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國
(河西學院文學院,甘肅張掖734000)
《一千零一夜》的框架式故事探源
趙建國
(河西學院文學院,甘肅張掖734000)
豐富的想象與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連環(huán)式的寫作手法與匠心獨運的故事組織結構是《一千零一夜》突出的藝術特色。《一千零一夜》的框架式故事結構是其最鮮明的構建表達模式,源于古印度的《摩訶婆羅多》和《羅摩銜那》,具有包容性、豐富性延展性的結構特征,對后世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千零一夜》;框架式故事結構;起源;特征;影響
《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也叫《天方夜譚》,是世界民間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代表性作品。除了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龐大而精致的框架式結構是《一千零一夜》另一個極為鮮明的特征。《一千零一夜》可謂框架式故事結構模式的集大成者,其通過宰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給國王講故事的方式,將大大小小264個故事融于大故事框架當中,用大故事套小故事,使大小故事互相交織,形成龐大的規(guī)模與體系,讓讀者感到層次分明,雜而不斷,絲絲入扣。探析《一千零一夜》的框架式故事結構,可進一步深入認識其藝術形式與特征。
《一千零一夜》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許多故事都將美好愿望與現(xiàn)實的真實性相融合,使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互相映襯,共放異彩。而從結構與情節(jié)來看,《一千零一夜》全書以《國王山魯亞爾與其兄弟的故事》作為主題穿針引線,將200余個不同內(nèi)容、不同時代、毫無關聯(lián)的故事串聯(lián)了起來,并組成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結構。就橫向來看,大故事中藏小故事,小故事中又含小故事,結構層層包孕;就縱向來看,不同故事之間前后關聯(lián),環(huán)環(huán)入扣,上一個故事的結尾成了下一個故事的開端,形成系統(tǒng)整體的故事體。整體來看,《一千零一夜》展現(xiàn)出了內(nèi)容與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宰相女兒山魯佐德向暴君山魯亞爾講故事引出全部故事內(nèi)容,整部書都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結構,有的故事嵌入小故事的層次多達三層,例如《漁翁的故事》,其故事基本情節(jié)為漁翁在海邊捕魚時撈出黃銅瓶并放出了魔鬼,漁翁與魔鬼沖突后達成和解,魔鬼報恩漁翁后消失。〔1〕故事以漁翁和魔鬼的矛盾作為主線,但中間又嵌有《國王和醫(yī)師的故事》,《國王和醫(yī)師的故事》故事講完之后,漁翁與魔鬼達成和解,魔鬼為報恩讓漁翁去捕撈四色魚獻給國王,進而又引出了《四色魚的故事》以及《著魔王子的故事》,結構上嵌套了三個故事層次。此外《商人和魔鬼的故事》《腳夫和巴格達三個女人的故事》《駝背的故事》等也采用了這種結構。
通過框架式結構,《一千零一夜》中山魯佐德的故事可以無限地表達下去。這種框架式故事結構為民間流傳的文學找到了最好的構建與表達模式,實現(xiàn)了民間文學內(nèi)容與形式的高度和諧統(tǒng)一。但追根溯源,這種故事里面套故事的框架式故事結構也并非《一千零一夜》獨創(chuàng),其結構借鑒了印度民間故事集《五卷書》《索引書》等,其中《五卷書》中的結構形態(tài)為故事直接緊密銜接,上一個故事的結尾為下一個故事的開頭,小故事孕育大故事,大故事套有小故事?!段寰頃返闹鞲晒适聻橐晃黄帕_門教師通過講故事的方法,用六個月的時間將“修身處世統(tǒng)治”的人生經(jīng)驗傳授給三個王子,其所講的故事分為《絕交篇》《朋友的獲得》《烏鴉和貓頭鷹從事和平戰(zhàn)爭等》《不思而行》以及《已經(jīng)得到的東西的失去》五卷,這五個大卷中每一卷都有各自的主干故事以及套在主干故事中的小故事。這種大故事與小故事相融的結構是古印度故事文學中非常普遍的特征,此種故事結構在西方批評術語中被稱為框架式(Frame)?!?〕
