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運山,鄧美玲
(湖南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2016年毛澤東詩詞研究綜述
鄧運山,鄧美玲
(湖南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2016年是毛澤東逝世40周年。為了緬懷偉人英魂,傳承偉人精神,學術(shù)界圍繞毛澤東詩詞進行了大量的思考和研究,出現(xiàn)了一大批質(zhì)量較高的研究成果。它們主要集中在毛澤東詩詞鑒賞與介紹、毛澤東詩詞地位與價值、毛澤東詩詞翻譯與傳播等方面,將毛澤東詩詞的研究提高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
毛澤東;詩詞;研究;綜述
有一種藝術(shù),穿越歷史時空,歷久彌新;有一種懷念,歷經(jīng)時代風雨,更臻醇厚。2016年是毛澤東主席逝世40周年,學術(shù)界圍繞毛澤東詩詞作了更深入細致的研究,進一步拓展了人們對毛澤東詩詞研究的學術(shù)視野和研究思路。另外,2016年,中央電視臺盛裝打造了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jié)目——《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從《詩經(jīng)》開始,一直到毛澤東詩詞,帶動人們重溫過去學過的古典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因此,伴隨著《中國詩詞大會》上的朗朗詩聲,本年度學術(shù)界也迎來了毛澤東詩詞研究的大豐收。
據(jù)筆者統(tǒng)計,2016年關(guān)于毛澤東詩詞研究的各類期刊論文共有104篇(其中,屬于中文核心和CSSCI源刊文章12篇),各類報紙發(fā)表的文章8篇,會議論文集收錄文章50多篇,解密的碩博學位論文1篇,新版和再版的文獻著作10部,其內(nèi)容涉及毛澤東詩詞鑒賞與介紹、毛澤東詩詞地位與價值、毛澤東詩詞翻譯與傳播等幾方面的問題。就各類期刊論文來說,較為代表性的有:徐廷華的《毛澤東詩詞中的春》、王軍的《毛澤東詩詞中的“紅旗情結(jié)”》、趙婷的《論毛澤東詩詞對屈原作品的傳承與發(fā)展》、陶沙的《〈毛澤東詩詞〉三個英譯本對比研究》、畢劍橫的《革命英雄主義的華章——毛澤東詩詞中的長征和長征精神》、高菊村的《記韶山毛澤東詩詞碑林艱難的籌備歷程》、范子謙的《解讀毛澤東詩詞的婦女思想》、楊德勇的《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研究新得》、吳正裕的《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律政論詩》、毛廷貴的《運用毛澤東詩詞增強思政課教學效果》、黃春蓮的《毛澤東詩詞翻譯中典故的再現(xiàn)》《毛澤東詩詞翻譯中音韻美的重構(gòu)》、代正利的《毛澤東詩詞文化翻譯的“信”準則》、胡蓉的《毛澤東同志詩詞中“山”意象的英譯研究》、陳倩的《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的毛澤東詩詞翻譯語境對等》、周流溪的《探索毛澤東詩詞翻譯的漢英合璧新路》、何明星的《毛澤東詩詞在世界的傳播與影響》、馬新強的《正本清源——毛澤東詩詞英譯官方版本考辨》等。它們都提出了不少的新思想、新觀點,為以后本專題的進一步深入、細致研究打開了思路。另外,據(jù)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本年度初版和再版關(guān)于毛澤東詩詞研究的文獻著作有麓山子編著的《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蔡清富編著的《毛澤東詩詞大觀》、徐四海編著的《毛澤東詩詞全集》、王曉東編著的《毛澤東詩詞解讀》、胡國強編著的《毛澤東詩詞梳證》、張海編著的《毛澤東〈沁園春·雪〉〈七律·長征〉》等10部。不管是初版、再版的文獻著作,還是發(fā)表的報紙期刊論文,以上研究成果都是以過去的相關(guān)研究為基礎(chǔ),并在才前的研究水平上有所突破。
本年度,全國各地舉行了不少關(guān)于毛澤東詩詞方面的慶?;顒樱匍_了不少關(guān)于毛澤東詩詞方面的理論研討會,對毛澤東詩詞作了多維度的探討。2016年1月15日,四川成都文殊坊文化迎春年會和四川省毛澤東詩詞書畫暨名人書畫藝術(shù)展在成都舉行。會上,國學專家、四川師范大學教授張昌余在現(xiàn)場題寫了毛澤東詩詞名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7月12日,中國長征文化促進會藝術(shù)顧問、著名書法家張元來到韶山,將其傾力創(chuàng)作的書法作品《毛澤東詩詞百米長卷》捐贈給韶山毛澤東紀念館。張元先生的作品生動地再現(xiàn)了毛澤東風云激蕩的革命斗爭生涯和心懷天下的浪漫主義詩人情懷,表達了書家對一代偉人的深切緬懷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之情。9月20日至21日,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第十六屆年會暨“毛澤東詩詞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偉大精神”學術(shù)研討會在山東棗莊學院召開。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陳晉在大會主題發(fā)言中就“毛澤東的文化自信和美學精神”問題作了專題闡述。與會專家結(jié)合毛澤東在不同歷史時期創(chuàng)作的詩詞,特別是圍繞“毛澤東詩詞與長征精神”展開了深入研討,指出毛澤東詩詞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是激勵后人不斷前行的精神動力。12月25日,“激揚文字,為經(jīng)典插上藝術(shù)的翅膀——張仲亭書毛澤東詩詞作品展”在北京國藝美術(shù)館展出。展出活動結(jié)束后,主辦方出版了《激揚文字——張仲亭書毛澤東詩詞作品集》,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陳晉為之特別作序,充分肯定了張仲亭的書法藝術(shù),并對張仲亭以后的書法實踐提出了寶貴建議。
