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風云 劉秀云
新教師培訓要注重“育心”
◎劉風云 劉秀云
對新教師進行培訓,使他們縮短適應周期,盡快適應工作,是學校教師培訓的首要任務。從教師實際成長的需要著眼,在操作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進行業(yè)務和規(guī)章制度的培訓,還要對新教師進行思想、情感、心理等“育心”疏導,以激發(fā)他們的工作動力,追求工作合力,緩解工作壓力。新教師“育心”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想做好工作,必須明確工作的價值,不然,新教師就缺少感情投入,是在機械地完成任務,不但了無趣味,也難以取得進步。教師工作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的成長上,要讓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得到正確引領,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在知識能力上有所增益,學科綜合素養(yǎng)穩(wěn)步提升。反之,學生如果在高壓下取得了好成績,但學習興趣喪失,主動學習意識消退,養(yǎng)成了依賴被動的學習習慣,那么教師的工作就難以談到價值。
對新教師進行工作價值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學校資源,讓老教師現(xiàn)身說法,從不同角度談談自己在工作中的傾心付出以及學生的發(fā)展與成長。同時,也提倡讓新教師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從那些對自己有幫助的老教師身上體會教師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性,懷著對工作價值的認可和對學生的關愛投入工作。
教育教學是育人的工作。教師的工作對象就是學生,實現(xiàn)職業(yè)價值,最后必定會落實到學生身上。怎樣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愉快地學習和成長是新教師必須研究的問題。
“親其師,信其道”,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新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感到老師的“可親”,比如很快記住學生的名字,愿意和學生溝通交流,能看到他們的長處,包容他們易犯的錯誤,等等。新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愛的能力”,從語言和肢體動作中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很快拉近與教師的心理距離,愿意接受教師的引領。
但是,凡事必須有度,讓學生覺得“可親”,并不代表教師可以縱容學生。關懷可以讓學生愉悅,但縱容會使學生養(yǎng)成壞習慣,在改正的過程中還必須經歷挫折與痛苦。所以,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樹立規(guī)則意識,也是學生長久心情愉悅的保證。新教師要在面上嚴,心里親,讓學生既有規(guī)矩,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又能讓學生在輕松、民主的氛圍中獲得安全感,能大膽表達自己,促進身心健康。
實現(xiàn)職業(yè)價值,新教師和家長應成為合作伙伴,實現(xiàn)良性溝通,攜手促進學生進步。新教師大多是年輕人,教育理論可能知道很多,但是實踐經驗不足,因此,把家校溝通的任務定位在指導家庭教育上顯然是高了,應定位在贏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上。
家長千差萬別,不是“想當然”“本應該”幾個字能概括的。有的家長知識水平與教育觀念遠高于教師,有的卻在家教中存在各種問題,因此,了解家長是新教師必須做的,切忌在對家長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貿然與家長聯(lián)系。新教師要通過與學生溝通,與執(zhí)教過本班的老班主任溝通等方式,對學生的家庭和家長的基本情況進行初步了解。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新教師也要做有心人,觀察家長的言行,體會家長的心理,能適時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把話說到家長心坎上。
跟家長溝通,最忌諱的有兩點,一是向家長告狀,把學生的錯誤帶著情緒傾倒給家長。這樣做,家長會對孩子失望,也會對教師的態(tài)度失望,擔心教師會帶著偏見對待自己的孩子。二是把教師的責任推給家長,比如要求家長幫助批改作業(yè),并對家長提出過高要求。像這樣家長不擅長、不勝任的任務勢必會帶來家長的反感,造成家長心理上與教師的疏離,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對教師的不滿,學生也會出現(xiàn)與教師的隔閡。
所以,新教師要善于把學生的進步通知給家長,激發(fā)家長對孩子的信任;善于把家長需要配合的問題委婉地告知家長,讓家長心中有底,行動上配合;要善于肯定家長在家庭教育上的亮點,使家長感到教師的細心,也會對教師的工作予以肯定。
學校可以委托有經驗的班主任與新教師結對子,為新教師支招,發(fā)揮好傳幫帶的作用。
平穩(wěn)的心態(tài)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新教師年輕,情緒易波動,并且教育教學工作是繁瑣的,工作周期長,不易產生成就感,卻易產生挫折感和疲勞感。新教師剛參與工作,面對不熟悉的學生和工作,一段時間后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上的壓抑感,這幾乎是新教師規(guī)律性的心理問題。問題一旦出現(xiàn),就會使新教師自我評價低,背負思想包袱,影響與學生的關系。所以,在新教師培訓時,應讓他們預見到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變化,并相應進行心理調適。
學校應讓新教師明白,在摸索與嘗試的階段,學校會留出成長期,寬容小錯誤,對教師提出適度要求,能力范圍內的工作要靠得上、盯得緊,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好,需要經驗的工作和暫時力不能及的可以坦然請求老教師幫助,借力完成,不需要有思想負擔。當然,一直等著別人幫助不是我們倡導的,新教師要早日把“力”變大。在遇到困惑的時候逼自己思考、學習,提高能力。善學善思的新教師會抓住機會想辦法,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自身成長。這樣,“力”變大了,“能及”的事自然就更多了,工作就會逐步適應。
學校可以讓工作兩三年的年輕教師現(xiàn)身說法,介紹自己新入行階段的困惑與思考,給新教師以心理上的安慰,思想上的鋪墊和行動上的引領。
思想決定行動,情感、心理影響行動。新教師培訓要標本兼顧,真正在教師的發(fā)展需要上扎扎實實進行。
(作者單位:山東省沂水縣第三實驗小學,山東省沂水縣沂城街道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