古印度故事框架結構也非偶然生成的文學現(xiàn)象,其源于古印度的《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其中《摩訶婆羅多》全詩的主題為俱盧族與般度族王權爭奪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其整體框架主線中融入了《摩訶婆羅多》作者毗耶娑仙人徒弟護民子所講述的故事,并且護民子所講述的故事框架中又融入了史詩人物互相對話的內(nèi)容,層層相套的布局使得結構宏大龐雜,《羅摩衍那》也與《摩訶婆羅多》類似,采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框架結構。而《一千零一夜》可謂這種框架式結構的集大成者,其整體上雖然也是框架式結構,但非常重視主體故事的對話式設計,將各種分散的故事有效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層次更為豐富合理的框架式結構。例如第一個故事,山魯佐德不得不面對暴君,肩負拯救無數(shù)女性的重任,這也使得后續(xù)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夜晚都處在這種緊張的對話態(tài)勢當中,后續(xù)的每一個故事都成了主故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雖然后續(xù)故事時而驚險刺激,時而輕松幽默,但這種緊張地面臨死亡的對話式氛圍始終營造在主線當中,故事之間的銜接既緊密又自然,這種贊揚善良、智慧主題的整體框架式故事結構充分展現(xiàn)出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個性,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五卷書》的框架式結構所體現(xiàn)出的效果。
(一)包容性
《一千零一夜》因其自身的框架連環(huán)套結構展現(xiàn)出了很大的包容性。眾所周知,《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來源非常多,其通過框架架構將各類不同類型故事全面結合,故事來源包括阿拉伯、古羅馬、古印度,甚至古中國,故事風格包括冒險類、寓言類、愛情類、神魔類等,這些內(nèi)容紛繁、風格迥異、主旨鮮明的故事集中在一起,并且能夠引發(fā)讀者以及聽眾的興趣,結構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以山魯佐德講故事作為主線,順理成章地將不同故事類型融入整體框架,同時能夠通過妙趣橫生、跌宕起伏的故事內(nèi)容向讀者展現(xiàn)出豐富的知識,《一千零一夜》不但能夠讓讀者以及聽眾感受到故事的豐富性與包容性,也能夠為整部故事矛盾以及沖突發(fā)展起到烘托作用,這種框架式結構不但在形式上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敘事以及抒情上也能夠體現(xiàn)出豐富的內(nèi)涵。其結構如同建造樓房的鋼筋框架,撐起整體,然后在框架中置入各類故事。此種結構使得整部故事界限清晰,層次明顯,又渾然一體。通過對各類故事以及文化的引入,《一千零一夜》展現(xiàn)出了豐富的智慧與哲理意味,藝術價值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這也是其經(jīng)久不衰、時代延續(xù)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豐富性
框架式結構打破了傳統(tǒng)小故事由于篇幅較短,故事人物表現(xiàn)力不豐富的問題,通過大小故事融合的形式結構,使許多故事積累成串,形成一個整體,故事的容量得到拓展,故事內(nèi)容更為豐富。無論是在閱讀或是講述的時候,一個故事都能夠引發(fā)一個或者幾個故事,既能夠?qū)χ行墓适碌闹饕枷敕磸完U述,也能夠利用小故事打造更多懸念,從而提升故事整體的藝術感染力。在框架式結構下,《一千零一夜》的敘述層次是多元的,其第一層敘述為宰相女兒山魯扎德向國王講述的故事,山魯扎德要想活命,必須每夜給國王講故事,故事不能講完,更不可在中間停止。但一個故事無法講很長時間,用框架式結構則能夠解決此問題,通過框架式結構,故事層次更為豐富,可以一個套著一個講下去?!?〕如《駝背的故事》在裁縫的故事中套用青年商人的故事,再套入理發(fā)匠故事,順利引出駝背與五兄弟的主題故事,構成引人入勝、驚險刺激的內(nèi)容布局?!恶劚车墓适隆饭灿?1個故事,可細分為三個層次,主故事包括4個小故事,4個小故事中又包括6個小故事,其在整體結構上非常注重呼應,通過倒敘的模式設置懸念,同時前一個故事的結尾設置呼應,過渡到后一個故事當中。
(三)延展性