毛澤東詩詞研究,是毛澤東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術(shù)研究和文學藝術(shù)界一直關(guān)注和研究的熱點領(lǐng)域。2016年,學術(shù)界在以前研究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圍繞毛澤東詩詞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思考和研究,進一步將毛澤東詩詞研究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本年度學術(shù)界關(guān)于毛澤東詩詞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毛澤東詩詞鑒賞與詮釋、毛澤東詩詞地位與價值、毛澤東詩詞翻譯與傳播等幾個方面。
毛澤東詩詞想象豐富、氣勢磅礴、意境高遠、寓意深刻,極富革命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不但具有較好的藝術(shù)欣賞價值,而且還有較高的學術(shù)研究價值。
1.毛澤東詩詞鑒賞與介紹
2016年,由蔡清富、黃輝映編著的《毛澤東詩詞大觀》是以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選》和1996年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印的《毛澤東詩詞集》為藍本修訂而成的。此次修訂側(cè)重于強化毛澤東詩詞的客觀性、歷史性、民族性和人文性。全書與前兩次編印除了在體例和細節(jié)上力求一致之外,其內(nèi)容、措辭、標點等方面的準確性均在修訂之列,尤其是在內(nèi)容上有所增加,使毛澤東詩詞的研究性得以增強。此外,全書還增加了“毛澤東詩詞的思想和藝術(shù)研究”“毛澤東詩詞藝術(shù)論”和“毛澤東詩詞研究述評”等篇章,也是此次再版修正的一大亮點[1]。
作為一代詩詞大家,毛澤東不僅在現(xiàn)代詩人中獨領(lǐng)風騷,就是與歷史上的詩詞名家相比也毫不遜色。由麓山子編著的《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是一部堪稱全面記錄毛澤東生平以“詩言志”的扛鼎之作。書中收錄了以往公開發(fā)表的有關(guān)毛澤東詩詞的詮釋和賞讀以及部分尚未發(fā)表的毛澤東詩詞作品。其中,大部分詩詞表現(xiàn)了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理想等主題,真切地反映了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shè)各個階段的時代精神風貌。同時,編者也將自“改革開放”以來逐漸解密、不斷流傳出來的那些以前秘而未宣的毛澤東詩詞的“補遺”與“存疑”盡匯冊中[2]。
長征時期,毛澤東在指揮紅軍轉(zhuǎn)戰(zhàn)萬水千山、力挽革命狂瀾的同時,還創(chuàng)作了許多氣貫山河的壯麗詩篇。尤其是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改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支隊前后,毛澤東連續(xù)吟成四首詩作,進入了他在長征時期詩詞創(chuàng)作的黃金階段。有學者認為,這幾首詩詞記錄了長征歷程,提煉了長征精神,見證了戰(zhàn)友深情,更重要的是詩人將我黨以斗爭求生存、以斗爭求發(fā)展的歷史使命感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是中國共產(chǎn)黨解放全人類偉大理想的藝術(shù)體現(xiàn)。因此,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這些不朽詩篇都有著永恒的藝術(shù)魅力[3]。
四季變化、山水草木、花鳥蟲魚之類的自然界物候,常出現(xiàn)于文人筆下,人們借用它們或寓意、或抒情、或寄志,古今皆然。同樣,毛澤東詩詞也是如此。有學者認為,在毛澤東詩詞中,雖然直接寫春景的詩作不多,但在春意盎然的時節(jié),詩人性情勃發(fā),創(chuàng)作了不少詩詞名作。例如,《菩薩蠻·黃鶴樓》《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七律·和柳亞子先生》《賀新郎·讀史》等。這些關(guān)于“春”的毛澤東詩詞,讓人們記憶猶新,感觸良多,無不給人以深刻的哲理啟示和輕松的審美享受[4]。
在一年四季變化中,夏天是美麗的。正是多姿多彩的夏日景象,才引得詩人寄情山水,快慰欣然。學者認為,在毛澤東詩詞中,借夏天雨后彩虹的悅目景象作詩最具代表性的是《菩薩蠻·大柏地》,它是毛澤東詩詞中關(guān)于寫夏景傳誦、引用最多的一首詩詞。此外,有關(guān)毛澤東詩詞寫夏景的佳句還有很多,諸如“喜看稻菽千重浪”“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熱風吹雨灑江天”等都是夏天獨有的景象,詩人信手拈來,以不凡筆觸融入詩中,看似閑筆,卻有深意,為詩詞增色,為主題寓意[5]。
與寫春景、夏景相比較,毛澤東詩詞寫秋景的佳句留給人們的印象更為深刻,像“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等都已深入人心。學者認為,在毛澤東寫秋景的詩詞中,有二首詩詞是繞不過去的,一首是《采桑子·重陽》,一首是《清平樂·六盤山》。前者直抒胸臆,是毛澤東寫秋景的膾炙人口的佳作,脫盡古人悲秋窠臼;后者寄托情懷,充滿著樂觀主義情緒、遠大的預見和堅強的信念[6]。
