從根源處保證了建筑的質量,建筑企業(yè)以及有關人員必須要意識到這一點,要將相應的設計技術與國家標準相結合,同時考慮工程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使設計出的方案更加合理,從而為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的提高提供保證,這對于我國整體建筑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價值。
安全意識不足。首先建筑企業(yè)安全意識不足是導致建筑安全性受到影響的主要原因。當前,我國已經意識到了保證建筑安全性的重要性,并針對建筑的安全性作出了一系列的規(guī)定,同時也制定了相應的設計標準,但很多建筑企業(yè)往往會忽視國家的規(guī)定;
建筑結構抗震能力不足。地震對于建筑安全性的影響是極其嚴重的,因此,在對建筑結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都必須要進行抗震設計。當前,由于地震的發(fā)生造成的建筑坍塌的現象不在少數,這不僅會對人民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同時也會影響建筑企業(yè)的信譽和形象,造成上述現象頻發(fā)的主要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建筑結構抗震能力的不足;
工程牢固性不足。由于工程結構安全設計相關研究的不完善,有些工程項目中存在著結構設計牢固性不足的現象。媒體曾報道過在某藝人表演過程中舞臺坍塌的事件,在事故調查中發(fā)現導致舞臺坍塌的原因是工作人員誤將幾何可變體系用于工程結構。類似的事故也常常發(fā)生在腳手架的搭建使用當中。不合理不可靠不牢固的結構形式一旦使用于工程結構就易造成安全事故。
3.1 加強前期勘察工作
在建筑結構的設計中,無論是對于安全性的設計還是對于建筑物各方面的設計,都要在進行詳細的現場勘查后再進行針對性的設計,這樣才能夠更高程度的保證建筑質量的全面性。在進行建筑安全設計時要考慮到地質狀況、氣候因素以及自然災害等多方面因素,同時要對測量點的布置、鉆探孔的深度、測量設備的精準度有一個詳細的了解,確保每一個步驟都能準確無誤的進行。只有保證了每一項細節(jié)的全面性才能夠保證建筑物整體的安全性。
3.2 完善規(guī)范標準中的各項規(guī)定
針對結構設計安全規(guī)范要求低于國際標準的問題,國家應在借鑒國際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結構設計規(guī)范,從而為設計人員提供科學的設計標準。設計人員應在設計中嚴格遵守設計規(guī)范,重視結構設計的安全問題,保證設計方案既美觀實用又滿足安全性要求。此外,我國應建立嚴格的監(jiān)督檢查機制,保證工程招標的公正透明從而確保企業(yè)選取優(yōu)質、確保結構安全的設計方案。
3.3 優(yōu)化設計方法
建筑結構設計安全可靠性低,牢固性不足將嚴重影響建筑物質量與正常安全使用。國家及企業(yè)應著力加強建筑結構設計相關研究與創(chuàng)新,鼓勵設計師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優(yōu)化設計方法,解決各類結構設計問題,確保工程安全性、經濟性。設計人員應在相關規(guī)范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增強結構的穩(wěn)定性與牢固性。關注建筑結構質量易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中明確注明重點位置、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加固措施,根據承載力抗震系數進行內力組合設計并注重材料的選取,從而確保結構的承載能力。
3.4 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
建筑結構抗震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建筑企業(yè)具備較高的思想意識水平,在此基礎上,一定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應用足夠的建筑材料。除此之外,在對建筑材料進行選擇的過程中,也需要對其各項參數進行考察,以選擇出質量較高的建筑材料,從而為建筑質量及安全性的保證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一問題必須要得到建筑企業(yè)以及有關人員的重視,不能在前期出于對成本的考慮而在材料的質量以及數量方面進行削減,這對于建筑安全性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
由此可見,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要從設計師、施工場所、材料設施以及相關的科學技術知識進行綜合性的設計才能夠有效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從而確保建筑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對抗震水平的提高,保證在遇到自然災害等不可控因素時能夠確保用戶的自身安全,保證我國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
[1] 何萌萌. 試論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江西建材,2015,04:18-19.
[2] 陳海霞. 建筑結構設計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江西建材,2015,06:39+43.
[3] 楊葉,岳文萍,竇鵬. 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分析及對策分析[J]. 住宅與房地產,2016,03: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