《一千零一夜》中,山魯佐德為免于被處死,必須不斷地超越自身前一晚所講述的故事,在這種框架模式下,每一個新故事的講述,既要有跌宕起伏、精彩刺激的故事情節(jié),更需要在故事講述當中創(chuàng)設出持續(xù)性延伸的敘述結構,通過此種方式將故事一個接著一個地延續(xù)下去,最終使山魯佐德的生命得以延長。這一點在《一千零一夜》中的諸多程式句中可見一斑。例如在《商人和魔鬼的故事》與《漁夫的故事》銜接部分,山魯佐德說:“但這和漁夫的故事比起來,就談不上什么精彩離奇了。”在《漁夫的故事》的結尾,山魯佐德說:“但這和腳夫的故事比起來,那就談不上什么精彩離奇了。”引出了下一個故事《腳夫和巴格達三個女人的故事》。還有類似“要是國王開恩,讓我活下去,那么來夜我要給你們講的故事將比這個更有趣呢”等類似的程式句,故事在此種承上啟下的模式下,不斷拓展與豐富,一個又一個主題故事出現(xiàn)?!?〕
整體來看,《一千零一夜》中第一個故事為全故事的總領,也是一個最大的故事,其故事源于宰相女兒山魯扎德為阻止國王暴行給國王講故事,通過此結構主線,不同的故事之間構成一個整體。整部書是一個大框架,而其中的每一個小故事又能夠獨立存在,每一個故事成為一個小框架。這種框架式故事結構更利于傳播。例如《商人和魔鬼的故事》中,故事最后商人即將要被魔鬼殺掉,但瞬間又出現(xiàn)了三個老人,于是緊接著開始講述《第一個老人與羚羊的故事》《第二個老人與獵犬的故事》以及《第三個老人和騾子的故事》。我國著名文學家季羨林先生曾形象地形容了這種框架式結構:“這好像是一個大樹干,然后把很多大故事一一插進來,就好像是大樹干上的粗枝,這些大故事中又套上許多小故事,這好像是大樹粗枝上的細枝條。就這樣大故事中套中故事,中故事中又套小故事。”〔5〕這種比喻非常生動、鮮明地描繪出了《一千零一夜》的框架式結構特征,《一千零一夜》如同樹木生長一般,在流傳中不受禁錮,不受制約,不斷地演化出新的故事,展現(xiàn)出強大的生命力。
作為一本聞名世界的民間文學作品,《一千零一夜》在時間的長河中得到流傳,并不斷地被豐富與改寫,其沒有固定版本,最初通過口頭形式于民間流傳,最終由文人抄錄收集而成,收集者與編撰者可以按照其框架模式,結合內(nèi)容將更多的主題故事穿插在整體系統(tǒng)當中。誠然,上文有所提及,框架式故事也并非《一千零一夜》所獨有,其本源可追溯到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一千零一夜》將其發(fā)揚光大,憑借著豐富的故事以及龐大的框架結構,《一千零一夜》將東方文明與文化傳入西方,尤其是這種框架式結構對西方的詩劇、小說等創(chuàng)作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對諸多文學體裁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借鑒作用。例如意大利文學巨作《十日談》則在結構形式上充分借鑒了《一千零一夜》這種框架式結構。法國著名學者伏爾泰也曾表示:“我讀了《一千零一夜》四遍之后,算是嘗到故事體文藝的滋味了?!薄?〕總而言之,《一千零一夜》在故事內(nèi)容生動豐富,扣人心弦,在世界文壇中獨樹一幟,而作為框架式結構的集大成者,對框架式故事結構的改進與優(yōu)化也是其在世界文學中熠熠生輝的重要因素。雖然《一千零一夜》已經(jīng)流傳了上千年,但其敘事結構與內(nèi)容將在不同時代對不同文學藝術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綜上所述,框架式結構是《一千零一夜》歷經(jīng)上千年保持藝術魅力的重要原因。其故事結構類型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框架式的創(chuàng)新,為后世留下了故事文學的標準與范式,歷經(jīng)千余年,《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是古老的,但對其故事結構與內(nèi)容的深入挖掘?qū)⒉粩嗌钊肱c延展。
〔1〕李唯中譯.一千零一夜(足譯本)第一冊〔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
〔2〕曹崎明.《一千零一夜》的敘事序列藝術分析〔J〕.學園,2012,(9):76-77.
〔3〕張樹光.《一千零一夜》的藝術特色〔J〕.赤峰學院學報,2009,(8):62-63.
〔4〕彭應翃,楊鋒.《一千零一夜》對安徒生童話的影響〔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2,(3):38-41.
〔5〕鄧怡萌.對《一千零一夜》思想內(nèi)容的思考〔J〕.華夏地理,2015,(7):223-224.
〔6〕徐嫻.一千零一個山魯佐德——《一千零一夜》的隱含作者與連環(huán)穿插式結構的關系〔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7):96-100.
(責任編輯小糖)
I106.6
A
1672-5646(2017)01-0055-03
趙建國(1969-),男,甘肅張掖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外國文學研究。