眾所周知,在某種意義上講,毛澤東詩詞是中華民族解放的英雄贊歌,是中國人民革命的奮斗樂章。特別是對巾幗英雄形象的塑造和意象,在古往今來的詩人中是獨樹一幟、卓越超群的。學者認為,“我失驕楊君失柳”“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將軍”“中華兒女多奇志”等抒寫巾幗英雄的詩句,充分體現(xiàn)了毛澤東的婦女解放思想以及對巾幗英雄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評價,深刻揭示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巾幗英雄勇于犧牲、追求解放的精神內(nèi)涵[7]。
2.毛澤東詩詞詮釋與研究
毛澤東詩詞豪放婉約、寓意深刻、文采飛揚,形成了中國史詩上風格絕殊的新形態(tài)的詩美,也鑄就了毛澤東的思想和實踐、人格和人性。由胡國強編著的《毛澤東詩詞疏證》第四版除修訂第三版中的錯漏外,刪去了部分非文獻依據(jù)的詩詞、韻語和對聯(lián),增加了毛澤東詩詞手書53幅、毛澤東對自己的詩詞修改訂正的情況、對毛澤東詩詞的格律分析和毛澤東給徐遲的題詞等內(nèi)容,并附錄了毛澤東詩詞體裁分類索引。它是目前研究毛澤東詩詞和書法的最新、最完備作品[8]。
有學者對屈原和毛澤東的愛國主義作了比較研究,認為屈原開創(chuàng)了在文學作品中憂國憂民意識的先河,其作品處處閃耀著愛國主義思想的光輝。積極浪漫、風調(diào)激促是屈原楚辭的風格,也是其表達愛國情感的主要方式。毛澤東詩詞繼承了屈原的積極浪漫主義傳統(tǒng),并創(chuàng)造出更加奇特的藝術(shù)風格。盡管毛澤東詩詞的愛國內(nèi)容、表現(xiàn)形式早已超出了屈原的認知范疇,并隨著朝代更替、時代變遷而吐故納新,但是,數(shù)千年形成的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情感,是中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9]。
毛澤東詩詞不但有崇高的革命精神,旺盛的革命斗志和遠大的革命志向,而且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有學者把毛澤東詩詞與屈原詩歌聯(lián)系起來研究,認為以屈賦為代表的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形式,它具有情感激烈,想象奇特,音調(diào)鏗鏘、詩風飄逸的特點,展示了楚人感情的熱烈奔放和對理想的美好追求,對后代詩人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哪怕把它說成是我國浪漫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頭也毫不遜色。毛澤東詩詞無疑也受到楚辭的深刻影響,其濃郁的浪漫主義源頭與楚辭的痕跡十分清晰[10]。
韶山毛澤東詩詞碑林(以下簡稱“碑林”)是經(jīng)中共湖南省委確定并上報黨中央關(guān)于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的重點紀念項目之一,但是它經(jīng)過多年艱辛籌備的內(nèi)幕鮮為人知。有學者以第一手歷史文獻資料為依據(jù),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介紹了韶山毛澤東詩詞碑林艱難的籌備歷程,高度評價了毛澤東詩詞碑林的重要意義,認為韶山毛澤東詩詞碑林,融毛澤東詩詞和各種風格的一流書法家作品、園林建筑藝術(shù)形式為一體,是中國首創(chuàng),世界唯一[11]。
婦女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在中國實踐中的發(fā)展。有人通過對毛澤東詩詞與女性有關(guān)聯(lián)的4首詩詞的解讀,系統(tǒng)梳理了毛澤東不同歷史階段下所作的婦女詩詞,由此可見見毛澤東婦女解放思想的流變與延續(xù)。把婦女解放被放置到中國革命大環(huán)境中,從抒發(fā)離愁別緒到為所有被壓迫女性的解放而奮斗,毛澤東的婦女解放思想始終和中國革命緊密連接。這些關(guān)于婦女解放的毛澤東詩詞,不但可以從字里行間深刻體悟毛澤東的大氣魄和濃郁的革命豪情,更可以立體化地理解毛澤東的婦女解放思想[12]。
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guān)于毛澤東在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征求梅白意見,請他改詩,并稱梅白是“半字師”一說開始在社會流傳。有學者通過史實考證,并合乎邏輯地論證梅白沒資格參加廬山會議,不可能為毛澤東改詩。梅白的回憶內(nèi)容混雜、漏洞百出,是道聽途說基礎(chǔ)上的捏造。梅白的謊言在毛澤東詩詞學界影響惡劣,務(wù)必加以澄清和消除,使之不再謬種流傳[13]。
毛澤東詩詞不僅滲透著豪放、浪漫的詩人氣質(zhì),也從不同維度折射出詩人的偉大精神。毛澤東精神可以從多個維度加以分析和闡明,毛澤東詩詞理應作為重要的研究文本。有學者從民族精神維度解讀毛澤東詩詞,認為它們滲透著那個時代特有的民族精神,包括自立、自信、自強的奮斗精神,爭取自由、民主的革命精神,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為人民服務(wù)的奉獻精神[14]。
毛澤東詩詞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shè)艱辛歷程的歷史再現(xiàn),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藝術(shù)結(jié)晶,不管什么時候都具有長盛不衰的歷史地位。同時,毛澤東詩詞又是一部常讀常新、常悟常新的傳世經(jīng)典,具有歷久彌新的當代價值。
