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平
【摘要】紅色文學是一種類型文學,具備一定的政治色彩。紅色文學作品采用革命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以紅色歷史為創(chuàng)作內(nèi)容。每個時期的紅色文學作品都具有不同的時代精神。紅色文學作品以其獨特的內(nèi)涵,對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若要提升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就必須深入挖掘紅色文學作品的價值。本文首先分析了紅色文學作品的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意義,又在此基礎(chǔ)上從注重人文價值熏陶、開展紅色主題拓展活動等方面,探究了紅色文學作品在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關(guān)鍵詞】紅色文學;思想政治教育意義
紅色文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價值觀傳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紅色文學的表現(xiàn)形式具有多樣化特點,而且內(nèi)涵極為豐富,展現(xiàn)了我國革命者的偉大精神和風貌。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運用紅色文學,能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大學生的精神、道德、思想等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所以,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學的作用,采取有效途徑增強大學生對紅色文學作品的閱讀和學習興趣,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紅色文學作品的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意義
(一)紅色文學作品具有思想教育功能
紅色文學作品不僅能夠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還可以提高大學生分析和理解問題的能力,促使大學生正確看待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此外,紅色文學作品還包含豐富的先進文化,這對大學生的人生軌跡、職業(yè)生涯、生活狀況都具有重要影響。例如,巴金先生的《家》《春》《秋》對封建社會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抨擊,深入剖析了當時種種社會現(xiàn)象背后的真相,大學生在閱讀這些紅色文學作品的過程中能夠自覺受到其思想內(nèi)容的熏陶,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二)紅色文學作品具有政治教育功能
相較于思想教育功能,政治教育內(nèi)容涉及面較廣,包含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領(lǐng)域的內(nèi)容,紅色文學作品涉及到許多有關(guān)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其豐富的政治內(nèi)涵是其他類型文學作品難以達到的。大學生閱讀紅色文學作品能夠以更加理性的態(tài)度看待當前的社會形勢和政治事件,避免出現(xiàn)盲從現(xiàn)象,進而端正自身的政治立場。此外,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學生接觸到的信息日益多元化,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沖擊,只有形成端正的政治立場,才能夠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
(三)紅色文學作品具有道德教育功能
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具有重要影響,若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須重視道德教育。紅色文學作品中時常塑造一些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物形象,學生在閱讀時會不由自主地受到這些人物及相關(guān)事跡的影響,進而審視自身的道德素質(zhì),并加強自我約束,自覺修正自身行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以紅色文學作品中的英雄人物為榜樣,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紅色文學作品在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一)注重人文價值熏陶
教師首先要引導大學生整體把握紅色文學作品的人文精神、革命精神和人文內(nèi)涵,并根據(jù)分析比較探究紅色文學作品的個性與共性。在共性中領(lǐng)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在個性中領(lǐng)略不同的人物風采。優(yōu)秀的紅色文學作品蘊含著濃厚的人文精神,教師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鼓勵學生通過精讀、泛讀、品讀等形式,仔細品味文學作品中蘊含的人文內(nèi)涵,感受革命年代的拼搏、奮斗、勇敢等精神,并引導大學生自覺學習和踐行這些人文精神,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并形成堅定的政治信念。
(二)開展紅色主題拓展活動
學習紅色文學作品不能一味地拘泥于形式,要建立多樣化學習渠道,高??梢耘c學生社團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開展多樣化的紅色主題活動,并加大宣傳力度,促使大學生在活動參與過程中進一步了解紅色文學。例如:可以在每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八一建軍節(jié)、國慶節(jié)等時期舉辦紅色文學閱讀展覽書會,鼓勵大學生閱讀丁玲、魯迅和林道靜的作品,并將作品中的相關(guān)情節(jié)改編成話劇,經(jīng)過精心準備和排練后在校園內(nèi)展演。通過這些拓展活動,可以加大紅色文學的影響力度,促使更多的大學生自覺接觸和研究紅色文學,對紅色文學作品中的精神內(nèi)涵有更深層次的了解,進而受到紅色文學作品的影響,自覺進行自我審視和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倩.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課實踐
教學中的運用——以皖西紅色文化為例 [J].淮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5.
[2]郭云飛,張建東,馮莉群.從《戰(zhàn)
斗的青春》等看紅色文學的價值整合與現(xiàn)實意義 [J].語文建設(shè),2013.
(作者單位:安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