1.毛澤東詩詞的歷史地位
古人云:“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泵珴蓶|是一位精通古今的政治家詩人,從近年披露、整理的文獻資料來看,毛澤東的詩詞理論與創(chuàng)作正是“通古今”的產(chǎn)物。有學者以“通古今”為視角綜合毛澤東詩歌修養(yǎng)、詩學淵源以及平時讀詩心得,認為毛澤東的詩學理論大致以兩條思路貫通古今:一是持詩文異體思路,主張“詩以言情”,反對“以文為詩”;二是在詞體取向上“偏于豪放,不廢婉約”,秉持“以詩為詞”的思路。毛澤東在詩歌理論與創(chuàng)作方面皆有所為,實際兼具探索“中國詩的出路”之意義,而其生前身后在詩歌領(lǐng)域的影響也證明了“通古今”乃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的必由之路[15]。
作為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親歷者,毛澤東在“馬背上”吟成的長征詩詞,充滿了革命英雄主義的長征精神。有學者認為,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更要繼承和發(fā)揚長征精神,用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樂觀自信、英勇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實現(xiàn)“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而不懈努力。重溫這些動人的詩篇,吟誦這些豪放的篇章,對于我們了解舉世聞名的偉大長征和領(lǐng)略充滿革命英雄主義的長征精神大有禆益[16]。
毛澤東生于楚,長于楚,深受楚文化浪漫主義精神的影響,因此,他的詩詞傳承和發(fā)展了屈原詩賦的元素。有學者認為,毛澤東詩詞對屈原作品的傳承與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相對于屈原詩賦,毛澤東詩詞在愛國、愛民思想和浪漫主義等方面作了進一步升華。其原因有三:一是毛澤東詩詞對屈原詩賦的浪漫主義思想和憂國憂民情懷多有傳承,在于他們都深受湖湘文化浸潤,在文化傳承上同根同源。二是毛澤東詩詞發(fā)展了屈原詩賦的憂國憂民思想,在于他們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從而造成了歌頌對象的不同。三是毛澤東詩詞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了屈原詩賦的浪漫主義精神,在于他們詩歌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不同[17]。
毛澤東是湖南人,從小深受湘楚文化的浸潤和影響。有學者認為,毛澤東將湘楚文化的特質(zhì)自覺地融入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之中,從而使他的詩詞彰顯出神采飛揚、奔放不羈、雄奇瑰麗的獨特風格。在毛澤東詩詞創(chuàng)作過程中,強悍血性的蚩尤精神和瑰麗奔放的屈原文化融為一體,尤其是湘楚文化的地域特征在毛澤東詩詞中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凸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毛澤東詩詞是湘楚文化發(fā)展道路上又一座光耀古今的豐碑[18]。
2.毛澤東詩詞的當代價值
白居易說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泵珴蓶|的長征詩詞熱情洋溢地贊揚了紅軍不畏艱難險阻的革命精神,它是中國革命的壯烈史詩,也是中國詩歌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有學者認為,長征時期,紅軍處于血與火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正是險惡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刺激了毛澤東的詩詞創(chuàng)作欲望。他的長征詩詞,都有其特定的時間、地點、創(chuàng)作緣起和內(nèi)容。從長征詩詞的共性梳理其主要內(nèi)容,可以感悟到波瀾壯闊的長征畫卷和偉大的長征精神[19]。
20世紀是中國文化面臨中西之爭和古今之辯最為激烈、民族文化前景抉擇最為艱難的時期,它開啟了中國文化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轉(zhuǎn)型。有學者認為,毛澤東以其思想和行動的雙重示范,成為中國文化轉(zhuǎn)型最偉大的代表人物。毛澤東詩詞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這場波瀾壯闊的文化轉(zhuǎn)型的歷史性畫卷。同樣,我們也可以在毛澤東詩詞中,找到詩人在這場文化轉(zhuǎn)型過程中的矛盾和焦慮[20]。
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的講話中,巧妙地運用毛澤東詩詞佳句,給國人同圓中國夢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有學者從“毛澤東的青年形象和浩然正氣,令人鼓舞和敬仰”說起;接著講“善用比喻,奔夢開創(chuàng)者矢志不移,執(zhí)著追求真理的氣概為世人樹立了榜樣”;再闡發(fā)“直抒胸懷,奔夢領(lǐng)路人詮釋人民定乾坤的歷史規(guī)律”;繼之“撫今追昔,體現(xiàn)奔夢引路人革命樂觀主義情懷。”最終以“妙筆點睛,‘奔夢’要有戰(zhàn)略定力和進取精神”作結(jié)。這五個方面的感悟,顯示了習近平巧用毛澤東詩詞佳句,激活圓夢潛力的引領(lǐng)作用[21]。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chǔ)”(以下簡稱“基礎(chǔ)”)是一門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自我修養(yǎng),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法律素質(zhì)的課程。有學者認為,將毛澤東詩詞引入大學“基礎(chǔ)”課的課堂教學,通過講解毛澤東詩詞,給學生講理想與人生,講友誼與愛情,講自然與人的修養(yǎng),講挫折與成功,講怎樣做人、做什么樣的人、怎樣的生活才有意義等內(nèi)容,可增強課堂教學感染力,增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chǔ)課的教學效果[22]。
作為一位杰出的非凡的歷史人物,毛澤東既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同樣,作為一顆璀璨奪目的藝術(shù)明珠,毛澤東詩詞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幾十年來,毛澤東詩詞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傳播到世界各地。
1.毛澤東詩詞翻譯研究
典故是語言的精華和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典故的運用是我國古典詩詞極為重要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手法。有學者通過探討毛澤東詩詞中的典故,闡述了毛澤東詩詞典故翻譯過程中的有效實現(xiàn)途徑。他們認為,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讓更多的外國讀者欣賞和感悟到毛澤東詩詞的永久魅力并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只要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遵循忠實性原則,體現(xiàn)源語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語的文化內(nèi)涵,考慮讀者接受性,詩歌中典故的再現(xiàn)以及成為連接不同文化之間的精神橋梁不是不可能的[23]。
詩詞的形式美包括視覺形式美和聽覺形式美,其中,聽覺形式美表現(xiàn)為聲韻美、音韻美。音韻美是詩歌的突出特點,也是它區(qū)別于其它文體的一大標志。有學者通過分析毛澤東詩詞及其音韻美,從尾韻、詩行內(nèi)韻、頭韻三個方面探討毛澤東詩詞翻譯中音韻美的重構(gòu),提出音韻美在譯文中能否成功再現(xiàn)直接影響到整個詩篇的意境重構(gòu);英譯時只有盡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音韻美的重構(gòu),才能使譯文體現(xiàn)與原文最接近的意境,使譯文讀者所獲的審美體驗和原文讀者最接近[24]。
在翻譯倫理指導下的毛澤東詩詞的英譯,就是要向外國人展示出中國革命的歷史畫卷、無限風光的壯麗山河和詩人的博大情懷。有學者認為,對毛澤東詩詞的翻譯不僅要體現(xiàn)出對“美”的訴求、對“善”的向往,更要體現(xiàn)出對“真”的執(zhí)著;不僅要滿足“達”和“雅”的翻譯要求,更要尊崇“信”的準則。翻譯工作者在國際文化交流中要處理好與異質(zhì)文化的關(guān)系,千萬不能在“求同”中喪失自我,應該在傳播本國優(yōu)秀文化的同時,樹立自己的文化豐碑[25]。
有學者以毛澤東詩詞中“山”的意象英譯為中心,從特指、形意、傳說和泛指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旨在如何有效地補償英語讀者中國文化語境的缺失,更好地達到文化交流和傳播的目的。他們認為,對于毛澤東詩詞中“山”文化意象的翻譯,既要忠實于“山”的藝術(shù)意境,即表層結(jié)構(gòu);又要充分考慮詩詞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深層內(nèi)涵的思想性。與此同時,還需要結(jié)合詩人所處的當時社會時期、政治背景等因素,力求使“山”這一文化意象的翻譯最大限度地表里相近、達意傳神,從而真正意義上達到文化交流和文化傳播的目的[26]。
語境是指語言使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對于毛澤東詩詞翻譯來說,譯者既要適應源語生態(tài)環(huán)境,也要適應譯語生態(tài)環(huán)境,并在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三方面進行選擇性適應和適應性選擇。有學者認為,毛澤東詩詞語境豐富,從生態(tài)翻譯學的視角,翻譯毛澤東詩詞要實現(xiàn)原語與譯語間“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以達到源語所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對源語讀者所產(chǎn)生的效果與譯語所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對譯文讀者所產(chǎn)生的效果基本對等[27]。
毛澤東詩詞是中國詩歌傳統(tǒng)在20世紀延續(xù)的重要體現(xiàn),它對中國當代文化和政治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毛澤東詩詞的翻譯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動,把它翻譯成外語,是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有學者認為,當前的國際文化新環(huán)境,給我們提供了傳譯毛澤東詩詞中更多文化信息的新機會。我們應該把毛澤東的七言律詩和絕句翻譯成詩行有固定長度而又遵守英詩傳統(tǒng)節(jié)律的作品,并且貫徹原作一韻到底的用韻方式,盡量如實地向國際讀者展示漢語近體詩的獨特魅力。這是一種追求漢英特色更完美合璧的譯詩創(chuàng)新[28]。
2.毛澤東詩詞傳播研究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文化的交流變得日益深入,中國文化正在不斷走向世界。何明星在《毛澤東詩詞在世界的傳播與影響》一文中對《毛澤東詩詞》的海外傳播過程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毛澤東詩詞最早為海外讀者所熟知的一首,應該是1936年由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翻譯成為英文的《七律·長征》。由此算起,毛澤東詩詞在海外傳播已有整整80年的歷史。在多年傳播過程中,毛澤東詩詞的翻譯語種多達近40種,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英譯本。對于毛澤東詩詞藝術(shù)的評價,很長時間受到毛澤東作為國家領(lǐng)袖的政治地位的影響,其藝術(shù)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關(guān)注,這種情況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有所改變?!睹珴蓶|詩詞》贏得了不少國外領(lǐng)導人的關(guān)注和贊許,在很長時間成為當時來華政治家渴望得到的厚禮和會談時的交流話題,為中國的外交活動贏得了共通的話語空間[29]。
隨著毛澤東詩詞的海外傳播,學術(shù)界對毛澤東詩詞英譯版本的研究越來越很重視。通常,1976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譯本被眾多研究者認為是唯一的“官方版本”而廣為提及。但經(jīng)研究者調(diào)查和分析發(fā)現(xiàn),以往的研究對“官方版本”這一概念的界定以及相關(guān)版本信息的描述存在一定的混亂和抵牾,同時,將該譯本定為唯一“官方版本”的說法也值得商榷。有學者從版本學的角度出發(fā),綜合考辨毛澤東詩詞英譯存在的“官方版本”,并對各版本的產(chǎn)生背景、組織流程、版式特征、社會影響等一一進行考證與描述,以期正本清源,為毛澤東詩詞研究提供更加翔實的歷史資料[30]。
作為毛澤東早期創(chuàng)作的詩詞代表作,《沁園春·長沙》及其英譯本一直備受人們關(guān)注,到目前為止,它的英譯本多達14種,各家譯本競顯風流。在這些譯本中,許淵沖、辜正坤和李正栓三位先生的譯文最為耀眼,備受人們關(guān)注。許淵沖先生主張譯詩要盡可能傳達原詩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強調(diào)譯者必須把意美放在首位,其次才是音美和形美,這是“三美論”的核心內(nèi)容?;凇叭馈崩碚摚袑W者嘗試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沁園春·長沙》上述三個英譯本的異同與得失進行分析,為毛澤東詩詞的翻譯理論研究和翻譯實踐提供了一定參考[31]。
近年來,隨著翻譯學的進步,詩詞翻譯也取得了新發(fā)展。就《毛澤東詩詞》翻譯來說,許淵沖譯本、辜正坤譯本以及李正栓譯本都是比較具有特色的,并且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有學者通過對毛澤東詩詞翻譯三個譯本在詩行、詞牌以及韻律上的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辜正坤出于從西方讀者理解的角度進行考慮,在整個譯本中,都體現(xiàn)了西方的文化習慣;李正栓的譯本主要從尊重詩詞本意的角度出發(fā),盡量減少譯者自身在翻譯過程中的干預;許淵沖則將二者的翻譯手法結(jié)合起來,在整個詩詞的翻譯中,既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詩詞的特點,又充分考慮到了西方讀者的文化習慣需要[32]。
魯迅提倡“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文學“三美”思想。許淵沖先生把這個理論運用到文學翻譯尤其是詩歌翻譯中,提出了譯詩的“三美”論?!叭馈闭撌窃S淵沖基于他多年的翻譯心得及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提出的文學翻譯理論,也是他翻譯詩學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毛澤東詩詞翻譯意義重大。有學者以毛澤東早期詩詞作品《沁園春·長沙》為例,從意美、音美、形美三個維度對許淵沖和李正栓的兩個英譯本進行評析,揭示“三美”論對毛澤東詩詞翻譯實踐的重要指導作用[33]。
綜觀上述關(guān)于毛澤東詩詞方面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看出,2016年度學術(shù)界對毛澤東詩詞的研究成果在往年的基礎(chǔ)上又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主要表現(xiàn)為如下幾大亮點:一是從自然物候變化角度解讀毛澤東詩詞。我國古代,文人墨客喜歡在詩文中進行類比,把一些自然物候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因此,中國古典詩歌中包容著極其豐富的物候知識。在這方面,毛澤東詩詞也不例外。汪建新的《毛澤東詩詞中的樹木》、徐廷華的《毛澤東詩詞中的春》、徐廷華的《毛澤東詩詞中的夏》和汪建新的《毛澤東詩詞中的秋》等幾篇論文,分別從季節(jié)變化的物候來解讀毛澤東詩詞。二是把毛澤東詩詞與紅軍長征結(jié)合起來進行研究。為了紀念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很多學者對毛澤東長征詩詞進行專題研究。例如,畢劍橫的《革命英雄主義的華章——毛澤東詩詞中的長征和長征精神》、汪建新的《從毛澤東詩詞感悟長征精神》、畢遠佞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從〈七律〉看長征》、唐春元的《毛澤東馬背上吟就千古絕唱》和李榮珍的《毛澤東在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支隊轉(zhuǎn)戰(zhàn)時期創(chuàng)作的不朽詩篇》等幾篇論文分別對紅軍長征和長征精神進行多維度的解讀。三是重視毛澤東詩詞英譯的版本研究。就毛澤東詩詞傳播來說,本年度學術(shù)界對毛澤東詩詞英譯的版本研究也成了一個亮點。例如,張夢雪的《試論〈沁園春·長沙〉三個英譯本的異同與得失》《從“三美”視角賞析〈沁園春·長沙〉兩個英譯本》、陶沙的《〈毛澤東詩詞〉三個英譯本對比研究》、馬新強的《正本清源——毛澤東詩詞英譯官方版本考辨》等幾篇論文分別對毛澤東詩詞版本進行了專題研究??傊?,從上述幾方面的研究亮點來看,本年度關(guān)于毛澤東詩詞研究無論在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有所拓展和深入,進一步將毛澤東詩詞研究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盡管本年度學術(shù)界對毛澤東詩詞研究在廣度上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毛澤東詩詞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一方面,研究視野不夠開闊,研究思路較為狹窄,缺乏必要的學術(shù)前瞻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毛澤東詩詞研究的進一步深化。例如,馬新強的《正本清源——毛澤東詩詞英譯官方版本考辨》、張夢雪的《試論〈沁園春·長沙〉三個英譯本的異同與得失》《從“三美”視角賞析〈沁園春·長沙〉兩個英譯本》、陶沙的《〈毛澤東詩詞〉三個英譯本對比研究》、等幾篇關(guān)于毛澤東詩詞版本研究的文章就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同時,真正的學術(shù)研究,不是在問題已經(jīng)出現(xiàn)、概念已經(jīng)流行之后的人云亦云,而是要求學者必須具備足夠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但從現(xiàn)有的大多數(shù)研究成果來看,其前瞻性明顯不足。另一方面,研究的創(chuàng)新意識缺乏,存在較為嚴重的重復研究現(xiàn)象。從現(xiàn)有出版專著和發(fā)表學術(shù)期刊論文成果來看,很多學者對毛澤東詩詞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關(guān)注較多,而對其當代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關(guān)注較少。同時,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觀點雷同、重復研究的現(xiàn)象也很嚴重。
從本年度毛澤東詩詞研究的現(xiàn)狀看來,該研究領(lǐng)域依然是學術(shù)界需要繼續(xù)加強的著力點。為了進一步提高毛澤東詩詞的研究水平,以下幾個方面應成為我們今后進一步深化研究的努力方向。首先,毛澤東詩詞的研究領(lǐng)域有待進一步深化。從縱向來看,新中國成立后的毛澤東詩詞研究有待加強。雖然毛澤東詩詞主要集中在戰(zhàn)爭年代,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毛澤東詩詞研究的重點,但在社會主義建設(shè)時期的毛澤東詩詞也不容忽視,需要學術(shù)界進一步加強研究。從橫向來看,關(guān)于毛澤東詩詞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詩詞的海外傳播方面的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化。其次,毛澤東詩詞的研究方法有待進一步改進。當前,隨著不同學科之間相互交流和滲透,在詩詞研究中運用多學科的分析方法已成為重要的學術(shù)現(xiàn)象,這也是新形勢下加強毛澤東詩詞研究的必然趨勢。另外,還可以適當運用比較研究,即在研究毛澤東詩詞時,可以和歷史上或當代的詩詞家作對比研究。再次,毛澤東詩詞的研究視角有待進一步拓展。研究視角實際上也是研究方法(或研究思路)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好像是照射研究對象的一個光源,如果沒有研究的視角,研究對象就會一團漆黑。隨著學科之間的交流和滲透日趨深入,跨學科分析方法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學術(shù)現(xiàn)象,任何學術(shù)研究從不同的學科視角會得出不一樣的結(jié)果。但從本年度毛澤東詩詞研究來看,在這方面明顯還是做得不夠,研究方法陳舊,研究水平停留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沒有明顯突破??傊S著毛澤東詩詞研究領(lǐng)域的進一步深化、研究方法的進一步改進、研究視角的進一步拓展,我們充分相信,未來的毛澤東詩詞研究必將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1]蔡清富,黃輝映.毛澤東詩詞大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1-3.
[2]麓山子.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16:12-19.
[3]李榮珍.毛澤東在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支隊轉(zhuǎn)戰(zhàn)時期創(chuàng)作的不朽詩篇[J].檔案,2016(9):17-24.
[4]徐廷華.毛澤東詩詞中的春[J].黨史文苑,2016(6):34-35.
[5]徐廷華.毛澤東詩詞中的夏[N].光明日報.2016-08-02.
[6]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秋[N].光明日報,2016-09-02.
[7]夏遠生.毛澤東詩詞抒寫中華女英雄[J].湘潮,2016(4): 31-38.
[8]胡國強.毛澤東詩詞疏證[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6-18.
[9]鄭久芳.屈原的愛國精神與毛澤東的愛國主義[J].湘潮,2016(7):117-120.
[10]陳劍湘.縱橫捭闔天地間——毛澤東詩詞與楚辭中的浪漫主義色彩淺議[J].湘潮,2016(7):205-207.
[11]高菊村.記韶山毛澤東詩詞碑林艱難的籌備歷程[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6(1):155-156.
[12]范子謙.解讀毛澤東詩詞的婦女思想[J].黨史文苑, 2016(9):33-38.
[13]胡為雄.梅白在廬山為毛澤東改詩質(zhì)疑[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6(4):131-137.
[14]羅建華.民族精神維度下的毛澤東詩詞解讀[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6(4):71-76.
[15]黃仁生.論毛澤東在詩歌領(lǐng)域“通古今”的作為與影響[J].武陵學刊,2016(5):66-71.
[16]畢劍橫.革命英雄主義的華章——毛澤東詩詞中的長征和長征精神[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6(4):93-97.
[17]趙婷,趙琳.論毛澤東詩詞對屈原作品的傳承與發(fā)展[J].湘潮,2016(7):211-214.
[18]韓新衛(wèi).毛澤東詩詞對湘楚文化的繼承[J].湘潮,2016 (6):208-210.
[19]汪建新.從毛澤東詩詞感悟長征精神[J].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6-10-09.
[20]華玉振.毛澤東詩詞對20世紀中國文化轉(zhuǎn)型的表達[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16(6):37-42:.
[21]李慎行.巧用毛詩佳句,激活圓夢潛力——感悟習總書記“講話”的引領(lǐng)作用[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16 (5):34-40.
[22]毛廷貴.運用毛澤東詩詞增強思政課教學效果[J].教育評論,2016(1):140-143.
[23]黃春蓮.毛澤東詩詞翻譯中典故的再現(xiàn)[J].海外英語, 2016(11):42-47.
[24]黃春蓮.毛澤東詩詞翻譯中音韻美的重構(gòu)[J].赤峰學院學報,2016(3):48-53.
[25]代正利.毛澤東詩詞文化翻譯的“信”準則[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6(2):62-65.
[26]胡蓉.毛澤東同志詩詞中“山”意象的英譯研究[J].巢湖學院學報,2016(4):114-117.
[27]陳倩.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的毛澤東詩詞翻譯語境對等[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6(6):82-86.
[28]周流溪.探索毛澤東詩詞翻譯的漢英合璧新路[J].當代外語研究,2016(4):51-61.
[29]何明星.毛澤東詩詞在世界的傳播與影響[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06-30.
[30]馬新強.正本清源——毛澤東詩詞英譯官方版本考辨[J].圖書館,2016(4):55-60.
[31]張夢雪,劉明東.試論《沁園春·長沙》三個英譯本的異同與得失[J].海外英語,2016(4):38-44.
[32]陶沙.《毛澤東詩詞》三個英譯本對比研究[J].語文建設(shè),2016(2):93-94.
[33]張夢雪.從“三美”視角賞析《沁園春·長沙》兩個英譯本[J].赤峰學院學報,2016(9):56-60.
Abstract:The year 2016 witnessed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Mao Zedong’sdeath,so in order to cherish the memory of the great soul and inherit the great spirit,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carried out a great deal of thinking of and research on Mao Zedong’spoetry.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research results have emerged,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appreci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s poetry,the status and value of Mao Zedong’s poetry,the translation and spread of Mao Zedong’spoetry,which raised research on Mao Zedong’spoemsto a higher level.
Key words:Mao Zedong;poetry;research;review
[責任編輯:葛春蕃]
Review on Mao Zedong’s Poetry Research in 2016
DENG Yun-shan,DENG Mei-ling
(School ofMarxism,Hunan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Hunan 411201)
A841
A
1674-831X(2017)04-0016-08
2017-04-23
湖南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礎(chǔ)研究項目“20世紀二三十年代毛澤東鄉(xiāng)村改造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13c294)
鄧運山(1969-),男,湖南耒陽人,湖南科技大學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史研究;鄧美玲(1973-),女,湖南醴陵人,湖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毛澤東詩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